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君 呂繼博
【摘 要】目的:研究對比不同入路手術(外側裂-島葉入路、顳葉皮質入路)對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治療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間,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A組采用外側裂-島葉入路治療,B組采用顳葉皮質入路治療,分析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結論:對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采用進行外側裂-島葉入路治療,臨床效果較為滿意,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外側裂-島葉入路治療;顳葉皮質入路;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1
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是非創傷性顱內出血的常見原因,主要為高血壓伴腦小動脈病變,血壓驟升導致動脈破裂導致。本次研究分析對比不同入路手術(外側裂-島葉入路、顳葉皮質入路)對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治療效果,詳細結果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間,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A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齡分布在61~79歲,平均(68.4±3.2)歲,病程0.5~10.2h,平均(2.1±0.5)h,格拉斯哥昏迷評分6~9分,平均(7.2±0.6)分;B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分布在62~81歲,平均(67.9±3.6)歲,病程0.3~10.5h,平均(2.2±0.3)h,格拉斯哥昏迷評分6~9分,平均(7.5±0.4)分。經CT檢測,可顯示圓形或卵圓形高密度血腫,邊界清楚。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A組采用外側裂-島葉入路治療,行全麻氣管插管,骨窗的大小根據血腫量和血腫形態決定,打開外側裂,在三角部,從皮層淺靜脈分支較少的一側分離。根據血腫位置向外側裂遠端分離2~3cm,先從三角部分蛛網膜剪開一通道,后由內向反打開外側裂。盡量避免電凝側裂內面,導致界面不清,軟腦膜破損后腦組織溢出,增加分離的難度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血腫腔內未破的血管應給予保護。血腫清除時,邊吸血腫邊止血,血腫位置較深時,不追求徹底清除,到達減壓效果即可。檢查無活動性出血后,硬膜下放置引流管。
B組采用顳葉皮質入路治療,患者取仰臥位,作顳部直切口,或根據血腫量和血腫形態決定,一般以最短距離至血腫部位為原則。逐層切開至骨膜,骨膜剝離器推開骨膜,暴露顱骨,鉆孔將骨瓣打開,將暴露的硬腦膜切開至骨窗,經顳葉皮質進入血腫部位,進行定位,根據穿刺點切開顳上回皮質上作切口,用腦壓板牽開皮質,暴露血腫,血腫清除方法同A組。
1.3 判定標準
手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CT檢查,觀察血腫清除情況,與治療前相比,血腫面積縮小程度>90%,大部分血腫清除為顯效;血腫面積縮小程度在50~90%之間,血腫清除為有效;血腫面積縮小程度<50%,血腫清除為無效。治療半年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析本次治療效果,格拉斯哥昏迷評分總分為15分表示患者正常;12~14分表示輕度意識障礙;9~11分表示中度意識障礙;8分以下表示昏迷,分數越低則意識障礙越重。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出現的對比數據,采用“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軟件進行分析,版本為SPSS20.0。當P<0.05,說明對比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n(%)]”。
2 結果
2.1 血腫清除效果
結果見表1,A組患者的血腫清除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者,對比差異顯著,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對比
A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為(13.4±1.2)分,B組為(11.1±0.2)分,對比差異顯著,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高血壓基底節出血的臨床癥狀主要為病灶對側偏癱、偏身干凈喪失和偏盲。積極合理的治療方式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神經功能殘疾程度[1]。高血壓基底節出血的臨床癥高血壓基底節出血患者及時進行手術治療,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并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手術方式的選擇與預后有直接的關系[2]。
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時不同的手術方式對腦正常腦組織的損傷程度不同,外側裂-島葉入路治療是利用腦部自然的間隙進入血腫部位,臨床實踐證明,在島葉入路,距離血腫位置較近,手術切口較小,且能夠較好的暴露血腫,對于正常腦組織的侵襲損傷較小[3]。而顳葉皮質入路需要穿過整個顳葉進入血腫部位,切口較大,對正常腦組織的侵襲損傷較多,患者術后容易發生并發癥[4]。本次進行治療的兩組患者,A組患者的血腫清除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者,且A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高于B組,對比差異顯著,同時滿足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外側裂-島葉入路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蔡沉逐, 郭協力, 陳騰達. 經外側裂-島葉入路與顳葉皮質入路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效果對比[J].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35):38-39.
周龍, 劉美霞, 鄧民強,等. 經側裂島葉入路與顳葉皮質入路對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近期預后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6(10):1053-1055.
劉琦, 田少斌, 陳勁松. 顯微鏡下經側裂島葉與顳葉皮質入路早期手術治療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13):99-100.
余承澤, 李登鋒, 楊叢. 經外側裂島葉入路清除顱內血腫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臨床價值分析[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6, 22(22):342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