◎吳葉柳
對每個班子、每名干部進行精準“畫像”,不機械性地搞一刀切,對無意過失問題容錯,讓干部暖心提氣
著眼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近年來,濟南市陸續推出多項措施,從調研巡視、“后評估”、容錯免責、提拔重用等方面著手,打造正向激勵的完整鏈條,傳遞出“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干者實惠”的鮮明導向,一股干事創業之風吹遍泉城。
“別人不敢碰的事他敢碰,別人不愿做的事他愿做。區領導稱他‘小老虎’,同志們叫他‘沖鋒槍’。”“與群眾打成一片,‘開門納客’解決上訪問題,經常拎著油條、包子去群眾家里吃早點。”在厚厚一摞濟南市換屆“后評估”工作報告中,這樣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考察報告是“標配”。
“對每個班子、每名干部進行精準‘畫像’,作為激勵干部的基礎,這就是‘后評估’的成果之一。”濟南市委組織部干部二處處長王玉躍介紹。2016年換屆前,濟南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干部工作調研巡視,為選準干部、配好班子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年,市委組織部總結調研巡視工作經驗,派出10支“后評估”工作組,集中近4個月時間對10個縣區、98個市直單位、14個市管企業開展換屆“后評估”。
花這么大的力氣開展換屆“后評估”,原因何在?“班子雖然五年一換屆,但干部絕非一干就五年。”濟南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剛道出原委,開展“后評估”,就是要檢驗“含金量”,分辨優劣、依事擇人,既不以犧牲事業為代價遷就照顧不勝任的干部,也不因論資排輩延誤優秀干部,向各級干部傳導壓力、傳遞信號,提醒大家務必時刻保持雷厲風行、快干實干的作風。
市中區副區長潘建軍發現,“后評估”帶來的變化明顯。“大家意識到,換屆后‘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要不得了,得鼓足干勁繼續加油干。”
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識準干部是關鍵。“工作組一待就是幾個月,與干部群眾熟悉了,彼此沒有距離感,掌握的情況也更真實、全面,光談話本我就記了10本。”濟南市直機關工委副書記解勝利是“后評估”第七工作組副組長,對于“后評估”工作的深入細致,他印象深刻。

與不同的談話對象深入交流,聽故事、找故事,在不斷追問中發現特點;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信訪維穩等重點工作一線實地查看,從群眾評價中掌握實情。下“笨功夫”搜集到的信息,匯成一篇篇血肉豐滿、原汁原味的考察報告,為干部調整、問責激勵等提供了依據。
通過“后評估”,市委組織部掌握了優秀年輕干部、優秀專業干部、工作一般和能力較弱的市管干部等六張清單,干部是否擔當作為,一目了然。在此基礎上,濟南建立了“四型”干部儲備庫,其中涵蓋“獅子型”“專家型”“苗子型”“老黃牛型”干部——這些人將是下一步重點培養使用的人選。而那些不適應崗位要求、打不開工作局面、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群眾不滿意或意見較大的干部,將面臨調整。
當前的濟南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各項工作都需要干部勇于擔當、積極推進,然而,總有一些干部擔心多干多錯。“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不能只靠拍拍肩膀鼓鼓勁,也不能只是攥攥拳頭喊加油,必須有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系做保障。”濟南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馬志勇表示。去年以來,濟南制定出臺了支持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容錯免責、糾錯、防錯和誣告陷害信訪舉報行為查核處理四個實施辦法,形成“四位一體”工作機制,讓干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不機械性地搞一刀切,一起對無意過失問題的容錯案例讓濟南廣大干部暖心提氣。在對區屬某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王某財務報銷違規問題線索初核時,歷下區紀委、監察委發現王某報銷發票屬于因公且真實發生,經過集體研究,不存在謀取個人私利問題,但存在手續不規范等問題。初核組還了解到,這名干部敢于擔當、實績突出,上任后通過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內控管理、多渠道增加集體收入等有效手段,使原本瀕臨破產的單位扭虧為盈,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大幅提高。經綜合分析,歷下區決定啟動容錯免責機制,免于追究其政務責任,但要就制度執行不規范等問題,向區監察委及其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檢查,制定整改措施。
“只要是正道,就大膽干下去,有容錯糾錯機制兜底、糾偏,不怕被人戳脊梁骨,不怕出問題。”在基層工作了八年,胡明身上有股“舍得一身剮”的勁頭。濼源街道回民小區整治是困擾全市十多年的一大心病,去年,他帶著街道干部硬是將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
“能放開手腳干事,也激發了我們推進工作的創造性。”華山街道社區服務中心主任謝允崗說。拆遷過程中,街道增設“小組清零獎”“無加建房屋獎”,讓盡可能多的群眾領取足額獎勵;獨創“32趟工作法”,不厭其煩地到群眾家里做工作。僅用45天時間,華山北片區就完成了100萬平方米的拆遷任務,并且創下了零上訪、零釘子戶、零拆遷事故的多項“零記錄”。
今年上半年,歷下區建筑新村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包昆接連迎來兩件意外之喜。
第一件是她被評為“出彩型”好干部。第二個“沒想到”是她被破格提拔。去年以來,濟南打破“隱性臺階”,先后對16名優秀干部破格提拔或“嵌入式”使用,這在濟南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尤其是在機構改革期間,這樣的力度無疑釋放出“讓實干者得實惠”的強烈信號。
哪些干部能破格提拔?根據濟南市出臺的規定,在關鍵時刻或者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中臨危不懼、勇于擔當、敢闖新路的;在條件艱苦、環境復雜、基礎差的地區或者單位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實績突出的;在本職崗位上勤奮敬業、甘于奉獻、實績顯著的,都有機會。
來建新街道辦五年,包昆的成績有目共睹:在她的帶領下,街道綜合考核從全區末位升至第一方陣;建成了歷下區第一家街道辦黨群服務中心和第一家商務樓宇黨群服務站,社區陣地從平均不到80平方米,如今全部達到300平方米以上;還主動攬過老舊小區危房改造的任務,為群眾解決安居問題……總是沖鋒在前的她幾乎沒有休過節假日。“有這樣敢于擔當的帶頭人真好!”街道居民杜鑫德對包昆贊不絕口。
打破資歷、學歷、任職年限等限制,破格提拔讓廣大干部,尤其是在一線苦干實干的干部看到了希望。“都說基層苦、基層累,但過去對基層的關心大多停留在口頭上,這次破格提拔打破了晉升‘天花板’,是對基層干部實實在在的激勵。”建筑新村街道辦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王若曦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