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波
摘要:美麗鄉村建設承載著億萬農民的“中國夢”,也是最直接的民生福祉。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利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有利于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有利于保護鄉村文化。目前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有:理念創新不夠、規劃引領不夠、資金投入不足以及群眾參與度不高。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對策,一是創新發展理念,二是加強規劃引領,三是夯實產業基礎,四是推動特色經營,五是調動農民積極性。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 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文化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4-0237-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美麗鄉村建設承載著億萬農民的“中國夢”,也是最直接的民生福祉。
一、美麗鄉村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活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領域在于農業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需要重點推進生態農業建設、推廣節能減排技術、節約和保護農業資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些都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在農村地區建設美麗中國的具體行動。
(二)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近年來農業的快速發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建立在對土地、水等資源超強開發利用和要素投入過度消耗基礎上的,農業乃至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生態退化嚴重、環境污染加劇等嚴峻挑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可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發展道路,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是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既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所有問題,包括生態問題、環境問題、文化問題,影響的不僅僅是農村人口的生產生活問題,也從各方面對城市產業發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產生影響。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鄉聯系也將日益密切,因此,建設美麗鄉村不僅僅是滿足農村居民的需要,也是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是整個社會的需要。在快速工業化、城鎮化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推動空心村整治,有利于重構鄉村空間和改善人居環境,有利于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四)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保護鄉村文化
鄉村文化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載體,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是一個區域、一個村落的魅力所在,也是讓人們留住鄉愁、記住鄉愁的根本元素。因此,加強對鄉村傳統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和充分利用,對于促進鄉村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以及增強人民群眾的認同感、歸屬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美麗鄉村建設抓住了文化這個靈魂,就有了發展的方向和持續發展的動力。否則,鄉村建設沒有文化做支撐,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目前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理念創新不夠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新理念,由于思想的束縛和理念的落后,很多有條件的村都是傾向于發展原有的種植業等產業,不敢涉足鄉村旅游以及其他新業態新模式,沒有思路和辦法把優美的山水風光和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變成潛力無限的旅游資源和看點,難以形成持久吸引力。
(二)規劃引領不夠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程,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引領。一是美麗鄉村規劃的定位和特色有待加強。鄉村缺少符合本村特色的具有科學性、前瞻性的詳細長遠建設規劃,沒有充分挖掘、開發鄉村資源,照搬照抄典型模式,缺乏鄉村特色。二是重建設輕規劃。有些村有規劃卻不按規劃實施,變更規劃頻繁,規劃統籌引領作用沒有充分有效發揮,乃至存在“邊干邊看”的現象。
(三)資金投入不足
美麗鄉村建設涉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在美麗鄉村的創建中,大部分創建村因經濟基礎薄弱,內生動力不足,存在過度依賴政府、企業、在外能人支持等現象。一些地方在美麗鄉村創建過程中村莊缺乏“造血功能”,導致后續發展后勁不足。
(四)群眾參與度不高
廣大干部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倡導者和執行者,農民群眾是鄉村建設的主人,是鄉村建設的直接受益者。但長久以來農民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還不夠高,群眾的主體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表現為不關心、不支持、不參與美麗鄉村建設,也不珍惜、愛護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三、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對策
(一)創新發展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是樹立城鄉統籌理念。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和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實現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二是強化生態文明理念。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走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三是堅持民生優先理念。始終將民生改善作為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著力解決廣大農民群眾最關心、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四是強化品牌帶動理念。
(二)加強規劃引領
創建美麗鄉村,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很重要,沒有科學規劃的引領,美麗鄉村建設也就沒有了抓手。通過科學規劃,明確發展定位,完善規劃體系,為美麗鄉村發展提供科學的“導航儀”和精準的“施工圖”。一要完善規劃體系。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的全過程。要委托專業規劃設計單位,科學編制美麗鄉村發展規劃,而且規劃要全面、科學、合理,要將鄉村振興發展的內容融到一起,在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鄉村文化、鄉村治理等內容一并納入規劃,做到統籌考慮、有機銜接。二要監督規劃的實施。規劃編制完成并經評審后,要嚴格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工作的延續性,一張藍圖管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堅決杜絕隨意改動規劃、不按規劃建設、重復建設等行為。三要注重整體規劃。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全域規劃,克服分散點多、同質化嚴重、社會影響力不大的缺點,形成全域發展局面,全力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整體合力。
(三)夯實產業基礎
產業發展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根基,農業要強、農民要富、農村要美,夯實產業基礎是關鍵。要多措并舉,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業附加值,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農業的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有機結合,提高農業附加值;要立足實際,積極整合生態資源、特色產業、民俗風情等各類資源要素,發展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創意農業、養生農業等新型業態、農家樂、民宿等鄉村休閑農業,增強村級自我發展能力;運用市場機制破解資金瓶頸,成立合作社,整合有效資源,把美麗轉化為生產力,增強美麗鄉村建設的持久動力。
(四)推動特色經營
經營美麗鄉村就是讓鄉村的“美麗”創造生產力,以經營鄉村為抓手,促進地方經濟社會長遠發展。要立足實際打造鄉村旅游綜合體,做好休閑旅游文章。以鄉村旅游休閑為導向,系統開發利用農村旅游資源和土地資源,打造整體服務品質較高的鄉村旅游休閑聚集區。采取靈活多樣的合作形式,全面整合美麗鄉村、土地開發項目、特色種植養殖農業園、山水海岸資源等,系統規劃設計建設,彰顯特色,突出亮點,培育看點,合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綜合體,實現生態資源、農業資源與人文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協調利用,實現游客資源、信息技術和基礎設施的互惠共享,促進區域經濟的跨躍式發展。只有做好經營文章,把美麗鄉村從生態要素、生活要素向生產要素轉化,美麗鄉村才能既帶來幸福又帶來財富。
(五)調動農民積極性
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民素質提升緊密相連,要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貫穿到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建設的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改變和提高農民的價值觀念與生產生活方式。通過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充分調動起群眾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當主人、做主體、唱主角;通過推出精品采摘園、田園民宿等鄉村旅游項目,將村民變成“產業工人”和農家樂服務員,讓群眾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得實惠,提升參與的積極性;積極爭取在外經商、創業的能人們為家鄉捐資、獻策、出力,多渠道籌措資金、拓展思路,切實凝聚工作合力。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