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平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60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全部患者滿足納入標準的情況下,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30例,觀察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對照組患者進行開腹手術,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130.2±12.9)min比對照組患者(110.9±11.6)min的時間長,手術時患者的出血量為(36.9±5.8)ml比對照組患者手術時的出血量(79.3±12.1)ml要少,手術后肛門的排氣時間為(1.78±0.21)天、住院時間為(7.3±1.4)天比對照組患者的排氣時間(2.87±0.16)天、出院時間(12.6±2.5)天要短,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差異顯著,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開腹手術;療效
【中圖分類號】R289.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3--02
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是一種常見多發病,作為急腹癥,患者病發時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治療膽囊結石的傳統方法就是開腹手術,這種手術創口大,手術時出血量多、手術后并發癥多,疼痛程度劇烈。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飛速發展,微創手術已經開始替代傳統的開腹手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治療膽囊結石病,療效顯著,越來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本文將我院60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做為研究對象,分析對比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60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不存在肝腎功能、凝血功能障礙,沒有右上腹手術史、沒有急性膽管炎和急性腮腺炎,不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在全部患者均滿足納入標準的情況下,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有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齡在35歲~71歲,平均年齡在44±5.9歲,病程為2個月~12年,平均病程(5.4±4.2)年;對照組患者有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在32歲~75歲,平均年齡在47±5.1歲,病程為6個月~9年,平均病程(4.2±3.8)年。全部患者發熱的有15例,寒戰的有9例,腹痛的有3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進行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手術前患者需要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人工氣腹要維持在13mmHg左右,手術方法可以選擇4孔法和3孔法。穿刺孔的位置選擇要符合常規LC穿刺位置的選擇標準。入腹后用電鉤或分離鉗將膽囊三角分離解剖,游離出膽囊管和膽囊動脈,使用harmlock夾將膽囊管的遠近端選擇合適位置夾閉,夾閉膽囊動脈。之后術者可以選擇從harmlock夾間切斷膽囊管后順行切除膽囊。也可以選擇暫不切斷膽囊管,只斷膽囊動脈,將膽囊逆行切除。保留膽囊及膽囊管以便探查膽總管時牽引之用。打開肝十二指腸被膜,顯露膽總管,于距十二指腸水平段上緣約2cm處由遠及近切開膽總管,切口保持在0.5至1cm之間[1]后將溢出來之膽汁用吸引器吸干凈。置入膽道鏡,將結石用取石籃取出。術中如果檢查發現患者的結石是泥沙狀,則通過插入導尿管或者用膽道鏡,接生理鹽水將其沖出[2]。如果結石較大,則用膽道取石鉗將其從切口取出。在確定沒有結石殘留后將T管置入,縫合膽總管,最后切除膽囊。患者在接受手術后3至4周時可以先行夾閉T管觀察其通暢情況,然后進行T管造影檢查,確定膽總管的通暢情況。如果T管造影檢查顯示膽總管內沒有殘余結石,并且膽總管暢通,就可以拔掉T管。
對照組進行開腹手術。手術也可以選擇連續硬膜外麻醉,然后切除膽囊,探查膽總管,取出結石,將T管置入進行引流。患者在接受手術后3至4周內進行T管造影檢查,確定膽總管的通暢情況,如果T管造影檢查顯示膽總管下段沒有殘余結石并且膽總管暢通,就可以拔掉T管[3]。
1.3 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手術時所用的時間和出血量,手術后排氣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觀察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腹腔鏡手術后的結石清除率達到了100%。觀察組患者手術后沒有出現中專開腹病例和死亡病例。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130.2±12.9)min比對照組患者(110.9±11.6)min的時間長,手術時患者的出血量為(36.9±5.8)ml比對照組患者手術時的出血量(79.3±12.1)ml要少,手術后肛門的排氣時間為(1.78±0.21)天、住院時間為(7.3±1.4)天比對照組患者的排氣時間(2.87±0.16)天、出院時間(12.6±2.5)天要短,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后沒有發生膽道感染和膽道殘余結石,也沒有出現胰腺炎和胃腸道損害,手術后的并發癥發生比例為3%,明顯要比對照組30%的術后病發率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4.53,P<0.05)。見表1
3 結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膽囊結石常常引發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據調查顯示,膽囊結石患者中有7%至21%的患者同時患有膽總管結石。在治療時通常采用傳統的開腹手術來切除膽囊和取出膽總管中的結石,通過聯合藥物治療,總體療效顯著,但是開腹手術存在的不足是創口大,出血量多,手術后并發癥多。對高齡患者或者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而言風險大。隨著腹腔技術和纖維膽道鏡技術的發展,為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提供了新的臨床技術。雙鏡聯合手術避免了傳統開腹手術的不足,手術創口小,病發癥發病率低,傷口愈合快,而且治療效果顯著。本研究通過將我院60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合對照組,分別進行腹腔鏡聯合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對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間等進分析對比,研究發現,兩種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手術都很成功,沒有出現死亡率,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腹腔鏡手術后的結石清除率達到了100%。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雖然比對照組患者要長,但是手術時患者的出血量明顯要少于對照組患者手術時的出血量,手術后肛門的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都要比對照組患者時間短(P<0.05)。以上研究結果足以說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治療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要比傳統的開腹手術的治療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
綜上所述,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時的創口小、出血量少,患者手術后的并發癥少,身體可以很快的到恢復,對治療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趙冬雨, 成麗婭, 沈宏,等.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應用研究[J].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3, 8(7):793-796.
章志軍, 王波, 黃俊偉,等.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52例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刊, 2012, 14(8):1321-1322.
何群芝, 王興強, 喬鐵,等.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與傳統開腹手術臨床對比分析[J]. 中國內鏡雜志, 2013, 19(9):938-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