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杰,滕 凱,張樂奇,龍憲軍,滕千里,孫旭濱
(1.湘西州煙草公司鳳凰分公司,湖南湘西 416200;2.湘西州煙草公司,湖南湘西 416200)
煙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爾氏菌引起的主要從根部侵入的土傳病害,在我國南方地區發病較為普遍[1]。近幾年來,該病的發病和為害范圍有向北方煙區擴展的趨勢,在山東、河南、陜西及遼寧等省均有發生,局部地區為害較重。在自然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植株一旦感染病菌,發病到死亡僅需要3~5 d,若大規模暴發則可能導致整個煙田絕收。目前該病造成的損失已居各類病害的第4位,煙草青枯病已成為湘西自治州主要的根莖病害。
姜紅艷等[2]研究表明,天達2116 可以提高棉花葉片的光合效率,提高棉花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對棉花后期葉部病害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龍友華等[3]研究指出,天達2116 對烤煙進行化控調節,對提高烤煙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增強植株抗病性具有重要作用。周路等[4]研究表明,BARU 復合乳酸菌對防控煙草黑脛病、青枯病、花葉病具有明顯的效果,對煙葉早生快發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胡述泉[5]研究表明,在改變農藥劑型或施用方法的情況下 ,農用鏈霉素可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但對該病害無法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伏林軍等[6]研究表明,用4 500 mL/hm2XQ 生防菌原液稀釋600 倍和800 倍后進行煙田處理,大田烤煙的農藝性狀、抗病性和經濟性狀均比其他濃度處理具有更大的優勢。筆者研究了不同藥劑對煙草青枯病病情指數、防控效果以及烤煙經濟產量的影響,旨在為選擇適宜的烤煙農藥試劑防控煙草青枯病提供參考。
1.1試驗地點與品種試驗設在鳳凰縣千工坪鄉巖板井村,海拔480 m。栽種品種為云煙87。
1.2試驗設計試驗在2016年煙草青枯病發生較嚴重且均勻的旱地丘塊進行。冬翻后施肥起壟前撒施精石灰粉1 500 kg/hm2,甲霜靈錳鋅0.75 kg/hm2拌入基肥條施。試驗共設6個處理:①移栽時,每株用500 mL清水灌蔸(CK);②移栽時,每株用天達2116壯苗靈0.001 kg對水500 mL灌蔸(T1);③移栽時,每株用BARU復合乳酸菌500倍液500 mL灌蔸(T2);④移栽時,每株用百痢停0.001 kg對水500 mL灌蔸(T3);⑤移栽時,每株用農用鏈霉素500倍液500 mL灌蔸(T4);⑥移栽時,每株用XQ生防菌500倍液500 mL灌蔸(T5)。共設3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84 m2,栽煙144株,行株距為1.2 m×0.5 m。
1.3病害調查方法每小區采取5點取樣法進行調查 ,每點調查10株 ,每小區調查50株。
1.4數據處理采用Excel 2003 和DPS 統計軟件進行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發病率、病情指數及相對防效計算公式[7]:
發病率= 病株數/ 調查株數×100%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 該病級代表值)]×100/(調查總株數×最高級代表值)
2.1不同處理對烤煙生育期的影響由表1可知,處理T1大田還苗較快,團棵期較其他處理提前2~3 d,腳葉成熟期較其他處理提前1~2 d,頂葉成熟期較其他處理提前1~2 d。處理T4和T5頂葉成熟期較處理T3推遲1 d,較處理T1、T2推遲2 d。在大田成熟期,處理T1、T2為120 d,處理T3為121 d,處理T4、處理T5為122 d。綜合來看,各處理的大田生育期較為一致,均為120~122 d。

表1 不同處理生育期
2.2不同處理對烤煙農藝性狀的影響由表2可知,株高、莖圍和節距均為處理T2和T5表現最佳,達110 cm以上,株高表現最差的是處理T3,為105.6 cm。處理T3和T4莖圍最低,均為8.2 cm。其他處理的節距均大于CK。下部葉面積處理T3為1 298.3 cm2,表現最佳,各處理表現為T2>T5>T1>T4>T3>CK;中部葉面積處理T2為1 328.1 cm2,表現最佳,各處理表現為T2>T5>T1>CK>T4>T3;上部葉面積處理T3表現最差,為998.1 cm2,其他處理均超過1 000.0 cm2,表現為T5>T2>T1>T4>CK>T3。綜合來看,田間農藝性狀處理T2和T5表現最好,處理T3表現最差。

表2 不同處理烤煙農藝性狀
2.3不同處理田間青枯病發生情況由表3可知,發病率、病情指數最高的均是CK,為38.67%和54.67,較最低的處理T5分別高14.67%和25.21;處理T2、T4和T5的發病率低于30%,其他處理高于30%,發病率、病情指數均表現為CK>T1>T3>T4>T2>T5。綜合來看,以處理T5表現最佳。

表3 不同處理田間病害情況
2.4不同處理對烤煙經濟性狀的影響由表4可知,產量僅處理T5和T2超過1 650 kg/hm2,處理T5表現最佳,為1 584 kg/hm2,較表現最差的CK高123 kg/hm2,處理T2其次;產值處理T5表現最佳,較表現最差的處理T3高6 597元/hm2,具體表現為T5>T2>T4>T1>CK>T3;均價與產值表現一致,處理T5和T2超過24.0元/kg,處理T1表現最差,僅為21.4元/kg;上中等煙比例僅處理T5超過70.0%,為70.1%,處理T2其次,具體表現為T5>T2>T4>CK>T3>T1,綜合來看,處理T5和T2表現較好。

表4 不同處理烤煙經濟性狀
注: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不同大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極顯著(P<0.01)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0.05 level;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0.01 level
(1)該試驗結果表明,天達2116對煙苗大田還苗有明顯的作用,能有效縮短還苗期,對煙株大田生長期間的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煙株營養生長具有一定作用,農藝性狀、產量較對照有所提高,但在對青枯病防治上無明顯作用。天達2116在煙草上抗病機理尚不清楚,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與CK相比,施用BARU 復合乳酸菌處理的發病率為28.22%,比CK低10.45%,病情指數為40.89,比CK低13.78。因此在防控青枯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百痢停和農用鏈霉素在對青枯病防治上有一定作用,但對煙葉產質量無明顯效果。該試驗結果表明,施用XQ生防菌處理產量、產值、均價和中上等煙比例均最高,在青枯病的發病率、病情指數方面均最低。綜合來看,XQ生防菌表現最佳,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2)楊興平等[8]研究表明,不同藥劑及措施防治效果有差異,同一藥劑不同施用方法防治效果不同。該試驗均是移栽時通過灌根的方式施用藥劑,因此,在后續試驗中將在改變施用方法和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施用不同藥劑對青枯病的影響。在煙草青枯病的防治過程中,僅采用防治手段無法取得最好的效果,要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辦法,可將藥劑防治與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相結合,如合理輪作、適量施肥、注意作業衛生等[9-10],因此必須堅持以農業防病措施為主,輔以藥劑保護的措施,才能預防或減輕青枯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