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日人民網一人民日報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自信
97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帶領中國人民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我們黨就能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證法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馬克思主義奠定了中國共產黨自信的理論基石,是我們黨克服一切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科學指引、精神支撐和智慧源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使我們黨的自信始終占據崇高信仰的精神高地、獲得真理基石的強大支撐。事實最有說服力。中國共產黨的自信,源于97年來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源于97年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巨大貢獻。今天,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中國共產黨有充分的理由自豪和自信。
2018年7月9日《學習時報》
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不竭動力
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開放是為了實現現代化等等,這些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如果我們深入研究會發現,35年的改革開放和黨的十八大以后的全面深化改革,在動力、指導思想和實際樣態上都發生了變化。第一期改革的動力是什么?非常清楚,擺脫貧窮、追求富裕。而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很重要的一點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第一期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是摸著石頭過河,鼓勵解放思想、大膽闖大膽試。也因此殺出了一條改革開放之路。現在中國的經濟體量如此之大,各方面改革共存共構、復雜交接,牽一發動全身,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強調頂層設計,要求處理好宏觀上的頂層設計與具體領域或問題上鼓勵解放思想、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不犯顛覆性錯誤。從改革的實際樣態看,前35年的改革可謂大刀闊斧、皆大歡喜,而全面深化改革則是中國的改革進入深水期、攻堅期,必須攻堅克難、敢于擔當,這就是改革的與時俱進。
2018年7月9日人民網一人民日報
實現環境治理現代化
實現環境治理現代化,既需要實現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善于進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建章立制,也需要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著力提升治理效能、更加注重制度實施。這就需要我們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兩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方面,要解決體制不健全、制度不規范、法規不嚴密等問題,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另一方面,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既有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又有最剛性執行、最扎實落地,才能真正實現環境治理現代化,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