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冬 黃德煒 黃小華
【摘 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比較關節鏡微創技術與常規療法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納入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我院膝關節骨創傷病人120例,按照隨機排列方法,分為對照組(n=60)和觀察組(n=60),對照組實施常規療法治療,觀察組實施關節微創技術治療,對比兩組病人不同方法診療后的療效情況、住院用度、住院時間、病人滿意度及相關知識了解度。結果:在膝關節骨創傷病人中,使用不同方法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療效、住院用度、住院時間、病人滿意度及相關知識了解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觀察組方法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病人效果較好,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關鍵詞】 關節鏡微創技術;常規療法;臨床療效;膝關節骨創傷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4-245-02
膝關節是屬于人體中最大、最復雜的骨關節。膝關節的關節囊薄而松弛附著于各關節周緣,可以在劇烈運動或交通事故中引起膝關節骨創傷,并且因膝關節在人體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臨床治療要求較高,常規治療方法效果無法滿足病人要求,恢復緩慢,預后較不理想。因此,醫治膝關節骨創傷病人時,選擇有效治療手段尤為重要,及時恢復病人膝關節功能,提升治療有效率,可以達到保護病人關節功能的作用,避免引起并發癥的發生[1]。本文通過比較使用不同方法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病人,進行分析治療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我院膝關節骨創傷病人120例,按照隨機排列方法,分為對照組(n=60)和觀察組(n=60),對照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39.5±5.0)歲。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0.5±2.2)歲。兩組病人在一般情況(患病年齡、性別)都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病人實施常規療法治療,于手術結束后采取負壓引流,而后進行病情評估,依據實際情況采用止血帶拆除,同時還需詳細記錄脈搏次數,密切觀察術后傷口,并且做好感染處理,恢復功能。觀察組實施關節微創技術治療如:(1)術前指導病人,使用石膏固定已經受傷的膝關節,立即進行止血措施,并且給予生理鹽水,以注射的方式沖洗傷口,然后置入關節微創鏡,放置于病人膝關節外側切口處,致使視野清晰,觀察術中病情變化。(2)分析創傷程度,對病人膝關節半月板軟骨組織進行有效觀察,清楚游離體。(3)進行復位處理,對于脛骨平臺骨折可以直接行擠壓復位,在復位后用拉力螺釘固定;對于股骨單踝骨折病人,可使用克氏針復位,用2-3枚拉力螺絲釘固定[2]。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1)顯效標準:病人經治療后膝關節功能已完全恢復,疼痛已消失。(2)有效標準:病人經治療后膝關節功能基本恢復,但尚未痊愈,仍然存在活動受限及輕微疼痛,日常生活不受影響。(3)無效標準:病人經治療后膝關節功能已完全恢復,臨床狀態無明顯好轉,甚至加重。對比兩組病人住院時間[3]。觀察兩組病人(1)住院時間。(2)住院費用。(3)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度。(4)病人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總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病人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病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病人住院費用、住院時間、病人滿意度及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對照組住院用度、住院時間,均高于觀察組病人,病人滿意度、相關知識了解度均低于觀察組病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膝關節位置在人體活動中較為重要,與脛骨和股骨成為支撐整個身體的組織,保證了下肢活動正常。如若膝關節功能受到損害,不僅會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還會影響日?;顒?,導致病人心理和生理雙重負擔。對此,臨床采用常規手術方法治療膝關節骨創傷時為達到復位目的,會進一步擴大手術創面,損壞膝關節軟骨組織和周圍軟骨組織,極易造成病人關節功能二次損害,增加組織粘連概率,提升手術風險。因此,臨床需尋求新型治療方法,提升治療療效,改善預后[4]。
有研究表明,近些年來,關節鏡微創技術屬于發展較快的一種可以診斷并且治療膝關節創傷的先進設備。通過電子屏幕觀察術中病人病情變化,可以將病人膝關節創傷及周圍軟組織損傷情況更佳直觀的呈現出來,還為診斷病情,提供了重要依據,并且有效提高了治療安全性,保證了手術視野,減少了常規手術所導致產生的半月板損傷,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5]。同時因關節鏡微創技術具有恢復快、并發癥少、痛苦小等優點,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明顯提升了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減輕了病人經濟負擔。從創面處理方面進行指導病人預防感染發生,達到減少并發癥恢復肢體功能的目的。因此,本文證實,與常規治療相比,使用關節鏡微創技術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病人中的作用較好,病人肢體功能明顯好轉,使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并達到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用度目的,有效提高病人滿意度。
綜上所述,為膝關節骨創傷病人提供關節鏡微創技術臨床療效顯著,臨床可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胡益雄.關節鏡微創技術在膝關節骨創傷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8,26(12):42-43.
[2] 張小禮,李光濤.觀察關節鏡微創技術在膝關節骨創傷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18,26(10):48-49.
[3] 仝國強,劉繼鵬.探討關節鏡微創技術在膝關節骨創傷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64-65.
[4] 李彥周.關節鏡微創技術對膝關節骨創傷的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01):94-95.
[5] 許占江.比較關節鏡微創技術與常規療法治療膝關節骨創傷的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6):9151+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