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蓮
摘 要: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國際貿易摩擦是各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首先對國際貿易摩擦的類型,產生國際貿易摩擦的理論根源、經濟根源與政策根源進行分析,其次說明國際貿易摩擦產生的效應,最后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提出幾點我國在國際貿易發展中的國際貿易摩擦化解途徑。
關鍵詞:國際貿易;貿易摩擦;化解途徑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貿易讓傳統貿易形式發生了改變,各國經濟發展均得到了促進,但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紛紛出現。這種國際貿易摩擦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會阻礙我國對外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國際貿易摩擦的類型
1.傳統國際貿易摩擦--因關稅引起
因關稅引起的國際貿易摩擦為傳統類型,為促進經濟全球化的共同發展、促進各國經濟水平的共同提升,國家之間制定貿易政策應該是互相形成配合的,但在發展過程中,如果有某些國家想要關稅效應達到最大,就會制定不利于共同發展的關稅政策,而其他國家也會利用多種方法來讓本國利益得到維護,在此種情況下,極有可能產生國際貿易摩擦。
2.現代國際貿易摩擦--因非關稅隱性因素引起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貿易更為趨于自由化發展,這讓傳統貿易形式發生改變,在此背景下,也出現了很多利用非關稅的隱性因素構筑而成的貿易壁壘。如具有保護主義動機的技術標準就有可能產生國際貿易摩擦;如擁有特定技術完成國內分銷商壟斷的行為就有可能產生國際貿易摩擦;如某些國家所制定的嚴苛衛生檢疫標準就有可能產生現代國際貿易摩擦。
二、國際貿易摩擦的原因
1.理論根源
回顧國際貿易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在貿易摩擦較為頻繁階段,往往會出現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這種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理論是國際貿易摩擦產生的主要理論根源。貿易保護觀點的提出和“重商主義”具有密切關聯,在“重商主義”中,限制輸入、鼓勵輸出、發展經濟的觀點一度得到世界發達國家的認可,在此理論下,諸如退還稅款、行政管制等措施均得到了廣泛使用。
2.經濟根源
國際貿易摩擦在經濟方面的主要原因包含三個方面:(1)全球經濟的低速增長會造成國際貿易摩擦現象;(2)在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平衡的經濟發展、獨立民族國家的存在,各個國家追求民族利益最大化、國家利益最大化等原因都會造成國際貿易摩擦現象出現;(3)就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發展本質而言,貿易摩擦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必然現象。
3.政治根源
在政治根源上,貿易摩擦發生的頻率會受到國家政治發展形勢的影響,同時這種政治發展會影響經濟發展,而經濟會對貿易造成直接影響。在各國政治局勢較為穩定、全球經濟處于持續增長期間,因為良好的外部環境,貿易摩擦出現概率相對較少;在世界各國出現軍事沖突、政治沖突,世界經濟處于低迷狀態,在此緊張外部環境下,國際貿易摩擦出現概率相對較大。
三、國際貿易摩擦的效應
1.國際貿易摩擦對貿易量、貿易范圍的影響
筆者認為,國際貿易摩擦會讓貿易量減少,會讓貿易范圍縮小。如在兩國貿易關系中,國際貿易摩擦就會讓貿易區域變窄,同時,國際貿易摩擦會讓一國出口量降低,進而對該國的投資與消費形成抑制效果,讓其經濟在較低水平下實現均衡發展。
2.國際貿易摩擦對發起國經濟福利的影響
國際貿易摩擦會讓一國消費者與該國總體福利水平降低,但同時存在一定特殊情況,對于一些特定利益集團來說具有有益影響。如果一國因為制定關稅政策或采用非關稅措施進行貿易保護,進而引起國際貿易摩擦,這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規律不符,對于該國的國內總福利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但對于貿易保護政策范圍內的相關產業具有有利影響,可以讓本國該產業在一定程度上的經濟效益得到保證。
3.國際貿易摩擦對受害國與世界的影響
國際貿易摩擦會對受害國與世界造成不利影響,會對貿易的順利開展形成阻礙,會對商品流動、要素流動、全球資源合理配置產生抑制作用。如果因為國際貿易摩擦使得貿易關系中雙方皆受到損失,那么我們可以認為這種貿易摩擦是不該存在的,如在歐盟、加拿大、美國的高能牛肉富含荷爾蒙超標爭端事件中,就有經濟學家進行測定發現其實際損失要大于爭端委員會宣布損失,在此國際貿易爭端事件中,并沒有明顯受益國。
四、國際貿易摩擦的化解途徑
1.開展國與國的協調談判
在國際貿易中,貿易雙方利用協商談判的方法可以有效化解國際貿易摩擦。而談判結果會受到談判主體在談判中的地位、技巧以及重要程度的影響。如果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對另一國家具有依賴性,那么在談判過程中,該國家就會處于不利地位,而平等談判可以讓貿易摩擦得到有效化解。我國為對國際貿易摩擦進行有效化解,需要積極開展國與國之間的談判,并在發展中保證我國處于優勢地位。與此同時,在國際貿易摩擦中,我國政府部門應該鼓勵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開展積極協調,企業與企業在貿易摩擦中的關系為競爭關系,為讓利益最大化目標得以實現,可能會出現摩擦,而只有互相配合、相互合作的企業才能實現共贏。
2.積極轉變出口方式
為有效化解國際貿易摩擦,我國需要積極轉變出口方式,積極從中國制造轉化為中國創造。世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制造產品以低廉的價格、較高的質量得到了其他國家的廣泛青睞。但是在當前環境下,我國勞動力價格逐漸提升,各個國家紛紛放棄了在中國進行生產,我國面臨著技術貿易壁壘。為對此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需要我國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協作,在國際貿易競爭環境中來讓企業競爭力得到提升,讓企業管理水平、研發能力得到提高,利用高質量的服務、產品與技術開拓出更為廣闊的市場,讓“走出去”發展戰略得以實現,此種戰略可以讓國際貿易摩擦得到有效減少,可以讓我國國際市場占有率得到提升。
3.增強我國產業安全與商品檢驗力度
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國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得到加快,我國國內已經有很多企業和國際市場進行接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我國國內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國內很多企業都并不熟悉國際貿易規則,且在發展過程中,計劃經濟體制對各個企業造成深遠影響,可能會讓我國企業出現對國際貿易風險預計不充分的問題,在國際貿易競爭中難以占有市場優勢。對此,需要增強我國產業安全與商品檢驗力度,對于國內產業安全與長遠發展來說,政策措施與制度是對其形成保護的重要方法。我國產品價格是優勢,在此優勢基礎之上,需要嚴格把控商品質量關,保證各個生產檢驗工序的嚴要求、高標準,對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進行嚴懲。
4.充分利用WTO規則
在世界貿易發展中,我國在接受磨煉的同時也更為了解國際市場。為讓我國商品市場得到擴大,僅僅利用我國的規則與法律是不可行的,因此,我國需要做到和世界緊密接軌,需要做到熟悉WTO規則、充分利用WTO規則。針對國際貿易摩擦中的技術貿易壁壘,很多發達國家都已經成立了科學組織來研究此技術壁壘,并制定國家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我國應該成立此種部門,對各個國家的經濟政策進行研究,針對國際貿易摩擦產生的根源進行研究,和我國企業產品研究相結合,分析對外貿易中國家企業受損原因,利用多種規則來對自身利益進行有效維護。
5.重視發揮民間組織作用
針對國際貿易摩擦,為對此摩擦進行有效化解,我國需要充分發揮民間組織作用。如在日本的發展歷程中,該國就十分重視行業協會在國際貿易摩擦中的重要作用。行業協會可以對相同行業貿易活動進行有效協調,可以防止同業間出現競爭過度現象,與此同時,還可以讓該行業外其他部門機構得到有效溝通。此類行業協會還可以對相關貿易信息進行收集,之后將完備信息提供給政府部門與企業,讓政府部門和企業決策更具科學性,與此同時,該協會還可以提供給企業國際貿易咨詢服務,讓我國和其他國家貿易摩擦得到有效緩解。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國際貿易摩擦因關稅和非關稅產生原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類型,國際貿易摩擦會對貿易量、貿易范圍、發起國經濟福利、受害國與世界造成影響,我國通過開展國與國的協調談判、積極轉變出口方式、增強我國產業安全與商品檢驗力度、充分利用WTO規則和重視發揮民間組織作用的方法,可以讓我國有效化解國際貿易摩擦,促進我國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牛志慧.日本應對貿易摩擦的體制和機制研究及啟示[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8,03:118-119.
[2]陳帥.國際貿易實踐與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0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