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治療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患者7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聯合克拉霉素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阿莫西林。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實驗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治療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阿莫西林;奧美拉唑;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在我國當前的臨床中發現,多數胃炎患者都是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導致患病[1]。尤其是在當前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飲食條件越來越好,但是,食用的食物相對復雜,缺乏科學的搭配,環境污染時有發生。這就使得部分細菌滋生,從而導致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是臨床最為普遍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其幽門螺桿菌為主要的致病菌,其可使得患者的胃粘膜出現特異性的炎癥,造成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多種癥狀,嚴重損害了患者的健康[2]。如果沒有對炎癥進行及時的控制,可能會誘發胃癌。癌癥的出現將會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在臨床治療慢性胃炎的過程中,以抑制炎癥、抗感染為主[3]。故而,多使用奧美拉唑與克拉霉素的聯合用藥方案。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其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這就使得近年來臨床對于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的治療更為重視。研究發現,以三聯用藥方案加以治療,也就是將阿莫西林、奧美拉唑、克拉霉素三種藥物進行聯合治療在臨床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患者7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23~77歲,平均年齡(46.17±3.52)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4.26±2.47)年。實驗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22~76歲,平均年齡(46.11±3.37)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病程(4.38±2.36)年。納入標準:(1)兩組患者經過臨床影像學檢查,均符合慢性幽門桿菌感染性胃炎的診斷標準;(2)患者以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3)對于研究使用藥物,所有患者均無過敏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奧美拉唑聯合克拉霉素治療,給予奧美拉唑10mg/d,每日1次,克拉霉素25mg/次,每日2次;實驗組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加用阿莫西林,25mg/次,每日3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四周,對其臨床癥狀與不良反應進行觀測,同時以胃鏡對其胃部粘膜的炎性反應加以監測。
1.3 評價指標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的變化,將其治療效果分為痊愈、有效、無效。痊愈:在胃鏡下觀察,患者胃粘膜炎癥完全消失,且臨床癥狀完全消除;有效:在胃鏡下觀察患者胃粘膜炎癥相對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無效:胃鏡下患者胃粘膜炎癥狀況無改善,且臨床癥狀無變化或者惡化。在本次研究中所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腹瀉、嘔吐。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
2.2 實驗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實驗組有1例患者存在嘔吐現象,不良反應率為2.50%;對照組有3例患者存在嘔吐現象,4例患者存在腹瀉現象,不良反應率為17.50%。
3 討論
當前隨著人們工作節奏加快,以及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的變化等,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有所增加,其中以慢性胃炎的發生頻率較高。而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相對多元化,有習慣、環境、病菌等多種誘發因素[4]。其中以幽門螺桿菌感染性慢性胃炎較為普遍。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導致患者的胃部功能異常,從而使得胃酸分泌逐漸增多,對胃粘膜造成一定的侵蝕。該病發生后患者會出現胃痛、腹脹、惡心等多種癥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5]。而病癥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還有癌變的風險。而臨床對于該種疾病的治療,以癥狀控制為主。要想控制患者慢性螺桿菌感染性胃炎的臨床癥狀,就必須要對其炎癥的擴散加以抑制,同時降低胃酸的分泌。在當前的臨床治療中,奧美拉唑是一種常見的治療藥物,其具有較好的胃酸抑制性,同時還能夠抑制胃黏膜炎癥的惡化。但是單純使用一種藥物,其成本較高,且效果一般。在近年來臨床工作中發現,阿莫西林與克拉霉素在治療慢性胃炎上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從而提出了三聯用藥方案。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運用三聯用藥方案,將阿莫西林、奧美拉唑、克拉霉素三種藥物聯合,其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奧美拉唑與克拉霉素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且在不良反應發生上,實驗組也低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治療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的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常玲. 疏肝和胃顆粒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肝胃郁熱證)的臨床觀察[D].長春中醫藥大學,2016.
王斌. 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療效探討[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3):152.
陳曉偉. 中醫辨證論治聯合標準三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慢性胃炎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王燕舞. 克拉霉素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療效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9(30):4197-4198.
黃敬. 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四種診斷方法比較及十日序貫療法的臨床研究[D].廣州醫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