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天翼
【摘 要】目的:探討高齡患者xx例椎管內麻醉使用右美托咪啶的鎮靜效果。方法:現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104例在我進行擇期手術的患者,患者術中麻醉均為椎管內麻醉,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2例,對照組給予患者丙泊酚,實驗組給予患者右美托咪啶,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鎮靜效果。結果:實驗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高齡患者椎管內麻醉中采取右美托咪啶,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高齡;麻醉;鎮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dation effect of dexmetidine in xx elderly patients with spinal canal anesthesia. Methods: 104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ropofo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dexmetidine, the sed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Each index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spinal canal anesthesia,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effect of dexmetomidine is remarkable,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in clinic.
Keywords Age; anaesthesia; sedation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椎管內麻醉方式是在手術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1],進行本種麻醉方式的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內臟牽拉、焦慮、緊張等不良反應[2],而且知曉手術過程中,從而加重患者的恐懼感、焦慮感,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痛苦、不適的感覺,增加患者的焦慮程度,給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提高[3],醫療水平以及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人們更加關注身體情況,我院對患者術中的舒適度更為關注,為了消除患者在手術中恐懼、恐慌感,在術中對患者進行鎮靜,在臨床中,常見的鎮靜藥物為丙泊酚[4],但我院為了探討更加的適合的藥物,特此選取104例高齡患者進行調查,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患者資料
現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104例在我進行擇期手術的患者,患者術中麻醉均為椎管內麻醉,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2例,實驗組包含了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齡為60-85歲,平均(72.5±1.3)歲,文化程度為:小學以下30例、小學12例、初中6例、高中3例、大學1例,對照組包含了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齡為60-85歲,平均(72.5±1.3)歲,文化程度為:小學以下32例、小學10例、初中5例、高中3例、大學2例,實驗組和對照組均治療本次治療,均簽署治療知情書,患者年齡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等,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參與本次調查患者的入選標準如下:(1)均為高齡患者;(2)在手術中均應用椎管內麻醉;(3)不患有重大精神類疾病,如精神病;(4)不患有認知類疾病,如老年癡呆等;(5)術前沒有進行長期的服用鎮靜類藥物;(6)不患有高血壓;(7)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8)均自愿參與本次調查;(9)均自愿簽署治療知情書。
1.3 排除標準
參與本次調查患者的排除標準如下:(1)非高齡患者;(2)在手術中沒有應用椎管內麻醉;(3)患有重大精神類疾病,如精神病;(4)患有認知類疾病,如老年癡呆等;(5)術前服用鎮靜類藥物的時間過長;(6)患有高血壓;(7)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8)不愿參與本次調查;(9)不愿簽署治療知情書。
1.4 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均進行如下麻醉方式,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后,進行常規的吸氧,吸氧速度為2Lmin;將多功能監護儀進行連接,我院采用美國Space品牌的監護儀,對患者的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心電圖、心率、無創血壓等進行監測,在麻醉進行之前,采取注羥乙基淀粉(生產廠家:科倫(湖南)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8887)注射液,給予患者快速靜脈滴注,其劑量為每kg(8ml-10ml),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術中麻醉時,均采取左側臥位,麻醉師在患者L3-4的間隙正中處,進行穿刺入路,取劑量為10mg-15mg的比重布比卡因注射于患者蛛網膜下腔0.5%,留置硬外膜的導管,長度為3cm-4cm,對麻醉平面進行測試,測試時間為每分鐘一次,可以適當的改變身體位置,并同時對麻醉平面進行調節,每次調節在5min-10min之間,低于T6的10min麻醉平面者,取劑量為2%的利多卡因3ml-5ml注入到患者的硬外膜,手術中,將麻醉平面控制在T6之下,收縮壓低于基礎值30%或90mmHg,應加快輸液的速度,在必要的時候,應給予患者麻黃堿(生產廠家:藥業集團(天津)新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1180)注射5mg-10mg,當患者心率每min低于50/次時,應給予患者阿托品(生產廠家:科倫(湖北)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2021159)0.25mg-0.5mg。
麻醉完成以后,對照組給予患者丙泊酚(生產廠家:力邦(西安)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3318)靜脈輸入,劑量為3ml/kg/h,直至手術完成,實驗組給予患者右美托咪啶(生產廠家:國瑞(四川)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0097),其符合劑量為每千克0.5μg,注射時間于10min內,繼續以注射,注射劑量為0.5μg/kg/h,直至手術完成,患者在術中鎮靜的水平應達到Ramsay鎮靜評分結果的3分-4分,當患者出現鎮靜不足時應適當的調節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的輸注速度。
1.3 療效觀察和評價
1.3.1 觀察兩組患者麻醉前、用藥10min后、用藥30min后、用藥45min后、術后Ramsay的鎮靜評分結果。評分標準為:患者術中有躁動、焦慮等表現為1分;患者術中安靜、有定向力、配合為2分;患者術中對指令能夠給出反應為3分;患者術中嗜睡,但對大聲聽覺或輕叩眉間的刺激給出比較敏捷的反應為4分;患者嗜睡,但對大聲聽覺或輕叩眉間的給出的反應比較遲鈍為5分;患者術中嗜睡,沒有任何的反應為6分。
1.3.2 觀察兩組患者術中、術后24h之內呼吸抑制(SpO2低于93%)、寒戰、惡心嘔吐、躁動、低血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調查中涉及104例患者的實驗數據,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描述,組間經t和x?檢驗,差異在P<0.05時,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麻醉前、用藥10min后、用藥30min后、用藥45min后、術后Ramsay的鎮靜評分結果。實驗組患者麻醉前鎮靜評分結果和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但用藥10min后、用藥30min后、用藥45min后、術后鎮靜評分結果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老年人的手術當中,常見的麻醉方式為硬聯合麻醉,本種麻醉方式具有效果確切、操作簡單等優點[5],但是本種麻醉方式對內臟的牽拉反應不能很好的抑制,因此患者在術中有嘔吐、胸悶不適、惡心、躁動等情況出現,直接的影響了患者手術治療的順利性,也可能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并且患者術后操作以及術中知曉會導致患者出現內臟牽拉,從而影響了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從而加重了患者的應急反應,導致患者心理壓力以及恐慌感加劇,因此在術中給予高齡患者一種對呼吸、循環影響較小的藥物,在整個手術中起到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臨床中常見的鎮靜藥物為丙泊酚,但本種藥物的但鎮靜的作用較為薄弱,容易引起患者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我院為了探討療效確切的鎮靜藥物,在本次實驗中采用了右美托咪啶,本藥物對患者的呼吸和循環影響力較小,使患者在術中循環較為平穩,同時本藥物還具有一定減緩心率作用,且效果顯著。在本次調查中發現,實驗組患者麻醉前鎮靜評分結果和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但用藥10min后、用藥30min后、用藥45min后、術后鎮靜評分結果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高齡患者椎管內麻醉中采取右美托咪啶,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唐雪梅.右美托咪定對骨科手術患者椎管內麻醉后寒戰反應的預防作用觀察[J].臨床研究,2018(1):45-46.
李克軍.右美托咪定輔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鎮靜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5).
文懷昌,汪懿,陳永權等.右美托咪啶對椎管內麻醉后寒戰的預防效果評價[J].山東醫藥,2015(39):66-68.
陳勇,康樂燕,李斌飛等.右美托咪啶輔助椎管內麻醉臨床鎮靜效果研究[J].河北醫學,2015(4):649-651.
石奎,柏雪燕,張艷玲等.右美托咪定對老年骨折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及作用機制[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