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龍
【摘 要】:目的:探析丙泊酚麻醉與異氟醚麻醉對血液流變學影響的對比情況。方法:選取富順華英醫院外科接收的行髖部骨折手術54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設對比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27例。予以對比組異氟醚吸入麻醉,予以觀察組丙泊酚持續泵注麻醉。結果:與T1時段相比,T2至T4時段觀察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和血漿粘度情況相對較低(P<0.05)。結論:相比異氟醚,給予患者丙泊酚麻醉,可有助于患者血液粘黏度下降[1-2]。
【關鍵詞】:血液流變學;異氟醚;丙泊酚
【中圖分類號】R173.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2
本研究以富順華英醫院外科接收的行髖部骨折手術54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經異氟醚、丙泊酚不同麻醉后,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于2015年4月-2017年9月富順華英醫院外科接收的行髖部骨折手術5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設觀察組(n=27)與對比組(n=27)兩組。在對比組中,男17例,女10例;年齡33-76歲(54.6±2.4)歲。在觀察組中,男18例,女9例;年齡34-77歲(55.4±2.5)歲。把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數據可相比。
1.2 方法
入手術室前半小時,給予患者0.3mg東莨菪堿,0.05至0.1mg/kg咪達唑侖肌注。以靜脈推注的方式,給予患者0.75μg/kg瑞芬太尼和1.5mg/kg丙泊酚、0.1mg/kg咪達唑侖和0.1mg/kg維庫溴銨誘導。注藥后5分鐘,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然后使其與Datexohmeda全能麻醉機相連接予以機械通氣。與此同時,醫護人員還要對患者的PETCO2(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和呼吸參數情況進行監測。設定呼吸參數:氧流量每分鐘1.0L,RR(呼吸頻率)每分鐘16次,VT(潮氣量)每千克6ml ,I:E(呼吸比)1:2。碼麻醉維持:0.2μg/(kg·分鐘)瑞芬太尼話持續泵注,0.03mg/kg為維庫溴銨間斷靜注。在此基礎上,給予對比組1%至2%濃度異氟持續吸入,給予觀察組4mg/(kg·h)丙泊酚持續泵注。行手術治療期間,給予所有被選對象復方氯化鈉注射液,維持 10ml/(kg·h)的輸注速度。
1.3 觀察指標
比較觀察患者T1(麻醉前)、T2(切皮后1小時)、T3(切皮后2小時)、T4(切皮后3小時)不同時段血液流變學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計量數據以()表示,t檢驗為組間對比,在SPSS23.0統計學軟件中處理,設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T2至T4時段,觀察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和紅細胞聚集指數情況和對比組相比,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 與T1時段相比,T2至T4時段觀察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和血漿粘度情況相對較低(P<0.05)。表1見。
3 討論
異氟醚、丙泊酚均是現下臨床常用麻醉藥物,但應用不同麻醉后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也有所不同。有研究報道顯示,通過給予家兔采取丙泊酚靜脈麻醉,能顯著降低紅細胞變形指數,而且還能輕度降低全血粘度水平。本研究以富順華英醫院外科接收的行髖部骨折手術54患者為研究對象,從結果中可知,與T1時段相比,T2至T4時段觀察組患者的全血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和血漿粘度情況相對較低(P<0.05)。說明,給予患者采取丙泊酚麻醉,能對應激反應的發生有效抑制,同事還能降低血液黏度。除此之外,麻醉藥物的應用,對四周血管擴張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使血管阻力下降。在他人的研究報道中得到,與T1時段相比,T2至T4時段對比組患者的紅細胞剛性指數和全血高切粘度相對較低(P<0.05)。說明,異氟醚麻醉的應用,無法保證對應激反應予以有效抑制,從而無法有效降低血漿黏度,同時也無法顯著降低血液流變學的其他指標。另有研究學者認為,給予患者行丙泊酚麻醉后,其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血糖及內分泌無顯著變化;而給予患者行異氟醚后,能顯著提高患者的各項指標,由此可知,在抗應激反應方面,丙泊酚的麻醉效果顯著高于異氟醚的麻醉效果。上述研究報道內容和本次研究結果相一致。
總之,相比異氟醚,給予患者丙泊酚麻醉,可有助于患者血液粘黏度下降,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郭娣,王海云,李唐,等.異氟醚/丙泊酚不同配伍麻醉對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大鼠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6,36(10):1182-1186.
程勇,張曉慶.丙泊酚對肝癌患者圍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3):48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