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強
【摘 要】
目的:探討職業健康檢查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對策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泰安市49家企業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的日常工作進行分析研究,并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對策,落實整改對策,并觀察2017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的規范健康檢查比率。結果:自2014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我市職業健康體檢的比率較低,三年比率分別為86.59%、88.49%、89.04%。根據調查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策,在2017年比率達到95.79%,明顯提高。結論:在我市的職業健康體檢中存在著一些因素導致規范健康檢查的比率低,但是根據實際問題,實際出發,提出調整對策,能有效提高檢查比率,并增強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健康意識,提高危險作業人員的健康保障。
【關鍵詞】 探討;職業健康;檢查;問題;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R13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61-02
職業健康檢查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定期的職業健康檢查來動態監測勞動者的健康狀況[1],并分析其危害因素與健康變化,將檢查結果反饋到企業與個人[2],進行加強防護措施,保護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的健康[3]。職業健康檢查包括崗前、在崗期間及離崗檢查[4]等,但在實際當中,往往沒有嚴格落實。近些年,部分職業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5],這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如果在經濟飛速發展前提下,提高作業人員的健康及環境安全是保證經濟與人文健康的基礎。職業經健康體檢要根據所處危害環境可能造成的機體影響制訂相應的檢查項目,并保證檢查的有效性才能真正的預防危害因素作業人員的健康。調查我市自2014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職業健康檢查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提出對策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對職業健康檢查現狀調查
據統計我市2014年1月份至2014年12月份49家企業中接觸有毒(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人員5362例,其中能規范進行健康檢查的人數為4643例,比率為86.59%;2015年1月份至2015年12月份這49家企業中接觸有害有毒物質的作業人員5565例,其中能規范進行健康檢查的人數為4925例,比率為88.49%。2016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這49家企業中接觸有害有毒物質的作業人員5643例,其中能規范進行健康檢查的人數為5025例,比率為89.04%。
2 職業健康檢查現狀分析
2.1 企業職業健康檢查管理
這一階段中,根據調查發現接觸有毒、有害作業人員多數入職要求過于寬松,健康檢查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或健康檢查套餐與相關職業病禁忌證不相關,不了解入職員工的真實健康狀況。在員工離職時均未進行健康檢查,忽略了離職時的作業人員的健康狀況。
2.2 作業人員對自身有毒、有害作業環境認識
作業人員對健康體檢的重要性認識較差,對自身工作環境的負面影響了解不深刻,部分作業人員不能清晰表述危害因素會造成何種危害,該危害對自身有何影響。對健康體檢的目的不明確,因此對健康體檢不積極,導致檢查率偏低。
2.3 職業健康檢查不規范
部分員工的年齡較大、文化程度低,在健康檢查時會虛寫真實健康情況,甚至在入職體檢時隱瞞病情,很多職業病并不會在當時就發作,所以他們的態度也很敷衍,自己就把健康體檢當成走個過場。甚至為保留工作,部分作業人員在體檢時會走后門,篡改結果。另有一些檢查項目需要空腹,但是很多作業人員會因自己吃過早飯而錯過或直接跳過該項檢查,后期也并沒有做。
2.4 體檢機構不夠規范
在翻閱體檢報告中發現有一些檢查結果不準確,與檢查崗位職業有關系,很多檢查崗位并不具有足夠的技術去讀檢查結果,出現部分錯誤率。
3 對策研究
3.1 用人單位加強健康體檢的力度,所有入職的作業人員均在入職前進行健康體檢,對有職業禁忌證的人員禁止從事相關崗位[6-7],并建立有危害因素作業人員健康檔案[8]。在崗期間定期健康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健康異常的作業人員,有效分析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健康檔案能提高入職和離職作業人員的健康體檢比率,另離崗后的醫學隨訪檢查時可發現潛伏期較長在職時未發作的職業病[9]。
3.2 對從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健康知識普及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對薄弱環節加強普及力度,給接觸職業病危險因素作業人員灌輸深刻的意識,不僅提高日常防護工作,還可以增強作業人員健康體檢的自律性。
3.3 對所有的體檢機構均委托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具有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機構進行健康體檢[10],提高檢查真實性及正確性。
4 整改效果
2017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對這49家企業中接觸有毒物質的作業人員5305例再次進行調查,能規范進行健康檢查的人數為5082例,比率達到95.79%;明顯高于2014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的比率,證實了我們的對策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我市的職業健康體檢中存在著一些因素導致規范健康檢查的比率低,但是根據實際問題,實際出發,提出調整對策,能有效提高檢查比率,并增強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的健康意識,提高作業人員的健康保障。
參考文獻
[1] 楊小平,王國忠.職業性健康監護工作面臨的困難與決策[J].職業與健康,2007,23(3):174-176.
[2] 楊玲,王莉.職業健康檢查情況分析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4,24(3):1737-1738.
[3] 王琰君,趙林輝,蔡建遠,等.昆山市職業健康檢查工作現狀及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3,20(2):187-189.
[4] 劉英濤,劉向陽,張震巍,等.上海市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1,18(3):89-90.
[5] 龔斌忠,林樹旺.南寧市職業衛生現狀及對策探討[J].職業與健康,2012,28(17):2085-2087.
[6] 李津,林青,萬燕飛等.職業健康體檢質量問題及對策[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4,20(03):76-77.
[7] 蔣華香.基層職業健康檢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443-444.
[8] 吳偉剛,簡天理,羅瓊.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4,4(2):154.
[9] 逄林,張玉慧,于素芳.2012年山東職業健康體檢機構情況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13,19(3):223-224.
[10] 陳蓓,相紅,劉國強,等.石家莊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6,29(5):386-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