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杏杏
【摘 要】 當前我國醫療技術的發展,對于兒科治療技術與服務質量要求不斷的提高。兒科的臨床護理也引起了社會以及醫院的廣泛關注。當前在我國的兒科護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也別是護理帶教方面,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善的措施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實習護士的護理質量決定著醫院日后的服務水平,因此需要提高實習護士的全面系統的崗前培訓工作,加強并且完善帶教老師的選拔制度,對帶教老師的培訓工作也要提高。兒科的臨床護理帶教水平與實習護士的綜合素質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針對我國當前兒科臨床護理帶教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對應的改善對策,為兒科護理質量的提高做出重要的參考。
【關鍵詞】 兒科護理;臨床帶教;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220-02
引言
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醫療技術與服務質量的要求更加的嚴格,護理臨床實習是護士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的一個過程。也是學校教育的眼神,在提高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基礎上,對護士的操作技能進行不斷的完善,并且提高醫患之間的溝通能力與醫生醫德的培養。實習護士畢業以后工作能否順利的開展也受到重要的影響。兒科護理工作主要特征有:病人的年齡基數較小、自主的認知能力比較差、癥狀不夠典型、病情的變化較快等等。
1 兒科臨床護理帶教存在的問題
1.1 兒科護理專業學習不合理 目前,護理專業在學校的學習期間,沒有將兒科進行徹底的細分,一般都是在傳統護理理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大綱、學習目標的制定,對于兒科沒有根據其護理的特點進行單獨的介紹。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的培養主要集中在醫學護理的技能上,而忽視了輔助課程的學習。尤其是護理中的心理學教育,沒有為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1.2 臨床帶教老師素質和帶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醫院的帶教工作中,經常會選擇一些高年資與具有豐富專業臨床帶教經驗的老師進行指導,然而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發展與專業知識的不斷創新。帶教老師如果不能動進行主動的自我學習與專業技術的提高,就會對教學的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另外一些臨床的帶教,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教學培訓,只是采用灌輸式的傳統教育方式,這樣就會對教學的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不能夠具有針對性、個性化、專業化知識的學習與教育模式。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消極的接受知識,阻礙了個性化的發展,也會影響學生的創造能力。
1.3 患者方面 我院兒科收治的病人主要是以14周歲以下的兒童,其中主要以5歲左右為主。這些病人的年齡較小、溝通起來比較困難,在治療的過程中補貨充分的配合。如果遇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兒童較胖、血管較細的情況,會使實習護士在實習的時候出現一種挫敗的感覺。兒科疾病的主要特點有:其病比較急、病程進展較快等。因此護理工作就會存在一定的應激性。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技巧也比較難掌握。實習護士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更是無從下手,從而影響了護士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家庭對于患兒的呵護與關注比較高,另外對于護士的護理技術與專業能力要求極高,對于實習的護士缺少一種信任。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實習護士在兒科科室的工作信心。
2 對策
2.1 實習護士方面 學生從學校的學習到醫院的實習再到一個臨床的一生,是一個角色的轉變,也需要學生逐漸的適應。所以,學生進入兒科實習之后,需要帶教的老師以飽滿的熱情接待,并且向實習學生介紹科室的基本情況,并帶領他們逐漸的熟悉科室的工作環境,同時告知科室的規章制度,提高實習生的科室熟悉程度,并且消除一種陌生感。另外,帶教老師還需要加強對實習生的交流與溝通,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實習護士創造一種愉快的學習環境。
2.2 發揮醫院文化的影響力和教師的榜樣作用 對于帶教老師要不斷的嚴格規范其選拔與考核的制度與工作,提高帶教老師的專業水平與綜合能力。對帶教老師的選拔流程要不斷的優化,提高帶教老師的整體水平,選拔的時候要選擇學歷背景較高的、臨床經驗比較豐富的、專業知識扎實、操作技術熟練的,另外還要具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其工作經驗五年醫生的,任職帶教老師一職。除此之外,還要對帶教老師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加強心理學知識的教育,在帶教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實習生的心理變化。作為帶教老師還要注重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醫院需要積極的開展各種學術的交流與研討,鼓勵帶教老師積極的參與。從而有助于帶教老師的專業能力與工作的積極性。嘴周,還要支持護理人員不斷的深入學習,考取更高級別的學歷證書,提高我國護理帶教團隊的整體實力。
2.3 患者因素 根據實習護士的創造與患兒之間的接觸機會,要經常巡視病房,讓實習護士與患兒與家屬之間進行護理工作的教育宣傳,提高患兒與護士之間的親近感與信任感。在實際護士對患兒進行護理工作之前,帶教老師需要對護士進行的操作嚴格的審查,評估患兒的身體條件與家屬的配合程度,積極的護理實習護士給予正確的護理。完成護理工作之后,有帶教老師給予相應的表揚與激勵,提高護士自信心,指出其中的不在,確保護理工作流程的嚴格執行。
2.4 社會因素 當前,我國醫院的實習護士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受到的父母呵護比較強,如果受到委屈其容忍的能力會較差。進入兒科實習之后,需要對醫院的規章制度進行強化,特別是醫德醫風的教育。要讓護士明白醫患之間的俄關系,提高護士對于病人的尊重與同情。監督實習護士加強專業的修養,鞏固其理論知識,逐漸的積累經驗,熟悉患兒的病情與治療方案。避免出現機械性的工作,而增加患兒的恐懼感與疑慮,甚至引發不必要的醫療糾紛事故。
結語
根據上述的內容可以看出,隨著人們生活質量與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對于醫院的治療技術與護理服務水平要求不斷的提高。其中兒科尤為突出,在兒科的護理工作屬于醫院未來發展的重點,加強兒科臨床帶教工作,培養出全方面的護理性人才,才可以保證兒科護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積極的為護理實習護士建立一種開放的氛圍與人性化的帶教環境,從而提高我國兒科護理團隊水平,為兒科臨床護理服務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何梅.兒科臨床護理帶教帶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133-134.
[2] 王亞莉,張世梅.影響兒科護理帶教的因素及對策[J].醫藥衛生,2015,44(7):119-120,113.
[3] 黃霞,杜爽.實習生護理臨床帶教與溝通的調查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2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