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摘 要】目的:研究與分析部分脾栓塞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療效。方法:本文采取回顧性分析法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患者76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治療情況以及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患者在治療之后的脾動與靜脈及門靜脈血流量、肝固有動脈血流速度、外周血細胞、消化道癥狀等情況顯著優(yōu)于治療之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部分脾栓塞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部分脾栓塞術;肝硬化門脈高壓癥
【中圖分類號】R675.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該疾病采取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效果并不顯著,需要采取手術治療,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部分脾栓塞術[1]。本院自2016年10月起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患者采取部分脾栓塞術治療,效果顯著?,F(xiàn)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采取回顧性分析法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患者76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治療情況以及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在這76例患者中,有男51例,有女25例,年齡最高為62歲,年齡最低為18歲,平均年齡為(40.33±2.98)歲,根據(jù)肝功能 Child 分級,A級患者有32例,B級的患者有41例,C級的患者有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有6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有14例?;颊叩馁Y料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進行治療3d之前,需要給予患者諾氟沙星(山東魯抗醫(yī)藥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33022 )來預防腸道感染,同時在手術治療之前的4h后,需要禁食以及禁水處理。隨后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布巾消毒,同時采取麻醉處理,麻醉采取的藥物為2.0%的利多卡因,麻醉完畢后,需要采取Seldinger技術在患者的股動脈穿刺插管成功置入4F 導管鞘,隨后再引入4F 導管,導管要插入到患者的脾動脈主干,插入完畢后需要對患者進行數(shù)字減影,主要是觀察患者的脾動脈形態(tài)、大小以及脾動脈血流速度等情況,以此來對患者手術需要的明膠海綿條的數(shù)量進行估計[2],明膠海綿條的大小要裁剪成1mm×1mm×1mm,同時還需要將明膠海綿條浸泡到慶大霉素16萬U、地塞米松6 mg的混合溶液之中,同時在透視之下將浸泡過造影劑的溶液的明膠海綿條進行推注,使得其能夠不斷造影,以此來充分了解患者的栓塞面積。如果患者的脾動脈血流情況出現(xiàn)了減緩的情況,則需要給予患者數(shù)字減影檢查,如果患者的栓塞面積達到了40.0%-60.0%的時候需要停止栓塞,最后在患者拔管、局部按壓止血后的15min,進行局部加壓包扎,手術之后需要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5-7d。
1. 3 評判標準
主要觀察患者的脾動與靜脈及門靜脈血流量、肝固有動脈血流速度、外周血細胞、消化道癥狀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科學處理
本次實驗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統(tǒng)計學科學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ǎ┻M行表示,如果科學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p<0.05,即代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患者治療之前的脾動脈的D為(0.61±0.11)cm,PV為(1.25±0.28)M/min,CD為(1.36±0.52)L/min,治療之后的脾動脈的D為(0.48±0.08)cm,PV為(0.95±0.18)M/min,CD為(0.76±0.39)L/min,治療之前的脾靜脈的D為(1.35±0.27)cm,PV為(0.47±0.23)M/min,CD為(1.63±0.17)L/min,治療之后的脾靜脈的D為(1.08±0.18)cm,PV為(0.20±0.09)M/min,CD為(0.92±0.49)L/min,治療之前的門靜脈的D為(1.55±0.14)cm,PV為(0.24±0.06)M/min,CD為(1.94±0.72)L/min,肝固有動脈為(0.75±0.12)M/min。治療之后的門靜脈的D為(1.41±0.14)cm,PV為(0.16±0.04)M/min,CD為(1.42±0.41)L/min,肝固有動脈為(0.78±0.14)M/min,故患者在治療之后的脾動與靜脈及門靜脈血流量、肝固有動脈血流速度、外周血細胞、消化道癥狀等情況顯著優(yōu)于治療之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肝炎后肝硬化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該疾病的發(fā)作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發(fā)生,患有該疾病的患者的脾動脈和脾靜脈的血流量高出正常人的2-3倍。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一般可以采取藥物治療、外科脾切除術治療以及部分脾栓塞術治療,根據(jù)大量數(shù)據(jù)顯示,對于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患者采取部分脾栓塞術治療,可以達到較優(yōu)的治療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但是該手術方法在哪方面的治療效果更佳,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分析。但是根據(jù)大量臨床經驗顯示,部分脾栓塞術治療后可能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常見的并發(fā)癥為肝腎功能衰竭、胰腺炎、異位栓塞、脾破裂以及自發(fā)性腹膜炎等,如果患者的肝功能 Child 分級為C級時,需要等到患者的等級為B級時,再進行部分脾栓塞術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臨床效果較佳[3]。
本文就部分脾栓塞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療效進行研究與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在治療之后的脾動與靜脈及門靜脈血流量、肝固有動脈血流速度、外周血細胞、消化道癥狀等情況顯著優(yōu)于治療之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部分脾栓塞術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的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王一飛, 劉利珍, 朱峰,等. 脾動脈部分栓塞術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療效[J]. 肝臟, 2017, 22(1):44-46.
劉洋莉, 龐群, 王玉嬌,等. 肝硬化門脈高壓脾栓塞術護理研究[J]. 飲食保健, 2017, 4(9).
饒建鋒. 2種手術方案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臨床療效差異分析[C]. 江西省第四次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