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群 嚴巧慧
【摘 要】:目的 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體外循環心臟瓣膜置換患者圍手術期內的良性作用。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患者13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圍手術期分別按常規護理方案和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護理方案進行護理,比較患者術后一般情況、滿意度、影響因素。結果 觀察組術后肛門排氣、排便時間較早,并發癥較少,滿意度高,住院時間較短;年齡(OR=3.297)、家屬態度(OR=3.415)、職業形象(OR=3.441)是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的影響因素。結論 快速康復理念應用于體外循環心臟瓣膜置換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可促進患者盡早術后活動,降低并發癥并提高護理質量,同時應針對患者個人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使患者圍手術期內護理舒適度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快速康復;人性化護理;瓣膜置換;體外循環;
【中圖分類號】R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患者13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兩組進行研究。觀察組66例,男性42例,女性24例,年齡25~72歲,平均(42.3±3.7歲);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20例,大專26例,本科15例,本科以上學歷5例;工作性質:一般員工13例,公務員24例,教師20例,私企高管7例,特殊2例。對照組66例,男性44例,女性20例,年齡22~70歲,平均(41.7±4.1)歲;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18例,大專24例,本科20例,本科以上4例;工作性質:一般員工17例,公務員21例,教師22例,私企高管5例,特殊1例。所有患者經確診后3d內安排手術,排除合并重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較差患者,尿路感染或前列腺增生患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與心功能分級經統計學分析無較大差異,可納入同一研究組進行分析。
1.2 方法
1.2.1 臨床護理
對照組按《圍手術護理學》(2007)進行常規護理,給予該階段必要健康宣教,充分溝通患者與陪同家屬,講述術后重點注意事項。觀察組基本護理同對照組,采用循環快速康復理念進行護理:①患者術前分配責任護士1名,制定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計劃,包括指導患者術前行深呼吸及咳痰訓練,術后ICU監護程序,開啟腸內營養步驟與作用,早期下床活動的技巧和意義,告知病程真實情況等。②術前責任護士進行訪視,對患者基本情況、情緒、家庭成員和陪同家屬進行記錄,并作系統的健康教育,減輕患者術前焦慮,使其對手術增加信心。③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期需對體溫進行綜合保護,將室溫調節至適當溫度(一般為23℃,)后將變溫毯作為輔助保溫,調至溫度為38℃,熱氣加溫儀輸入液體和灌洗液后設定為37℃,體外循環至手術結束維持患者體溫在36~37℃,術后護理人員調節室溫并加強末梢溫度維護工作【1】。④控制患者術后輸液量及速度,避免輸入過快造成急性左心衰或其他不適,使用自控靜脈鎮痛泵從麻醉清醒至術后48h。48h后拔尿管,心包及縱隔引流使用一次性負壓引流瓶吸引。⑤指導早期康復活動,拔除氣管插管后半臥位進行主動肢體屈伸活動,呼吸運動,扶患者坐起將雙手伏在兩側肋緣處,鼻深吸氣至縱隔抬升最高處,堅持3s后緩慢縮唇呼氣,持續5s呼出。術后1~3d,在主動肢體屈伸運動和呼吸運動的基礎上,適當加大活動量,活動結束后進行臍周自我按摩,按順時針按臍周1min,2~3次/d;床邊站立或抱枕沿床周行走。術后72h可提高行走速度和距離,陪同家屬注意保護工作避免發生意外。
1.2.2 評價方法
1.2.2.1 一般情況
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并發癥、住院時間作為患者一般情況比較項目。
1.2.2.2 滿意度
術后72h使用自制調查表,對患者在院期間舒適度、鎮痛情況、患者情緒、家屬輔助等4項進行調查,患者與家屬同時填表,并由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康復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分為a、b、c三張表格,共計100項調查,每項1分,85~100分判定為滿意,75~85分判定為較滿意,60~75,判定為一般,60分以下判定為待改善需對患者護理方案進行調整。
1.2.2.3 影響因素
研究組列出:年齡、性別、學歷、工作性質、家屬態度、患者情緒、職業形象等項目作為影響本研究護理工作的相關因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不同護理方案患者在院一般情況表明,觀察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均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間較短且并發癥低,詳見表1所示。
2.2 滿意度
術后72h使用自制調查表,對患者在院期間舒適度、鎮痛情況、患者情緒、家屬輔助等4項進行調查后進行統計,根據患者分數進行歸類,并統計思維度分布情況,詳見表2所示。
其中,觀察組,滿意28例,尚可23例,一般9例,待改善6例;對照組,滿意19例,尚可21例,一般15例,待改善11例。
2.3 影響因素
年齡、性別、學歷、工作性質、家屬態度、患者情緒、職業形象等項目作為影響本研究護理工作的相關因子。單因素分析得出,年齡、家屬態度、患者情緒、職業形象具有統計差異(附錄1),將以上各項代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年齡(OR=3.297)、家屬態度(OR=3.415)、職業形象(OR=3.441)作為本次護理工作的影響因素,詳見表3所示。
3 討論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作為多種措施結合的綜合理念,應用于心臟外科圍手術期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術后應激反應,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患者治療費用【2】。患者入院至康復出院期間,各階段心理護理工作非常重要,應保持與患者良好溝通并建立互相信任的醫患、護患關系,這與護理人員職業形象具有較大關系。術前宣教、術中護理、術后康復指導、運動指導各方面均會在患者心中對護理人員職業形象進行判定。心臟手術患者病程較長、病情重,體力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部分患者還可能存在敵對情緒。因此,術前需以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充分宣教,使患者對即將進行的手術提高信心。
提供舒適護理作為快速康復護理的核心工作,術中、術后均采取綜合措施保護患者體溫。心臟外科手術后,患者對低體溫的生理應激通常發生在術后數小時內,一些生化反應和激素的分泌可對機體凝血機制、耗氧量等造成影響【3】。因此,本組研究中排除了凝血功能較差患者。采取保溫措施可降低術后體溫減少所導致的并發癥,對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觀察組護理方案注意保持患者體溫,術后并發癥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患者因創傷較大疼痛劇烈而影響正常呼吸和排痰,容易導致肺不張和肺部感染,使用鎮痛泵充分鎮痛有利于患者術后呼吸道管理及進行早期康復活動。
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觀察組在舒適度、鎮痛情況、家屬輔助三項具有明顯優勢,通過術后制定的運動計劃康復周期較短,平均住院時間為18.12±1.39d,對照組時間明顯較長23.45±2.17d。快速康復理念在體外循環心臟患者圍手術期內使患者舒適度明顯提高。研究最后,將影響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發現年齡、家屬態度、職業形象三項作為影響因素。患者年齡對于機體功能為正相關,年齡較高患者溝通存在一定問題,多數老年患者學歷偏低或因自身生活經歷較為固執,護理人員需進行多次講解才能建立信任關系。家屬態度在康復期間起到關鍵作用,家屬掌握適當的康復技能和健康知識具有監督和保護作用,應作為健康宣教工作的重點對象。職業形象是快速康復理念的核心,患者通過首次宣教、圍手術期護理方案執行和康復運動提高了對護理人員職業形象印象。綜上所述,快速康復理念在體外循環心臟患者圍手術期具有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并發癥、提高治療信心的重要作用,但應根據患者情況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壽秋萍,趙萍,腹部手術中出現低體溫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3,27(2):121-122.
陳瑛,快速康復理念在婦科患者腹腔鏡術后腸蠕動功能恢復的應用效果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3):583-585.
李勝云,趙麗麗,李正偉,術前預保溫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術中體溫變化的影響[J],護理學 雜志,2013,28(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