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達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農村問題一直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鄉村振興,公共服務先行,作為覆蓋農民最基本生活的農村公共服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提高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對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來講有著重要的意義。
農村公共服務包括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文體教育服務、公共衛生服務、養老幼托服務、環境治理以及信息服務等內容。目前我國農村公共服務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數量、質量和結構都滿足不了人們的現實需求,二是農民承擔公共服務的成本負擔重,導致農民去參與公共服務建設的積極性不足,“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現象嚴重。近年來,雖然農村公共服務的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村容村貌也有了較大的改觀,但現狀仍不容樂觀。2016年《中國農村公共服務現狀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在醫療、養老、衛生、綠化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還差強人意,有接近六成的農民還在使用旱廁,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村莊中沒有專業化的污水處理站點,超過八成的村民無法享受到較為令人滿意的村鎮級大病醫療服務,我國農村公共服務的建設任重而道遠。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廣大農村,農民對美好生活也有著十分強烈的向往。位于河南省東北部的西辛莊村在公共服務建設水平上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該村“三園一公司”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有效地解決了當地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問題。
1.幼兒園和小學——引導民間組織發育解決教育問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基礎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西辛莊村將這一理念貫徹到建設和發展的藍圖中。村莊幼兒園和小學主要承擔了這一職能,上課期間主要負責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在假期期間則為青少年提供了多種的假期課程、興趣班和娛樂設施。西辛莊村在基礎教育建設上創新性引導民間組織發育,增強了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村莊引導村民進行籌款進行學校建設,并組建委員會對學校的運營和管理進行監督。以幼兒園為代表的基礎教育為前來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解決了后顧之憂,小學中80%的生源是這些務工人員的子女。此外,小學免學費的政策從2000年開始至今已經連續實施十八年,比國家“兩免一補”政策早了六年。
2.醫院——設立專項資金解決醫療問題。該村醫療職能主要是以當地的民生醫院承擔的,該醫院最早由村民集資9 200萬元建造起來,為的就是“病有所醫”,如今也真正實現了“人人小病能看、大病敢看”。在解決醫療服務的供給上,西辛莊村同樣也是發動村民的力量,彌補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過去僅靠政府供給,力量十分單薄,通過村民自發籌集資金,成立建設委員會,進行醫院的建設。此外,村委會還設立專項資金穩定公共服務的供給,在除了醫保負責的部分外,村委會通過專項資金的運作承擔了剩下的部分,大大提高了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3.敬老院——引進專業化團隊解決養老問題。西辛莊村在養老服務供給上一方面仍以家庭養老為核心,另一方面堅持專業化道路,通過招標引進專業的團隊進行敬老院的建設和管理。西辛莊村養老院的定位不同于傳統的養老院,由于村民基本都在產業園區就業,該村“空心化”問題不嚴重,通過家庭養老能夠基本解決老人們的日常生活問題,養老院則定位為老人們休閑度假的場所。西辛莊村2010年在招標建設過程中抓住了這一需求,以高標準、高質量、星級化來要求建設。此外,由村委會出資,還安排了定期的老人體檢、集體出游等活動,提高了老人們的生活質量,解除了村民們的后顧之憂。
4.綜合服務公司——公司化經營實現村、企的物業管理。在醫療、教育、養老這三大服務職能之外,為了解決村莊和產業園區的物業管理問題,西辛莊村運營采取公司化模式,011年,通過與一家專業的物業公司合作,村民自籌資金占股51%,物業公司占股49%的形式,成立綜合服務公司。公司主要負責村內的水電暖氣、綠化排水、垃圾污水等,以及產業園區“九通一平”等。在醫療、教育、養老問題解決之外,公司的職能就是為了填補西辛莊村其他公共服務領域的空白。西辛莊村發展的核心是當地的電光源產業園區,主要吸納周邊市縣的一些企業前來投資,還入駐了一些臺資企業,綜合服務公司主要負責園區日常的物業管理。園區內大部分是照明設備的工廠,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三園一公司”的發展帶動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前來投資。產業園區的發展又反過來為西辛莊村的發展提供資金,增強了供給服務的能力,形成了以服務促發展,以發展帶服務的良性循環。
總體來看,“三園一公司”是四位一體的完整體系。幼兒園,養老院解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和老人的養老問題,吸納了本村勞動力回鄉創業,也吸引外村民和投資者前來就業和投資;醫院解決了本村以及周邊村莊的醫療問題;綜合服務公司為村莊和產業園區提供了全方位的物業保障。在村委會和村民的規劃建設、服務管理下,西辛莊村形成了服務供給保障產業發展,產業資金帶動服務提升的良性循環,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西辛莊村公共服務與產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圖
1.必須要將發展農村公共服務擺在前列。在西辛莊村的實踐中,公共服務城鎮化被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就目前來看,鄉村振興也必須要把公共服務放在首要位置。首先,作為關切農民最基本生活質量的公共服務,是衡量鄉村是否振興的重要指標,如果把這方面讓位于其他方面的發展,鄉村振興的效果勢必會大打折扣。其次,發展公共服務,進而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人人共享改革成果,共享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最后,當前我國農村公共服務建設任重道遠,很多農民在城市中無法享受到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在農村又面臨著公共服務缺失、供給不足的問題,農民們的訴求要求公共服務盡快完善。因此,從城市層面開放對農民工的福利共享,從農村層面增加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在鄉村振興中把公共服務放在首要位置,對于廣大的農民群體至關重要。習近平強調,要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通過中央的決心和西辛莊村近三十年的努力表明,作為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方面,農民能夠發展好公共服務事業,能夠解決好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能夠讓農村能夠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2.必須要解放思想,創新模式。西辛莊村的發展表明,提升村莊的公共服務,必須要解放思想,對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進行創新性探索。西辛莊村根據不同機構的發展路徑,制定出了不同職能的發展路徑,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在幼兒園和小學中,西辛莊村運用民間組織發育的方式,通過向農民放權的方式,為農民帶來了權益;在醫院的建設上,一方面,發動村民力量,通過入股集資方式建設起來;另一方面,村委會專門設立專項資金,保證醫療服務運行順暢。在敬老院建設上,該村則通過服務外包方式,引入專業化團隊運作,村民組建委員會進行監督,村委會還設立專項資金為老人提供額外的福利。在綜合服務公司建設上,該村通過公司化運營,村民控股的方式,與外包機構組建新的公司進行運作,提升了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解放思想,創新模式,西辛莊村的發展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也啟發我們在農村公共服務的建設中,要根據職能不同、情況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模式,創新實施路徑,實現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的提升。
3.發展好農村公共服務,才能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公共服務作為農民基礎生活的保障,關系著數萬群眾的生活質量。公共服務的水平提高不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就提高不了,鄉村振興就無從談起。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的優先發展,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在政府和社會的不斷鼓勵下,有很多地區已經開始行動,通過引導民間組織發展、設立專項建設基金、探索新的鄉村治理組織結構等方式試點開展農村公共服務制度改革。作為先行者的西辛莊村,在這方面有典型的指導性,通過提前規劃、合理布局、堅決落實,西辛莊村建成了覆蓋全村的完整的公共服務體系。
黨中央指導我們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首先就是要讓農民過得好,讓農村留得住,讓農業有奔頭,而這三方面都與公共服務有緊密的聯系,只有發展好公共服務事業,建設好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好公共服務體系,才能實現村容村貌的改善,實現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進而實現鄉村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公共服務必須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