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會敏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討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方法:本研究的對象是選擇我院52例乳腺癌手術患者,將其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除1例出現皮下積液,2例出現患側肢體水腫,其余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均在12~15 d痊愈出院。結論:通過采取一系列的圍手術期的護理措施,使乳腺癌患者減輕了心理負擔,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能積極配合手術和化療、放療等,提高了治愈率。
【關鍵詞】 乳腺癌; 根治術;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188-01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正逐年增加。外科手術仍是目前治療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1],外科手術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做好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本文選擇我院2015年2月-2017 年6月52例乳腺癌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圍手術期的護理措施,現將護理經驗與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共52例,均為女性,年齡27~72歲,平均48.6±3.6歲,住院時間15~30d,所有患者均在術前行細針穿刺做細胞學檢查或術中行快速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2 治療方法
所有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與全身化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乳腺癌對女性來說遭受的打擊或許遠遠大于其他疾病,術前應對患者焦慮和恐懼得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耐心地向患者講解手術及麻醉方式,了解在術前、術中、術后應該如何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用已治愈的病例,向其介紹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及預后,使其明白通過積極合理的個體化綜合治療,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使其消除顧慮、困惑,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同時動員患者親屬去關心、體貼患者,尤其是丈夫的情感支持非常重要,使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自卑、憂慮、恐懼的心態中解脫出來,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完成相關檢查及治療[2-3]。
3.1.2 做好有關檢查:完善各項檢查,保持乳房局部清潔,不要過渡擠壓,摩擦。哺乳期患者應停止哺乳,妊娠期婦女終止妊娠,并盡可能明確腫瘤的性質,可采取鉬靶K線攝片結合細針穿刺做細胞學檢查,準確率在90%以上,對較小的病變不能確診者應準備術中行切片快速冰凍病理檢查,靜脈穿刺操作要嫻熟,保護好靜脈,做好手術區皮膚的準備,需植皮者,還應做好供皮區的準備。
3.1.3 體位指導:病房環境整潔、安靜、光線柔和,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養環境,協助患者排空大小便,并做好休息前的一切準備,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提供高低適合的枕頭,必要時備軟枕、靠背支架,采取舒適的體位,經常協助患者更換體位,使患者的疲勞感盡可能減輕,使之全身心得到放松,愉快地接受治療。
3.1.4 飲食指導:患者術前往往營養不良,其原因有食欲不振致進食量減少、癌性消耗等。術前要盡可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加強營養,指導患者進食高營養、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達到能耐受手術的目的。貧血嚴重時輸血,以提高集體抵抗力和對手術的耐受力,以減少術中以外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3.2 術后護理
3.2.1 心理護理:術后患者一側乳房缺如,往往表現為失落、抑郁、自卑心理,應積極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向其解釋術后形體改變只是暫時的,病情穩定后可以重塑乳房或帶文胸,提高其自尊意識,使其樹立信心,配合治療及護理。
3.2.2 飲食護理:術后正確指導患者的飲食,為其提供色、香、味具全的食物,避免食物的顏色與化療藥物的顏色相同,以免加重惡心嘔吐。加強營養,進食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鼓勵患者多飲水,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攝入足夠的纖維素。進餐時,提供活動餐桌,協助患者體位舒適。
3.2.3 切口護理:根治性切除術后,切口敷料一般用繃帶加壓包扎固定,注意觀察患側上肢遠端的血運情況。皮膚呈紫紺伴皮溫低,脈搏捫不清。手發涼,提示腋部血管受壓,說明包扎過緊,應及時調整繃帶以患側上肢雪運恢復為宜,如發現繃帶及敷料松動,應及時加壓包扎,減少創腔滲血滲液,使皮瓣緊貼胸壁以利于愈合。
3.2.4 引流護理:妥善固定,防止受壓,扭曲,脫出,每2 h擠壓引流管1次,從切口處向遠端擠壓,防止積血積液堵塞引流管。引流袋內的引流液大于100 ml時立即更換,更換時用止血鉗夾緊引流管,防止負壓吸引突然消失,影響皮瓣對胸壁的粘貼。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及性質,當引流液>100 ml/h時警惕有無活動性出血,術后2~3 d引流液為紅色,逐漸為淡紅色,引流量為100~200 ml/d,逐漸減少到10 ml/d左右,術后3~5 d引流液少于10 ml/d,見皮瓣無積血積液,創面皮膚緊貼時即刻拔管。
3.2.5 預防水腫:患側上肢水腫是術后較常見的并發癥,主要原因是切除腋窩淋巴結后來自臂部的淋巴回流不暢或頭靜脈被結扎,術后應預防性抬高患側上肢,出現上肢水腫者,除繼續抬高患肢外,應使用彈力繃帶包扎,按摩患肢并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不在患肢測血壓或靜脈注射[2]。本組病例有2例出現患側上肢水腫,經處理后癥狀基本消失。
4 結果
本組52例手術患者經術前有效的心理疏導、合理的飲食指導、充分的術前準備,以及術后及時準確的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測、各種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除1例出現皮下積液,2例出現患側肢體水腫,其余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均在12~15 d痊愈出院。
5 討論
乳腺癌是婦女高發惡性腫瘤,手術治療多選擇乳腺癌改良術或根治術,但手術造成的患側乳腺缺損、胸部外形破壞和患側肢體功能障礙[3],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和生活上不便,針對圍手術期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使患者圍手術期并發癥減少、恢復好,縮短了住院時間,提高了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因此術后給予良好的護理干預,可有助于切口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復,為進一步化療效療作好準備。
參考文獻
[1] 任曉霞.復護理在乳腺癌根治術后的應用.魯護理雜志,2006,4(4):726
[2] 譚愛梅,吳月鳳,王梅等.康復訓練應用于乳腺癌術后患者的實踐.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1):824
[3] 剛海菊,楊燕.腺癌病人抑郁心理狀況調查.護理研究,2003,7(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