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琳娜 劉楚輝
摘 要:本文從博弈論出發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在“智豬博弈”模型的基礎上分析出了我國中小企業在自主創新上的最優戰略是等待并模仿,這與政府鼓勵并實施自主創新政策的現實情況不符,形成“中小企業創新悖論”。為化解中小企業創新處于被動的狀態,深入研究后發現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受政府政策和大型企業引導這兩個激勵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應充分運用外界給予的創新環境進行新的博弈選擇。
關鍵詞:智豬博弈;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十八大結束后,我國私營企業的數量在企業總量增長上所做出的貢獻率為98.9%,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我國中小企業不僅要與大企業競爭,還要克服自身競爭力差、抵御風險能力弱的不足。所以,中小企業一般不會自主創新。本文正是在“智豬博弈”模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逐步設計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模型,側重分析哪些因素激勵著中小企業去展開自主創新行為。
1 “智豬博弈”與企業自主創新
“智豬博弈”模型的內容是:豬圈里有一只大豬和一只小豬,豬圈里的一端有食槽,踏板在另一端。踩一下就會有10個單位量的豬食流入到槽中,但豬所付出的勞動需消耗2個單位量的豬食。踏板和食槽分別位于兩端,一只豬去踩踏板,另一只豬就有機會搶到落在豬槽里的食物,當付出勞動的豬來到食槽時,留給它的所剩無幾。情形一:小豬觸碰開關,大豬選擇在食槽旁,則大豬可吃到9個單位量的豬食,而小豬只有-1個單位量的豬食;情形二:大小豬一起觸碰開關,雙雙返回食槽時,大豬可吃到5個單位量的豬食,小豬吃到1個單位量的豬食;情形三:大豬觸碰開關,小豬選擇在食槽旁,則小豬可吃到4個單位量的豬食,大豬吃到4個單位量的豬食。兩只豬相互博弈對應的豬食收益情況見表1。
由表1可知,小豬主動觸碰開關只能得到1個單位量的豬食,而不觸碰開關選擇在食槽旁,卻能得到4個單位量的豬食。大豬是否去觸碰踏板開關,對小豬來說的最佳選擇是守在食槽旁——“搭便車”策略。在知道小豬不會觸動踏板開關的前提下,大豬觸動踏板開關總比不觸動強,所以只好采取行動。大企業相當于大豬,中小企業相當于小豬,是否踩踏板等同企業是否自主創新,所得到的回報就是流出的豬食。蔡利民、柳燕指出企業的創新動力來源于所占市場份額的大小,企業規模與其創新效率成正比。楊維芝指出大企業資金雄厚、生產和營銷能力強、開發創新產品可量產,通過大規模推廣宣傳來占領市場,可獲取高額利潤。而中小企業在和大企業博弈的過程中,最優選擇是等著大企業進行創新,然后模仿并從中搶奪部分利益。提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和可持續生存能力的關鍵在于如何去促使中小企業主動的創新,如何去構建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激勵機制模型?本文從博弈論的角度對激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模型進行了深入和全面的設計。
2 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激勵機制的構建
有效減少和控制中小企業亂“搭便車”,關鍵在于游戲規則的核心指標設置對于參與者而言是否合適。“智豬博弈”的關鍵條件有:豬食的單位量數、踏板開關與食槽的距離。本文通過更改部分游戲規則來建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激勵機制模型,見表2。
由表2的模型可知,原“智豬博弈”模型中,恒定的10個單位量的豬食被中小企業和大企業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中小企業選擇等待,大企業被迫自主創新。現假設對展開創新的企業給予1個單位量的獎勵,此時的模型納什均衡解:(自主創新;等待),大企業自主創新的動機增強了,而不是被動地去創新。當獎勵增加到2個單位量時,此時的模型納什均衡解:(自主創新;等待),中小企業仍然會選擇等待已經有了自主創新的想法,但期待更多獎勵。隨著獎勵每1個單位的增加,那些企業開展自主創新的意愿就會愈發強烈,當增加到理想中的n個單位食物時,中小企業就會主動出擊。當然n不應過小,否則中小企業會因先天不足競爭不過大企業而放棄自主創新,當然n不應過大,否則就會使企業的發展處在物質相對豐富的福利社會里,導致競爭意識不強,對游戲規則的設計者來說,游戲規則設定成本相當高。所以,能否最大限度的去激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取決于博弈中關鍵規則是否設置的合理和參與者的配合水平。
3 促進我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建議
3.1 強化政府機構服務職能
隨著國家經濟戰略中心的轉移,我國近年來陸續頒布了很多在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財稅政策等領域的政策措施來支持和鼓勵中小企業開展創新。但和巖指出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政府政策落實和執行力度不夠、對中小企業收費時政府相關部門存在著“潛規則”,影響了我國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的意愿。因此,要充分發揮服務型政府的職能作用。同時,為真正解決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相關問題,當地政府應成立督察組進行巡視以確保政策措施落地實施,切實讓中小企業成為政策紅利受益者。
3.2 發揮自主創新中大企業的領導作用
獎勵自主創新的企業意味著在相同的條件下大企業進行創新所獲得的效益遠大于中小企業,大企業可憑借先天優勢將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想法“扼殺”在搖籃中,但現實中很少發生。章成友指出大企業率先進行創新,追隨者通過現有資源進行模仿能節省不可估量的創新成本開支,即使大企業失敗了,但它所提供的經驗教訓也能引以為戒,避免在日后創新時遭受失敗。大企業也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彌補中小企業自身實力弱和創新資源不足的狀況,增強中小企業實力,為自主創新打下基礎。
結語
中小企業在推動深化改革方面做出了特別大的貢獻,尤其是在自主創新領域。本文在“智豬博弈”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對我國中小企業展開自主創新的動機做了系統分析,服務型的政府是自主創新市場環境的有利保障者;大企業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去扶持和引領中小企業步入自主創新的道路,讓其投入到創新的浪潮當中。
參考文獻
[1]蔡利民,柳燕.企業技術創新中的“囚徒困境”和“智豬博弈”現象探討[J].大眾科技,2013,15(6):298-301.
[2]楊維芝.從智豬博弈理論看中小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策略[J].商業經濟,2010(17):47-48.
[3]楊婷,沈杰. 中小企業創新機制系統分析——基于博弈論視角[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1):50-53.
[4]和巖.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商,2014(31):78.
[5]章成友.“智豬博弈”與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模仿創新中需要注意的問題[J].時代金融,2011(3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