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玉
摘 要:“一帶一路”建設為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創造了歷史機遇,也存在一些挑戰,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揮“一帶一路”倡議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協同效應。本文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存在的阻礙以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如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人民幣國際化;路徑
“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于2013年發起,旨在擴大亞歐非三大洲之間的貿易聯系。其建設的核心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資金融通是五通的基礎和保障。資金融通的過程會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三步走”的實現,目前人民幣的周邊化進行得較好,周邊許多國家和地區認可且使用人民幣,“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的合作將推動人民幣區域化的進程,進而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揮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協同效應。
一、“一帶一路”倡議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
人民幣國際化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人民幣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的重要里程碑,人民幣國際化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不可否認的是,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將“一帶一路”建設同人民幣國際化相結合,可以促進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繁榮,繼續保持人民幣國際化強勢發展勢頭。
1.擴大人民幣結算
根據SWIFT數據顯示,僅考慮跨境支付并且不包括歐元區內部支付時,2017年歐元和美元的份額較高(分別為39.45%和41.27%),人民幣僅占0.98%,位列第八,這與2016年相比下降0.62%,可以看出用于國際支付的人民幣活動份額較美歐元等傳統大國貨幣而言較低,且在2017年占比1%都不到。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用于國際支付的人民幣份額也會增多,進而提升人民幣國際化地位。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擴大人民幣的使用范圍,有助于使用第三方貨幣的匯率風險,尤其是美元匯率下跌的風險。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也有助于降低各國對中國的交易成本,使沿線各國獲得最大的收益,真正實現“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此外,擴大人民幣結算的范圍,也為國際投資和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便于國際投融資
資本項下的人民幣跨境流通,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國際信貸。“一帶一路”倡議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允許境外有實力的企業以人民幣計價在中國股市發行IPO,這樣外資可以不用承擔匯兌風險,直接用籌集的資金購買商品、原材料,這還會給國內股市帶來新鮮血液,給國內處于觀望階段的企業提供投資盈利機會。同時,依靠基礎設施進行直接投資將促進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有助于提高人民幣在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流通速度,形成“資本項下流出,經常項下流入”人民幣回流機制。
3.增加人民幣儲備
盡管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且中國政府采取了各種戰略措施支持人民幣的發展,國際上人民幣使用率仍然很低。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幣加入SDR后,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占比相對較低,人民幣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僅略超過1%,而中國GDP總量占全球GDP超過了15%,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中國經濟發展不成正比。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歐美經濟深陷入經濟危機和債務危機,其為了應對危機,采取了許多短期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導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貨幣信用受損。中國國內經濟發展強勢,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有助于中國企業和中國資本走出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央行會看到中國經濟增長基本面總體向好,人民幣匯率指數上升,進而考慮將人民幣納入自己的外匯儲備。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障礙
1.東道國環境因素
“一帶一路”是國際頂層設計,實施過程中會受到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影響,進而會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政治方面,在全球最高的地緣政治風險中,前六大均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沿線國家眾多,難免會產生矛盾,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國家利益沖突就會擱淺“一帶一路”倡議,甚至會遭受損失;經濟方面,首先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一帶一路”建設橫跨亞歐非三大陸,東亞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經濟較為發達,但是中間還有許多國家經濟欠發達,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合作層面就不同。其次,沿線眾多國家基礎設施不發達,設施聯通是開展一切項目的基礎,而基礎設施投資所需資金量大、等待回報期時間長,大部分投資者都處于觀望階段;文化方面,因為地理位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長期處于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沖突,伊斯蘭教內部不同教派之間沖突的中心,民族和種族沖突愈演愈烈,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種族沖突、局部戰爭不斷;法律方面,許多國家設立限制外商投資的措施,調整外商持股比例,貿易保護措施也層出不窮。直接投資以具體項目為落實點,能夠有效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法律約束會阻礙直接投資的深入落實,從而阻礙人民幣國際化。
2.國際貨幣體系“慣性”挑戰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就是該國貨幣向國際范圍轉移的使用過程,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進行交易時,一般采用發達國家的貨幣結算;在和發展中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時,多采用美元計價結算;國際市場的初級產品及石油一般采用美元計價。雖然經過2008年金融危機,國際上公認要求多元化的儲備貨幣,以此來解決現有貨幣體系的弊端和不足,但是,在其他國家貨幣的發展進程中,是沒有任何后發優勢來挑戰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并且,嚴重依賴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國家也不愿意拋棄舊的貨幣體系,接納新的體系,其成本太高。
3.國內金融機構國際化經營水平低
作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發起方、絲路基金的設立方,中國的金融機構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只有將人民幣業務擴展到跨境流動清算、結算、企業投融資等各個環節,人民幣海外市場才會初具規模,才能保證海外業務的順利開展。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和大型商業銀行的全球網絡布局還不完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中國銀行分支數量有限,開展的業務也較為單一,在這些地區人民幣的使用還很局限。
中國金融機構沒有廣泛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金融機構沒有為產業合作提供配套金融服務、增加人民幣貸款等主導金融產品、以優惠利率發行人民幣貸款進行項目融資等舉措。無法滿足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日益增長的經濟金融活動需要,也制約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吸納資金的能力,難以勝任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多元化業務需求和復雜的風險管理需求。因此,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要有國際化的金融機構為載體,來實現其發展。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人民幣國際化的實施路徑
“一帶一路”倡議下人民幣想要發揮國際貨幣職能,實現從周邊化走向區域化,甚至實現國際化;從美元為主要貨幣走向美元、人民幣為主要貨幣,要做到以下三點:
1.促進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的使用
首先,促進大宗商品、能源人民幣計價結算。以人民幣計價,可以降低各國對華交易成本,減少對美元等國際貨幣的依賴,降低匯率風險。以石油為例,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但卻沒有石油定價權,石油美元體系使人民幣面臨美國貨幣風險和美國制裁政策的影響。中國從沿線國家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時,可以采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對于資金接受國而言,可以節省換匯成本,降低匯率風險。其次,借助亞投行的平臺,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作為亞投行的發起方,中國可以在亞投行內部積極倡議使用人民幣,破解國際貨幣體系慣性,引導境內外民間資本投入“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2.利率、匯率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
我國金融制度存在不足、金融市場化程度低、金融體系效率較低,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可以自動調節資本流動,緩和外匯市場上資金的波動,防止資本的大量流動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巨大的沖擊,進而促進我國人民幣自由兌換。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能有效調節人民幣有序流通,使人民幣充分行使國際貨幣的各項職能。人民幣國際化,意味著人民幣逐漸成為第三方貨幣,國外市場人民幣需求大,如果僅靠出口貿易,難以滿足國外資金需求,因而資本項目需要逐步放開管制。將人民幣國際化與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以及資本賬戶有序開放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其內在聯動機制,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
3.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從美元國際化的發展經驗來看,發達的美元離岸市場是美元一直被廣泛地作為第三方貨幣使用的原因。此外,歐元、英鎊、日元的離岸市場也很發達。反觀之,我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國際化經營水平不高,國外分支機構較少,發展繁榮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關鍵要依靠我國銀行,擴大人民幣對外貸款規模,這可以與貿易輸出和對外投資帶動人民幣流動方式形成互補,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使用。目前香港是最大的人民幣清算中心,擁有75.68%的活動份額。倫敦是中國地區以外最大的清算中心,但是活動份額從2016年12月的6.51%下降到2017年12月的5.59%。在條件成熟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造多元化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利用國際離岸中心的聚集功能、循環功能和輻射功能,發展人民幣離岸金融業務,加快國際結算、外匯買賣、債券發行、國際清算、國際信貸等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金融創新,拓展人民幣海外使用范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參考文獻:
[1]付紹蓉.“一帶一路”戰略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卷缺失(1):7-8.
[2]林樂芬,王少楠.“一帶一路”進程中人民幣國際化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6,卷缺失(2):頁碼范圍缺失.
[3]林成.基于國際貨幣比較視角下的人民幣國際化路徑研究[J].時代金融,2015,卷缺失(32):6-8.
[4]佚名.殷勇: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大發展空間[J].農村金融研究,2018,卷缺失(2):77.
[5]馬賽,王笑晴.對外直接投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對策[J].現代管理科學,2017,卷缺失(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