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淑玲 葛潔明 劉志玥
【摘 要】:目的:分析總結集束化護理對胸腔鏡術后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的效果。方法:將我院在2017年9月—2017年10月期間收入院,且需要行胸腔鏡手術的患者22例,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兩組,常規護理組(A組)和集束化護理組(B組)各11例,比較術后兩組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以及對無創呼吸機使用效果。結果:B組患者術后恢復優于A組,B組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不耐受情況明顯少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胸腔鏡術后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患者,給予集束化護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使無創呼吸機更有效的應用。
【關鍵詞】:胸腔鏡手術;無創呼吸機;集束化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0 引言
目前胸腔鏡手術是胸外科的主要手術方式,胸腔鏡手術過程中單肺通氣[1],手術創傷對呼吸肌破壞[2]導致術后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弱,可進一步導致肺組織膨脹不全等并發癥的出現,對于預防和治療胸腔鏡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目前主要以術中保護性通氣策略[3],應用有免疫調節功能的揮發性麻醉藥物等措施[4]。術后常規治療方式包括(心電監護、抗感染、氧氣吸入、祛痰、霧化吸入、營養支持治療等治療措施)。目前臨床上較多通過應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預防術后并發癥起到較好的療效[5]。本研究通過對收治入院行胸腔鏡手術后給予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患者給予集束化護理,分析集束化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將納入研究的22例患者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兩組,常規護理組(A組)和集束化護理組(B組),各11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55±10)歲;肺癌15例,膿胸3例,肺大泡4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鏡手術,術后患者意識清醒,無使用無創呼吸機禁忌癥,均給予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A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方案護理,B組患者給予集束化護理方案護理。統計分析術后兩組患者撤機后血氣分析PaO2/PaCO2值,記錄比較兩組應用無創呼吸機的耐受情況,不良反應、術后恢復情況。
集束化護理方案:①心理疏導,術前與患者交流溝通,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無創呼吸機的使用方式;術前嘗試性使用無創呼吸機,避免出現抵抗;術后及時與患者溝通,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②對無創呼吸機及管路進行嚴格的消毒管理,避免呼吸道感染。③使用氣道濕化,濕化裝置保持恒溫,對裝置內的注射用水應定期更換。④選用合適的管路及面罩,佩戴時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調整松緊度,使用期間定期檢查患者面罩與皮膚接觸處,避免壓傷。⑤與對于使用無創呼吸機的患者應有專人看護,定期檢查患者呼吸道,腹內壓。⑥停用無創呼吸機后及時對患者實施檢查,是否出現皮膚壓傷等,與患者溝通,詢問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期間有無不適。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撤機后血氣分析PaO2/PaCO2值,比較兩組患者血氣指標差異;統計記錄兩組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不耐受的例數。
2 統計方法
統計分析使用SPSS17.0軟件包進行統計,使用 Kolmogorov-Smirnov 分析方法分析數據是否服從正態分布。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數據服從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使用兩獨立樣本 T 檢驗,分析比較兩組差異。
3 結果
兩組患者撤機后血氣分析PaO2/PaCO2比較,B組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B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耐受的例數少于A組,見表2。
4 討論
目前臨床上,無創呼吸機應用愈加廣泛,特別是對于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效果明顯。對于因肺部疾病需行胸腔鏡手術的患者,術后預防性使用無創呼吸機也起到一定的效果[6]。而在使用無創呼吸機期間,如何使無創呼吸機發揮最優的效果,避免使用無創呼吸機帶來的不良反應,做好護理工作等也是主要的問題[7]。
集束化護理方案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護理方法,也被稱為捆綁式護理[8]。在對于胸腔鏡術后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期間,對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通過一系列安全、系統化、全面的護理方式,從而得到最優化的護理效果。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實施集束化護理組的患者效果優于常規護理在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方案對于胸腔鏡術后應用無創呼吸機的患者起到良好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龔亞紅, 王維嘉, 魏偉, 等. 胸科手術單肺通氣期間患者局部腦氧飽和度降低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17, 39(06): 774-778.
陶偉民, 梅運清, 周海軍, 等. 高流量氧療與無創通氣用于胸部大術后呼吸功能不全的臨床療效比較[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6, 16(35): 6839-6841+6807.
趙亞杰, 曹江北, 米衛東. 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圍手術期的應用進展[J].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6, 32(12): 1229-1232.
管俊麗, 王冰冰. 老年人開胸術后呼吸衰竭的護理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31): 74-76.
陳偉堅, 李慶祿. 電視胸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胸手術在肺部疾病治療的臨床比較[J]. 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0(31): 4-6+10.
劉卓, 羅艷, 于布為. 麻醉藥物對單肺通氣患者肺內炎性介質釋放的影響[J]. 上海醫學, 2013, 36(10): 896-900.
孫志超, 劉穎. 泡沫敷料在預防無創呼吸機面罩導致鼻部壓傷的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90): 28.
戴淼, 張靜波, 王麗麗, 等. 心臟外科術后使用無創呼吸機患者的集束護理體會[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2, 12(17): 3329-3331+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