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康復科資深物理治療師 吳中文
頸椎病并非盲目按摩、牽引就能“斷根”,如不在專家指導下確定頸椎病類型,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出現癱瘓。

隨著“低頭族”的增多,如今頸椎病年輕化趨勢明顯。吳中文介紹,頸椎病分6種類型,其中神經根型最常見,約占60%,是由于刺激和壓迫了頸神經根引起,患者常感到頸肩部疼痛,上肢放射痛、麻木;軟組織型多為頸部急慢性損傷,受寒、疲勞、感冒或姿勢不當等引起;椎動脈型易導致動脈供血不足,當頭部后仰、低頭、突然轉頭時會發生眩暈;而脊髓型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頸椎病,它是由于對頸部脊髓直接壓迫而引起,可出現上、下肢單側或雙側麻木、酸軟無力,嚴重的可出現活動不便、走路不穩;交感型頸椎病可表現為面部感覺異常、溫度降低等一系列病癥。同時合并兩種或兩種以上癥狀者稱之為混合型,混合型的患者多數病程長、年齡大多超過50歲。“頸椎的退化是人體老化的一個自然過程,我們只能盡量保養頸椎,防止加速退變。”吳中文說,很多人頸椎一難受就去按摩是錯誤的。按摩復位前必須要排除椎管狹窄、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定等,脊髓型頸椎病絕對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即便需要按摩治療,也最好由專業人員操作,以免產生副作用或是加重病情。
針對市面上很多號稱可治療頸椎病的保健枕,吳中文表示,保健枕功效再強大,也只是有助于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并不能治療。患者在選擇枕頭時,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頸部生理彎曲高度的。
“如果平時對頸椎多加‘保養’,就能延緩它的退行病變。”吳中文向讀者推薦了一套頸椎保健操。
頭先向左轉至極限位,持續3秒。回正,再向右轉至極限位,持續3秒,連續做8遍。鍛煉應注意旋轉要勻速、和緩,切忌猛烈的旋轉,以免誘發眩暈等不適。
頭向前伸至極限位,持續3秒,再向后仰至極限位,持續3秒,連續做8遍。動作要和緩輕柔,切忌像小雞啄食一樣猛烈點頭,以免出現新的損傷。
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轉20-30次。
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后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在鍛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輕微響聲,不用驚慌,屬于正常現象。
雙手交叉緊貼后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幫助我們恢復頸椎的生理曲度,緩解頸部肌肉的疲勞。
兩手十指交叉,上舉過頭,掌心朝上,頭向后仰,持續5秒。鍛煉時可以配合腹式深呼吸,有效加強頸背部肌肉拉伸放松效果,從而增強鍛煉效果。
TIPS

頸椎保健是因人而異。患者在做各種保健操或動作時,最好先咨詢醫生的意見和建議,確定頸椎病發生的類型,針對不同的頸椎病做不同鍛煉,以達有效目的,防止保健過程中給自己帶來額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