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也應運而生,而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巨大優勢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在急需發展經濟的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進入給農村經濟的發展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而農村電商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勢必會面臨種種瓶頸。本文就蚌埠市電子商務的發展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見。
關鍵詞:農村電商業;瓶頸;對策;市場
一、皖北地區發展電商業的背景
皖北地區農田面積占全省的26%,耕地占全省的48.4%,是全省耕地最多的地區。但是,與之大量的耕地面積所不相符的是,皖北地區農業現代化程度較低,農業機械化率只有42.5%,落后于全省3.5個百分點。從農林牧漁業的構成看,種植業比重偏高是制約皖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障礙。2000年,皖北地區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4%,比全省高5%,而糧食占農業種植中的最主要地位,占農作物種植面積的71.9%,而經濟作物種植卻顯得不足;2001年皖北糧食播種面積占了70.3%,并未從根本上改變農作物播種結構。
近年來,由于經濟的發展,電商業蓬勃興起,為了更好的加強皖北地區農業的發展,電商化的普及顯得尤為重要。農業電商化的加入為皖北地區由傳統農業跨入了現代農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農業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究其根本是建立市場導向型,的農業產銷體系,并注重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實現農業規?;?,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達到提高農業生產的素質和國際的競爭力的目的。所以,從根本上看農業電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農產品的電商;二是農業生產資料的電商;三是休閑觀光的農業電商。通過實現這一發展目標,完善農業發展的規模化,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從而更好的實現農產品的進出口,從根本上解決當地農業發展欠發達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電商的發展在皖北地區曾取得優秀的成績,譬如2016年宿州市碭山縣榮獲“2016中國十大農村電商合作探索獎”。至2016年,該縣共有21個電商平臺、344家電商企業,超過10000家的網店、微店,900多個注冊農產品品牌,共帶動了當地5萬多人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工作。2016年1至11月,碭山縣電商交易額達31.8億元,更引人注意的是,農產品網上銷售額占總交易額的85.53%,達27.2億元?;谝陨蠈ν畋钡貐^現狀以及電商行業發展現狀以及相關例子的闡述,本文將從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以及解決方案兩個層面探討。
二、在蚌埠發展農村電商業面臨的瓶頸
1.傳統農業模式的弊端
蚌埠市位于皖北地區,即地處于我國內陸地區,橫跨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皖北地區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帶一路”經過地區, 屬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于境內水域縱橫,地勢復雜多樣,因此,在蚌埠境內,農林牧漁四種農業生產業態均不在少數,正是由于這種特質,決定了皖北蚌埠周邊地區,無法實現如華北平原地帶那樣高度一體化的平原農業生產,機器大規模的播種采收更是由于局限性而顯得不可能,因而,地理環境的原因,所導致的在這一方面規?;潭鹊牡拖率菬o法規避的。但是,規模生產并不僅僅局限于地理環境,所謂規模生產,雖然不能從源頭上規?;?,但是,在中間加工商以及承包商的規?;_是可以實現的,所以,這里要提的另一個弊端即是銷售過程中沒有實現規模經濟。
另一點同樣無法忽視的是,當下我國農業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傳統農業下,生產者包括中間的各級批發商零售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無限拉低了產品附加值,而農村電商業的發展,根本基石在于注重消費者建立市場導向型的農業產銷體系,當產品的附加值被拉低相應的無法吸引消費者,面向市場的能力就大大降低,這一現象從根本上抑制了農村電商業的發展,使農業生產始終只能停留在初級階段無法突破。
更加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滯后同樣影響電商業在農產品行業的推廣,于農村的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有很多仍然是大山之中的田間土路,這樣的情況,這對于信息網絡的鋪設造成了一定的難度。想要解決這一問題,信息網絡的鋪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單單有信息網絡也不行,也需要當地的者有領頭的人來科普加入信息網絡的益處,最好是政府出面宣傳推廣以豐富農民在農村電商方面的認知,讓他們了解要想通過農村這片土地發家致富,就必須要走出去,接受當今時代新的信息工具。讓當地人從心里根本的接受網絡信息的重要性將對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促進作用。
2.電商存在的瓶頸
農村電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網絡應用,既然是網絡應用那么,首當其沖的便是網絡安全問題,因為操作者大多為農民,對于網絡上各種信息的防范意識也不強,所以很容易被一些網絡上的不法分子盯上,從而導致村民成為其詐騙的對象。更有甚者,利用農產品的電商還處于發展階段,利用其系統的漏洞大肆傳播網絡病毒以侵襲各種電商平臺,這樣一來,不但無法通過農產品電商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反而會起到反作用,甚至讓還沒有加入電商平臺的其他村民避之不及,這樣一來,農村電商的發展勢必會停滯不前。
除此以外計算機的推廣以及使用技術的普及就是點上發展無法回避的一項難題,所以,這一點也可以說是基礎設施的建設相對較為落后,想要電商迅速發展,改善網絡環境是刻不容緩的。鄉民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如何通過網絡查詢最即時的農產品報價,這樣便不會導致信息閉塞與市場脫節,從而讓廣大農民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市場中,參與并舉辦一系列的電商活動,切身的體驗電子商務的操作流程,了解如何高效的將自己種植的農產品在網絡上發布,如何與買家同行業從事著就產品信息進行溝通交流,讓廣大村民真實體驗到電商的優勢。只有如此才能在汲取其他農村電商成功的基礎上為當地農村電商的開展開創有利條件。
電商的推廣有了根本上農民的轉變還無法高效進行,市場也是掌握著電商推廣順利與否的核心關鍵。市場的大小決定著農村電商的規模,可以想到,農產品的電商化,就算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也放到了互聯網上,如果沒有市場,那么一切也將淪為空談。擴大市場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進行,首先可以從改善物流系統進行,有些偏僻的地區物流無法達到,國家政府可以在這一領域加強對當地的公路堅實,使得物流得到發展,相應的,電商業也跟著水漲船高,物流的普及可以說是從本質上擴大了市場,使得有更多的人可以買到商品,而不是僅僅停留于網頁上的瀏覽。其次是在農業生產、加工等環節拓寬農產品、民俗產品、鄉村旅游等市場,為農產品進城拓展更大空間。
三、發展農村電商業解決對策
1.提高交易時效性
就這一方面鄉政府應注重對寬帶網絡的普及以及計算機使用的推廣,可以通過立一個綜合性的農村信息網站這一方法,指導農民進行登錄信息網站的操作或者可以定時舉辦計算機實用技術的講座以及對成績優秀者給予適當鼓勵以調動鄉民對于農業電商化的積極性。傳統的交易存在著價格等信息滯后的因素以及因為各種銷售訂單的不確定性導致農產品的過度采摘而存在的不新鮮??梢酝ㄟ^建立網絡農貿市場等方案,將農產品信息發布于網上,顧客可以提前下訂單,而生產者可以根據訂單量準確進行采摘加工生產,這樣便不會導致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既方便了生產商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務以及高質量的產品,在雙贏的條件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勢頭是不可阻擋的。另一個可能導致時效性降低的原因就在于配送,當解決了供給與需求的沖突時,中間運輸的效率高低與否就直接決定了能否提高時效性。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農村道路交通的建設,使得大型車輛可以走進農村地區。當然由于很多地區是山區地帶,車輛受地形影響很難實現以上目標,這時候需要一個中轉站,而天然的中轉站便是城鎮地區,城鎮是介于農村和城市中間地帶的地區,當有農村產品需要運往城市可以先通過便于通行的小型交通工具進入城鎮地區再由大型貨車統一運往城市,這一中轉站的出現既解決了大型貨車無法到達山區的問題,也提高了小型運輸工具效率低下的問題,這樣一來,時效性的問題變得到了解決。
2.增加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規模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單一的商品已經無法吸引到顧客的注意力,在保證商品質量優秀的同時,也要關注對產品附加值的構造,消費者當下的消費日益從“物”的消費轉向“感受”的消費,日益傾向于感性、品味、心里滿意等抽象的標準,所以,產品的附加值在市場上的地位也就越來越高,關注市場上高地位的方面才能在面對市場的種種變遷時,屹立不倒。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可以關注服務方面,例如提供高質量的售后服務,此時消費者存在較低的消費壓力,更有利于產品的售賣。關注商品的服務其實是關注了消費者日益感性的消費情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們都更樂意在服務優秀的地方消費,而當下的一些大型商場我們也可以看到對柜臺工作人員的首要要求就是態度要好,這也直接展現了好的服務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一部分,這也是產品的附加價值?;蛘邔σ恍┏跫壆a品進行特色化加工,使之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物品,賦予其其他同類產品不具有的特色屬性,自然的便具有了核心競爭力,就因為產品的“獨、新、少”的特點順其自然的便開拓出了廣大的市場。其實,當下我們可以看到的一些火熱的市場很多都已經趨于飽和了,要想在這類市場爭得一席之地難如登天,此時不如將目光轉向改進產品,賦予產品一些新的屬性,自然的,便會產生相應的市場,而作為這個市場的第一批進入者,勢必會贏得先機甚至優先總結出新市場的規律以及走向。當然農村電商市場想要擴大,離不開政府對鄉村經濟發展的扶持,例如發展當地特色旅游產業,建立有機蔬菜示范園區參觀等,此舉會很大程度上提高當地的人流量,帶動當地其他農產品的銷售。
3.開展農村電商活動
面對村民對互聯網技術的陌生這一瓶頸,可以通過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宣講和普及,可以通過聘請一些既要有電商知識,又要兼備農業知識的技術性人才對村民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但是因為這樣的需求相對來說較少,而且這一類的人才相對稀缺,因此,當地政府可采用與高校合作等相關手段,鼓勵相關專業的老師學生將這一行動作為實習內容之一,在增進教師學生實踐能力深入對知識理解的同時惠及廣大村民。當然,農村電商活動的推廣是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的,政府也可以通過成立專項基金,對參與農村電商的村民進行資金補貼,鼓勵積極創新開拓。與此同時,加強對當地農村電商的監管,完善監管機制,使得一切不合理有悖合理發展初衷的行為都被及時改正。通過政府的這些舉措,農村電商活動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四、總結
當前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果一味的拘泥于傳統農業,勢必將會與時代的發展相脫節。而電子商務進入農產品就等于給舊事物注入新鮮血液,既保留了傳統的精華所在,也賦予了時代科技的氣息。推動發展農村電商不僅能夠讓農民融入時代,通過發達的科技走向富裕,同時也使得消費者的生活更加的便捷。從整體上來看,農村電商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刺激了消費,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轉型等,因此我們不難發現,農村電商業是當下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的發展趨勢所在。
參考文獻:
[1]桑玲玲,饒蓓蕾,張娜娜.皖北農業現代化發展程度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5):1360-1360.DOI:10.3969/j.issn.2095-6630, 2015.05.1316.
[2]李玉會,程希希.基于跨境電商的皖北農產品出口提升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8):67-68,70.
[3]羅慶偉.制約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問題的探討及解決方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7,(32):32-33.
[4]李妮.農村電商的商業模式及發展探討[J].中國商論,2018,(5):16-18.
作者簡介:曹淑慧(1997- ),女,漢族,安徽宣城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2015級本科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