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筱青
近年來,宜賓市緊扣建設黨建示范市目標和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動“兩新”組織把資本、管理、技術、人才、市場優勢與農村土地、生態、勞動力等資源有機結合,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
今年5月17日,宜賓市印發《“兩新聯百村·黨建助振興”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從2018年起,宜賓市將利用1—2年的時間,動員組織100家左右有能力有條件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領域發揮作用的“兩新”組織,結對100個左右的村(重點是貧困村),帶動發展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培養一批新型農村技術人才、建立一批利益聯結機制、培育一批“兩新”及村級組織典型,促進黨建工作與社會經濟互動發展,為富民強市貢獻積極力量。
在宜賓市“兩新”工委的倡導支持下,“兩新”組織紛紛行動起來。目前,宜賓市116個“兩新”組織已與116個村簽訂結對幫扶協議,有序推進幫扶行動。
? 龍頭企業進鄉村
走進翠屏區邱場鎮桐梓園村,“四川環金秋湖鄉村振興發展示范工程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響應“兩新聯百村·黨建助振興”行動,宜賓云辰喬木園林有限責任公司“瞄準”了交通便利、有產業發展基礎的桐梓園村,通過流轉桐梓園村土地8000畝,公司先期投入11500萬元,在村上發展珍稀植物栽種、林下種植養殖、特色農產品加工包裝以及紅色旅游、森林康養、休閑旅游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宜賓云辰喬木園林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公司黨委成立于2014年,有5個黨支部107名黨員。公司總經理楊靜說:“我們有技術、資金和經驗,村上有產業發展資源,公司充分尊重村情民意,并根據企業和村上的自身狀況與發展需要,協商確定幫扶形式、內容和期限,現已與村上簽訂了合作協議。”
目前,云辰喬木園林公司與桐梓園村黨支部成立了“五彩金秋”功能性黨支部,整合雙方資源,以黨建推動項目建設。通過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辦等方式,實現企業與村上資源互聯互通,助推產業發展,實現群眾增收,推進鄉風文明。
通過項目打造,桐梓園村村民收入渠道更多了:項目區域內農戶自有果園、茶園可入股企業,實現股金分紅收入;項目區域內農戶將土地租賃給企業,實現土地租金收入;農戶還可到公司務工,在家門口就有一份穩定收入。楊靜預計,項目的實施可以直接為桐梓園村提供1300個就業崗位。
翠屏區明威鎮燕山村是以茶葉種植為主的產業村,但在基礎設施、種植技術等方面比較滯后。宜賓市提出“兩新聯百村·黨建助振興”行動后,四川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茶集團”)與燕山村簽訂合作協議,流轉200畝土地,建起1個川茶天府龍芽產業基地和1個生態茶園景點,并積極培養鄉村致富能手,解決了茶葉種植、科技、研發、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問題。
川茶集團是省、市、區黨委政府重點扶持和打造的“川茶千億產業排頭兵”企業,公司于2014年11月成立黨委,下設6個黨支部,有106名黨員。
“做好黨建工作,就是企業最好的文化。在新時代下企業要在黨建引領下發揮好作用,積極投身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川茶集團董事長顏澤文說,“目前,川茶集團累計投入1178萬元,帶動17萬余戶農戶發展茶產業,戶均年增收4300余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7萬余戶,戶均年增收5500余元。”
? 民辦學校惠鄉村
為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扶持鄉村義務教育,北大培文宜賓國際學校黨支部與南溪區劉家鎮石塔村簽訂合作協議,開展組織聯建,共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互上黨課,并開展黨建知識培訓和鄉村振興政策宣傳、文化共建等活動。
學校支部委員羅健說:“6月12日,學校黨支部和小學部教師來到石塔村進行幫扶和支教活動,并利用學校捐資助學活動籌集的資金,購買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送給學生。看到學生們臉上的笑容,我們都很感動。”
7月14日,四川師范大學附屬宜賓實驗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川師宜外”)黨支部來到江安縣夕佳山鎮橫石村開展結對幫扶座談會。學校校長呂淵說:“‘兩新聯百村·黨建助振興行動是學校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平臺,通過座談,我們對橫石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便于精準開展幫扶活動。”
目前,川師宜外已與橫石村簽訂合作協議,初步計劃開展送課進村小、送文化進村、扶貧慰問以及產業扶貧等活動。
“聯系幫扶活動很有意義,我們在給橫石村分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也獲得了橫石村的好資源,實現了雙贏。”呂淵解釋說,橫石村教育資源相對滯后,但村上有蘑菇、蓮藕等特色產業,還有觀光農業和特色民宿。學校可以根據村上產業發展情況,對橫石村的大米、蔬菜等進行采購,還能將橫石村作為學生的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到橫石村開展戶外體驗實踐活動,一舉兩得。
? 就業創業助鄉村
江安縣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最近迎來了一批從江安縣留耕鎮大橋村來的參觀者。孵化中心里一家家充滿活力的創業公司,在大橋村村民眼中很是新奇。來之前,村民對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毫無概念,但現在他們知道了:這里可以給他們的“創業夢”插上翅膀。
江安縣創新創業孵化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發揮孵化中心的渠道和信息優勢,邀請創業企業和貧困戶面對面進行交流,從而激發貧困戶自力更生的決心與干勁。”
與大橋村簽訂合作協議后,江安縣創新創業孵化中心今后的幫扶工作更加明確:開展組織聯建,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互上黨課,每名企業黨員結對聯系 1名村黨員、1戶農戶;開展創新、就業、農業、農村電商等方面政策宣講,一年不少于2次;聯合商貿城商家,通過募集資金、捐獻物品、志愿服務等方式幫貧濟困;提供就業崗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考慮。
“推動晉位升級,培育主導產業,引導創新創業,提供就業崗位,突出公益助力,提升鄉風文明。”合作協議簽訂后,江安縣創新創業孵化中心黨總支帶領江安新創孵化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積極對接大橋村,多次看望慰問大橋村貧困戶,并給大橋村黨支部送去電腦、打印機、空調等辦公設備。此外,還在村上開展就業創業培訓,宣講創新創業獎勵基金和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等。(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