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櫻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結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間采集的臨床標本1900份為對照組,以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間采集的臨床標本1940份為觀察組,對兩組地細菌陽性率進行檢測,并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中血液、尿液、呼吸道標本陽性率分別為4.2%、9.0%、12.6%;觀察組相同標本陽性率分別為8.4%、16.9%、23.2%,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分泌物標本陽性率對比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時間段醫院臨床標本微生物檢測能夠為臨床各科室疾病的診療提供參考,有利于提高臨床診斷水平,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陽性率;痰液標本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microbiological tests in different clinical specimens. METHODS: A total of 1900 clinical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Clinic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7 were classifi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s in 1940. The positive rate of bacteria was tes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blood, urine and respiratory sampl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4.2%、9.0%、12.6%,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s of the same sampl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8.4%, 16.9%, and 23.2%,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secretions sampl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Microbial detection of clinical specimens from hospital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diseases in various departments,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level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Clinical specimens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Positive rate; Sputum samples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是臨床上診斷、防治多種感染類疾病的重要依據。近些年來,隨著醫療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臨床標本微生物檢測技術也逐漸向自動化、微量化發展。然而,現階段標本微生物檢測結果仍存在有較多的問題,尚未達到人們的滿意狀態[1]。而標本陽性率較低是當前標本微生物檢測技術中存在的一項常見問題。本研究對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間采集的臨床標本1900份為對照組,其中血液標本496份,尿液標本590份,呼吸道標本540份,分泌物標本274份;以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間采集地臨床標本1940分為觀察組,其中血液標本500份,尿液標本610份,呼吸道標本548份,分泌物標本282份。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提供的VITEK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檢測標本,檢驗方法需嚴格按照微生物標本檢驗標準化操作程度執行;且標本運送及接收流程的各項操作需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同時需嚴格規范各種試劑培養基的合格情況,并嚴格控制各步驟溫度;同時進行相應的質控菌株對照實驗,并對菌落的計數方法進行規范,嚴格控制檢測質量,以盡可能的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檢測完成后對不同時間段內臨床標本的陽性率進行對比。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excel表格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表現形式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現,以X2和、Fisher確切率法檢驗。α=0.05為分界值,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中血液、尿液、呼吸道標本陽性率均明顯低于觀察組相同標本陽性率,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痰液標本陽性率對比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微生物檢驗是臨床醫生診斷、處理多種感染性疾病的有效依據。近些年來,隨著臨床檢驗技術的發展,經過微機、微量化、分子生物學、自動化技術等檢驗方式也逐漸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得以廣泛應用,逐漸成為臨床上診斷、治療及評估患者治療效果的一項重要依據及手段[2]。然而,雖然臨床檢驗自動化效果不斷的加快,但其檢測結果仍存在有較多的問題,而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低即為常見的問題之一。而該現象的發生則可在很大程度上對感染性疾病的檢測結果造成影響,從而促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水平下降[3]。因此,臨床上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及時了解檢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導致標本檢驗陽性率低的原因,同時制定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以提高臨床標本檢測的陽性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次研究中對不同時間采集的標本進行了檢測,并對其標本陽性率情況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對照組中血液、尿液、呼吸道標本陽性率分別為4.2%、9.0%、12.6%;;觀察組相同標本陽性率分別為8.4%、16.9%、23.2%,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分泌物標本陽性率對比則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臨床標本陽性率檢測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亟待改進與解決。通過分析研究,筆者認為,導致臨床標本檢測陽性率低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點:
第一,標本采集問題。標本采集的部位較為繁瑣,通常需要涉及環節,包括患者申請、準備工作、標本采集、記錄及存儲等,一旦某一環節或多個環節受到影響則極易造成標本污染現象發生,進而極易對標本檢測結果造成影響。例如,血液標本采集時通常需要同時進行需氧厭氧培養;而在采集深部竇道類標本時則需盡可能的減少標本與空氣的接觸等。若在采集過程中忽略了標本采集的注意事項及要點,或出現采集時機不正確、采集方法不正確等現象,則極易對標本質量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微生物標本的陽性率。
第二,標本存貯及運輸問題。標本的存儲通常具有較高的要求,標本采集后需及時置于要求的環境及溫度下,并貼好標簽,及時進行運輸或存儲。標本的存儲及運輸過中需保持標本的微生物活性,且需避免標本遭受污染。且不同標本所需的存儲環境及運輸方式也存在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因此,存儲及運輸過程必須要小心謹慎,嚴格按照各項要求進行;例如厭氧類微生物標本需密封存儲,且需及時送檢;一旦出現微生物過度生長等現象則極易對其檢驗結果造成影響。
第三,檢測過程不當。臨床微生物學檢測所涉及的內容較多,通常會涉及到免疫學、藥理學、微生物形態學等的變化過程,其對檢測人員自身能力及素養的要求較高,要求其必須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判斷能力等。因此,檢測人員自身的細心程度、專業水平等均可能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
為有效的提高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的陽性率,提高臨床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我院在分析影響臨床微生物標本檢測陽性率的常見因素的基礎上,制定了下述幾點對策,以期為今后臨床微生物標本檢驗提供借鑒與參考。第一,重視醫護人員培訓,嚴控標本采集步驟。各科室必須要加強對醫護人員培訓的重視,不斷提高其專業技能及自身素養,要求其嚴格執行標本采集的各步驟及要求,盡可能避免標本采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項問題,以提高標本的合格率,避免因標本采集受損而影響檢驗結果。此外,醫務人員需向患者講解標本采集的注意事項、重要性等,提高患者自身的配合度,為標本采集質量提供基本保障。第二,重視標本送檢要求。不同標本對存儲環境及送檢時間的要求往往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醫務人員必須充分了解不同標本的送檢時間及要求。對于需需及時送檢者,需在采集標本后第一時間送至檢驗科進行檢驗,以防因放置時間過長而影響標本質量;對于需暫時存儲的標本則需做好標簽及記錄,避免因認為原因而造成標本出錯。第三,加強對檢驗人員培訓的重視??剖倚杓訌妼z驗人員培訓的重視,確保檢驗人員能夠熟練的掌握不同標本的相關知識;同時需指導檢驗人員多與具有豐富經驗的臨床醫師進行交流以不斷豐富自身經驗。同時科室還需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對于因認知原因而造成的檢驗結果偏差現象需予以嚴厲的批評與懲處,以提高檢驗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外,實驗室還需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操作程序手冊,并發放給相關人員,要求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各項操作。此外,檢驗后,檢驗人員還需認真對檢驗結果進行審核,以確保檢驗報告的完整性與正確性。
綜上所述,不同時間段醫院臨床標本微生物陽性結果檢測對比能夠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問題并改正,持續性提高檢測的準確性,更好的幫助臨床醫師診斷和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雷宏,鄒前健.探究不同臨床微生物標本檢驗的陽性率對比結果[J].當代醫學,2016 , 22 (23) :29-30.
張蘭軍.針對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進行對照的探索和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 , 8 (9) :105-107.
韓穎.針對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進行對照的探索和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7 , 33 (27) :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