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
【摘 要】目的:研究在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中采取負壓封閉引流術(VSD)治療的價值和效果。方法:此文選擇隨機數字表法將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納入且參與收治的50例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參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實驗組采取負壓封閉引流術(VSD)治療,觀察對比兩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愈合時間與參照組數據指標對比,統計學顯示研究意義(P<0.05)。結論:將負壓封閉引流術(VSD)治療應用在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中的療效比較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術;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
【中圖分類號】R6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本文數據驗證目標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納入且參與收治的50例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報道和評估負壓封閉引流術(VSD)治療的效果和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此文納入的50例樣均選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納入且參與收治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將隨機數字表法作為分組依據,一組納入25例,參照組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2:13,最大年齡60歲,最小年齡20歲,中位年齡(40.21±2.22)歲 ;實驗組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3:12,最大年齡61歲,最小年齡21歲,中位年齡(40.54±4.55)歲。對比和分析參照組和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一般資料,P>0.05,統計學數據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均開展清創治療,及時縫合傷口,采取外固定手術和骨折復位方式處理骨折患者,同時進行抗感染處理。參照組患者實行常規治療,提醒患者在醫囑下及時換藥,等到肉芽組織發育生長情況滿足植皮標準之后,對患者開展植皮術治療,同時進行封閉創面處理。實驗組患者負壓封閉引流術術治療,在對患者開展清創處理后,且依據患者組織受損實際狀態實施修復處理,同時對創面是否存在出血現象進行觀察,及時進行止血處理,防止實施負壓封閉引流術后發生大出血或者血塊凝結或的現象。依據患者創面大小和形狀修剪形狀、負壓封閉引流術敷料,將其在創面上覆蓋,需要對皮膚和敷料固靠情況進行觀察,確保不存在死腔。以負壓封閉引流術貼膜封閉處理創面,覆蓋面積需要>創面組織3cm2。連接負壓引流管,對患者負壓密封狀況和引流情況進行觀察,術后5天至7天拆除創面輔料,同時觀察是否存在新鮮肉芽,依據患者恢復狀態予以適當植皮手術或者縫合處理。
1.3 觀察指標
患者經治療之后2周后創面被新鮮肉芽覆蓋,且不出現炎性分泌物判定為顯效;患者經治療之后2至3周后創面基本被新鮮肉芽覆蓋,且不出現炎性分泌物判定為有效;者經治療之后2至3周后不符合以上情況判定為無效。臨床治療有效率為有效率和顯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驗證分析納入的50例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涉及的數據均采取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以率(%)的形式表示參照組與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采取卡方檢驗,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參照組與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愈合時間,采取t檢驗,P<0.05,統計學數據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且分析參照組與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
數據研究提示,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96.00%顯著高于參照組的68.00%,P<0.05,統計學數據差異有意義。
2.2 比較且分析參照組與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愈合時間
數據研究提示,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愈合時間(10.01±0.54)周,參照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愈合時間(15.54±0.98)周,t=23.8174,P<0.05,統計學數據差異有意義。
3 討論
創傷軟組織缺損是因創面污染嚴重、皮下組織撕脫、局部關節和血管被嚴重破壞等一系列癥狀的綜合疾病[1],存在比較復雜的病情,可能導致患者全身感染,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治療,十分容易導致發生骨骼愈合延遲的現象,通過傳統方式治療該疾病,如清創、更換藥物、全身支持,可為患者以后植皮提供依據,但因存在較長治療時間,會降低植皮成功率。負壓封閉引流術是新型的一種物理療法,可全方位的進行持續引流,清除創面受損組織形成的毒性分解產物,避免機體感染細菌或者被毒性產物侵襲誘發炎癥[2-3]。負壓封閉引流術是依據半透明密封貼膜進行處理,不但可以避免細菌侵入組織創面。也可保證創面內水蒸氣的透出,促使創面存在良好的閉合性。采取負壓技術進行治療對于局部血液循環速度具有促進作用,對于肉芽組織的新生十分有利,可對受損創面進行有效覆蓋,將愈合時間縮短[4-5]。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96.00%、愈合時間(10.01±0.54)對比高于參照組的68.00%、(15.54±0.98)展現P<0.05的統計學分析意義。
綜合以上結論,將負壓封閉引流術(VSD)治療應用在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中與常規治療對比展現更具優勢的作用。
參考文獻
劉海波,范顯超,王仁和.負壓封閉引流術(VSD)對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5):60-61.
呂志東.負壓封閉引流術(VSD)在骨外科針對創傷軟組織缺損治療中的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43-44.
何明全,黃常瓊.負壓封閉引流術應用于骨外科創傷軟組織缺損患者中的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1):7943-7943.
白琳.負壓封閉引流術在骨外科針對創傷軟組織缺損的治療效果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15):41-42.
趙艷麗.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在創傷骨科治療中的臨床護理[J].心理醫生,2017,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