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文
【摘要】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在促進市場競爭的同時增加了國民就業機會,在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者素質良莠不齊等諸多方面局限,使得它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存有瑕疵,直接導致會計核算不規范等多種多樣現象的產生。
【關鍵詞】中小企業 會計核算 問題 對策
一、我國中小企業存在的特點
在國際環境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國中小企業的經濟發展有著其特殊的表現,主要表現為:首先,企業數量大,分布廣,勞動密集度高。投資主體和所有制結構呈現多元化結構,非國有企業發展速度加快,中小企業更是發展中的重點。國內的中小企業兩極分化突出,勞動密集型已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劣勢,提高中小企業的科技含量,是當前中小企業發展的重點。它們自身基礎薄弱,且優勢地區集中,種種原因決定了中小企業為大企業的需求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其次,中小企業以的性質決定了其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單一作用。我國的中小企業大都屬于私人所有,企業主一般奉行經濟利益至上的原則,對除經濟利益之外的一些問題都比較忽視。第三,中小企業管理人員職責不清,員工離職率高。受自身規模小,組織結構單一等因素影響,通常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經常身兼數職,由于其在發展前途等方面沒有大企業的優勢,導致招聘員工困難,并且經常有員工跳槽的現象發生。
二、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薄弱點分析
(一)中小企業會計工作缺乏系統的規劃
由于會計從業人員的入職門檻比較低,很多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力量薄弱,沒有專門的會計進行相關管理工作,再加上資金薄弱等問題,會計也經常是身兼數職,對其工作責任的分工沒有做出明確的要求。不清等諸多問題。在很多中小企業中,外聘的會計崗位人員都是以兼職身份加入,只是定期協助完成賬目的統計工作之外不負責日常工作。在一些中小企業中,其內部不專門設賬,經常會出現違規操作等現象,常常通過票據抵賬,賬目極為混亂。
(二)中小企業的會計資料保管意識匱乏
由于自身資金短缺,中小企業對于外部資金的需要往往更為迫切,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進行籌資。當投資方確定投資的意愿之后,往往為了保證自身的資金安全,需事前審核對方企業的會計報表、會計憑證等基礎信息。雖然我國對會計檔案與資料的保管方式、年限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但很多中小企業基于成本考慮,并沒有按照法律規定對經濟往來憑證等重要材料信息進行存儲。但很多企業因為管理水平有限,不夠重視對會計資料的保管及存放,直接導致會計憑證、賬簿、報表丟失、毀損情況發生,在后期備查時,常常存在事后補救,造假等不良行為,導致在籌資過程中造成阻礙影響企業的順利發展。
(三)中小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能力水平存在較大差異。
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相關規定,企業只能聘請專業的會計類人才,禁止一些沒有取得相關資質的人員從事此類行業。但是由于我國法律執行方面存在的漏洞,很多中小企業在會計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問題。按照要求,從事會計的人員需要達到一定的學歷水平,但企業在雇傭時往往忽視這一要求,導致他們在處理一些復雜的會計事件時由于知識面的限制有處理困難情況發生,但許多中小企業出于節省用工成本的考慮,沒有聘用取得會計職稱和沒有會計專業知識的人員從事相關工作,或者出現聘用兼職會計、會計任多個職位等情況,缺乏明確分工,常常顧此失彼。
(四)中小企業主素質不高法律意識不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很多中小企業主乘著經濟發展的浪潮迅速致富,但由于其自身學識匱乏且缺乏對知識提升的渴望,沒有意識到法律規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常常受到金錢利益的趨勢,視國家的法律法規而不顧,阻止正常會計工作的進行,更有甚者還會頤指氣使的指揮會計人員明目張膽的造假,而會計人員受制于企業管理者或者想更快更多的獲得經濟利益,一般都會按照企業主的想法,通過制作假的憑證等方法,篡改相關重要信息,還有的企業主指使會計人員私設多套賬本,一套低估利潤應對稅務部門,減輕稅負,一套高估利潤應對銀行申請貸款,為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五)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監督不規范
我國的會計監督體系由國家監督體系、社會監督體系、內部監督體系三個部分組成。改革開放后,我國沒有針對中小企業的經濟發展等相關方面進行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制定,導致在會計監管過程中有很多漏洞,很多不法企業主也因此鉆法律的孔子,賺取不義之財。為了保證這些不法行為不被察覺,很多企業主規避會計。導致會計根本無法觸及到內部資金流動等真實信息,真正的財務核心人員,往往是企業主的心腹或至親,這一行為嚴重違反我國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由于經濟發展過程中很多地方細小的方面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遵循,導致中小企業主無法可依任其自由發揮,而監管人員對于這些不規范的地方沒有相應的法律去執行。有一些會計事務所,為了自身的生計,在很多監管方面也是受制于中小企業,無法真正對其進行監管,導致會計事務所的監督對此同樣無能為力,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三、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應對策略
我國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很多不良現象,并不是某一個單純的因素造成的,而有著方方面面的原因。解決此項問題的關鍵,要以相關法律規范為依據,全方位考慮。
(一)完善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督制度
我們首要的問題是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能夠有合理的規章對中小企業進行規范,提供會計核算一個完善的法律基礎和環境。其次,要制定一套與中小企業相適應的會計核算工作監督制度,明確規定各部門機構職責和具體崗位職責。在法律的執行過程中,要注意收集整理一些不同的聲音,與時俱進的修改相關規章制度。政府的各執行部門也需要定期對中小企業進行監督和指導,切實提升企業管理者及會計工作者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
(二)建立創新會計核算體系,完善會計核算信用等級評定制度
誠信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根基,也是發展的保障。全球經濟的發展及融合減少了國際間經濟發展的壁壘,很多外國公司也加入到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給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也帶來的很大的壓力。大企業對誠信問題非常重視,對一些負面輿論及輿情也是避之不及。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果想更遠的發展,其誠信問題不可忽視,因此,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誠實信用帶來的作用,政府建立誠信系統,定期向社會公布。通過會計核算信用等級評定機制的建立,形成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控制的社會會計誠信體系,使會計人員樹立會計誠信觀念和誠信樹人意識,把誠信作為重要的工作準則和基本的工作要求。
(三)加強對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的管理及培訓工作
首先,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人員的管理。由于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水平有所差異,為了加快中小企業經濟發展,應適時建立起嚴格的會計核算人員專業技能管理制度,建立會計技術人員檔案庫,認真完成會計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鼓勵會計核算人員參加會計職稱考試,對取得相應資質人員要給與獎勵。其次,要加大對會計核算人員的培訓。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責任心非常重要,他們的日常工作方式及方法也對企業產生很大影響,會計是否注重日常會計資料的積累,是否能夠為企業提供重要的經濟會計報表等等,關系到企業管理者的決策和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相關機構應引進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師資,對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人員進行操作性及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育,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實戰性。此外,還要加大培養會計的道德水準,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努力提升從業人員的視野和眼光,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是有很關鍵的作用。
(四)強化中小企業管理者管理理念和法律素養
中小企業的行政管理者在企業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他們的綜合能力直接關系到企業利益的提高和企業發展前景。但由于管理者素質良莠不齊,多數沒有接受過管理學或者法律相關方面的基礎培訓,不能認識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加強對企業主的教育培訓,才能使企業適應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的形式,才能減少對會計核算工作的干涉。通過對管理者的培訓,使得他們從根源上要確保法律之上的理念,認識到先進的會計管理理念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的優勢和影響,通過規范的管理,去發揮會計核算工作的本來作用。
會計核算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當前的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面對種種不利,更是舉步維艱,因此企業管理主的理念及視野決定著企業未來能走多遠。除了企業管理者及會計從業人員的理念的提升,更需要國家政策及監督制度的完善。通過提升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能力水平和準確程度,才能促使經濟發展邁入世界經濟的快車道。
參考文獻
[1]郭蓮妹.論我國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問題及對策[J].統計與管理,2016(04):127-128.
[2]張文平.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基于中小企業需求視角[J].成才之路,2011(12):75.
[3]竇涌鑫.我國中小企業會計制度框架研究[D].東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