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范采購背景下,圖書館采購書刊由自行選定供應商向政府采購(通常是公開招標)轉變。書刊等文獻資源的政府采購經過10多年實踐,已相對成熟,有一定模式,主要體現在用戶需求書的內容項大致相同,不同的多是各項分值的差異,但仍然有一些關鍵點值得探討。如招標的項目屬性各館不一。2017年4月由北京人天書店組織廣東各層次高校圖書館采訪館員跟華中科大出版社等6家大學社舉行“館社交流會”,筆者在報告過程中穿插著做了個小調查,問:“各館書刊招標時,其項目屬性是貨物類還是服務類?”舉手表決。結果為:絕大部分為貨物類招標,只有中山大學圖書館、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為服務類招標。
招標項目的屬性看似不起眼,業界沒有深究。在CNKI中以模糊檢索方式,查找關鍵詞包含“書刊”或“圖書”或“文獻”且關鍵詞包含“招標”的相關論文,得到1126條。在結果中用關鍵詞以“屬性”或“類別”或“類型”模糊檢索,得到相關文獻8篇:《圖書供應商選擇的一種多屬性群決策方法》《評標信息集成模型與算法》《基于信息熵的中文圖書招標采購多屬性決策評價實證分析》《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購招標中的群決策方法》《圖書招標的評標信息集成模型》《一種評標決策模型及應用》《文獻資源招標采購標段劃分模型研究及實證》《應建立相應的定價和監管機制》,主要論述文獻招標中的評標方法,與本文所探討招標項目屬性不直接相關。因此,可以認為目前沒有專門論述圖書館書刊招標項目屬性的論文。實際工作中,招標項目屬性影響到招標的程序及評分項分值設定,影響到招標的效果,也直接影響到采編工作有序、高效地開展。本文就這一問題以文獻闡述為主,輔以實例展開探討。
書刊未納入政府采購的集中采購目錄中,屬于分散采購的品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1](以下簡稱《政府采購法》)第26條,政府采購方式有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等,且規定公開招標應作為政府采購的主要方式。圖書館書刊的政府采購通常采用公開招標。《政府采購法》第2條闡述政府采購的對象(即項目屬性)分為三大類:工程、貨物、服務。目前書刊招標大部分歸為貨物類招標,小部分為服務類招標。
(1)《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7條明確規定:“采購人應當按照財政部制定的《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確定采購項目屬性。”[2]書刊公開招標的項目屬性必須依據《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來套選。《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3]中貨物類的A05類即是圖書和檔案,具體見表1。正因為貨物類中大類“A05圖書和檔案”非常顯眼,且許多采購管理人員認為書刊是有形實物,因此將之歸為貨物類招標。但《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中“C23批發和零售服務”也對書刊采購進行了說明。表2中“C23批發和零售服務”包括圖書、報刊的批發和進出口服務、零售服務。也就是說,《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分別在貨物類下及服務類下都對書刊采購進行闡述。是否意味著選其中任一個都是正確的?答案是“否”。招標項目屬性的選定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需要考量——招標中的用戶需求書。
(2)用戶需求書。用戶需求書,顧名思義是用戶某次招標時希望中標者做到的內容,是招標方實質需求的體現。招標項目屬性的界定需要看用戶需求書中的內容,用戶需要的是什么。書刊招標的用戶需求主要包括正版要求、書源的豐富多樣(品種足夠多)、到書速度、到書率、采購形式的多樣性、采訪和(或)編目數據及圖書加工、圖書配送、反饋與溝通、其他個性化服務(如急用書的處理)。以上各項需求皆對書刊供應商的服務而言,它反映了用戶招標所要找的就是優質的書刊館配服務。

表1 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節錄1)

表2 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節錄2)
貨物招標中的用戶需求書都是對產品本身(參數或性能)進行界定或提出要求,而書刊招標中沒有對書刊本身進行界定或提出要求。書刊不是館配商的產品,都是出版社或雜志社的成品。實際采購過程中,買哪一種書刊、每種的數量都由圖書館決定。
2016年我國共出版書籍499884種[4],除去重版、重印、課本、兒童讀物等,適合高校師生的圖書約10多萬種。圖書館根據本館使命在眾多的出版品中選購,每個品種所買量少。圖書館2016年館配中文書平均復本為2.51,平均每本書價格為47.49元[5],那么一個館買每一種書的平均費用不過100多元。如此低的金額遠遠沒到貨物招標的要求。單品種大批量教材等的采購或許可以歸入貨物類。
圖書館書刊采購所需品種多,單館平均采購品種高校館1.5萬種、公共館1.1萬種[6]。如此多品種,每種量少,圖書館不可能直接一一從出版社采購,所以需要集貨商。之前境內書由新華書店發行系統承擔這一功能,境外書由圖書進出口公司承擔這一功能。隨著市場活躍和出版繁榮,1990年代后期出現專門為圖書館提供書刊訂購服務的公司——館配商。圖書館書刊招標就是要找優質的館配商。當然,目前館配商提供的服務遠遠多于原來的新華書店發行系統。
根據書刊招標的用意及各館招標時的用戶需求書,結合《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中的C23品目,能明確界定圖書館尋找館配商的招標,其招標項目屬性為服務類。
(1)按服務類招標,境外書刊不再需要進口論證。一定層次的圖書館每年都有購買進口書刊的需求,如果視圖書館進口書刊招標為貨物類,《政府采購法》第10條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除非在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的,必須先向上級政府部門遞交《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申請表》等4個系列文件,論證國內是否有同類可替代產品、是否一定得購買該進口產品。
每種書刊受知識產權保護,國內外出版的書刊是不同產品,而且往往不可代替。圖書館若要提供國外的新資訊,少不了國外文獻。但如果把書刊招標當貨物招,境外書刊在招標前不能沒有進口論證,論證不通過則不能購買。暨南大學圖書館2017年境外書刊的招標就因為進口論證沒得到批復,而拖延半年多。如果按服務類招標,則不存在需要進口論證的問題,僅有的幾家圖書進出口公司提供的書刊進口服務符合《政府采購法》第10條“本國服務”的要求。如此簡化了境外書刊的招標程序,也減少節外生枝。
(2)按服務類招標,書刊招標不一定必須每年一招。服務類招標招的是服務資格,價格分值占比低,對價格不敏感。《財政部關于推進和完善服務項目政府采購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采購需求具有相對固定性、延續性且價格變化幅度小的服務項目,在年度預算能保障的前提下,采購人可以簽訂不超過三年履行期限的政府采購合同。”[7]實際操作中,通常是經公開招標確定某公司的服務資格,服務滿1年后,對其服務進行考核,若合格可續簽1年,最多可續簽2次。比如,上海市奉賢區行政服務中心餐飲服務招標一招三年[8];中山大學圖書館書刊招標按服務來進行(前文所提的現場調研獲知),其中標商經考核后,最多可服務3年。這樣既保證了項目的延續性(如駐館編目員、加工人員的穩定),也減少了招標工作的繁雜。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53條規定,“評標方法分為最低評標價法和綜合評分法”[9]。前者直接比較價格,價低者中標,這種方法顯然與圖書館選擇優質館配商的初衷背離,所以書刊招標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時,大多采用綜合評分法。《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55條規定:采用綜合評分法的,貨物項目的價格分值占總分值的比重不得低于30%;服務項目的價格分值占總分值的比重不得低于10%[10]。可見服務類招標,其價格所占比重可以低一些。
圖書館書刊招標看重的是館配商的綜合服務能力,比如是否能滿足圖書館及時采購到足夠豐富的學術型書刊,而價格不是主要的考量點。價格比重過大,往往導致中標結果偏離招標館的初衷。如今書刊招標低價中標愈演愈烈,甚至有劣幣驅逐良幣之勢,無論圖書館界還是館配商、出版行業,都對低價中標現象擔憂[11]。書刊招標后結算時,圖書館根據書刊碼洋乘以綜合折扣率算出的實洋付款,里面既包含書刊本身的價格,也包含館配商提供服務的費用。綜合折扣率持續走低,對出版社出精品圖書、館配商提供優質書源和配套服務都造成不良影響。統一界定書刊招標項目屬性為服務類,價格分值降低后,將能較好地防止低價中標,有利于圖書館找到優質的館配服務。
圖書館書刊招標招的是館配服務。實際采購中,有些書刊并不需要館配服務,可直接從出版社采購,比如套書。套書不比零散書,采訪館員直接從出版社采購也很方便。
圖書館直接采購書刊,視為貨物采購是正確的,可套用《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的A05類:A05010104“年鑒及系列叢書”。套書即是系列叢書。只要單套書的價格不高于采購限額(不同經費的采購限額有所差異),套書可以不必招標,圖書館直接與出版社簽訂采購合同即可,其優惠通常大于普通圖書。若單套書的價格高于采購限額,適用政府采購方式中的“單一來源采購”。套書跟普通圖書一塊招標,看上去程序上沒有問題,但其優惠少,結算價格高,是不恰當的,也不符合圖書館的利益。年鑒同樣,只要年采購額度不超相關部門規定的采購限額,年鑒可由圖書館自行采購,不必招標。暨南大學圖書館每年購買的年鑒10多萬元,沒達到學校規定的招標起點額20萬元,所以年鑒一直沒納入招標中,而是直接采購。
暨南大學圖書館書刊招標之前一直被認定是貨物類,由招標公司代理進行公開招標。但2017年因為進口論證半年多未獲批準,導致進口書刊推遲招標,差點不能完成當年境外書的采購及付款任務。2017年7月,財政部公布了新修訂的《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其第7條規定:“采購人應當按照財政部制定的《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確定采購項目屬性。按照《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無法確定的,按照有利于采購項目實施的原則確定。”[12]有了這條規定以及本文第1點的論據,與采購管理部門、招標代理公司溝通,最后根據“有利于采購項目實施的原則”確定圖書館所有書刊的招標項目屬性為服務類。如今暨南大學圖書館2018年的書刊招標已按服務類進行,進展順利。
圖書館書刊招標招的是館配服務,且符合《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C23的范疇,其招標項目的屬性界定為服務類是準確的。而且這一界定使招標流程更順暢的同時,有助于找到符合圖書館招標初衷的館配商,有助于文獻資源建設的連續性,有助于提高文獻資源建設質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業內痛斥的低價中標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