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
三十一年來,國美的發展緊隨改革開放的步伐,始終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探索可持續的公益模式。
近年來,人們在智能家居和中高端家電方面的消費力增長尤為明顯,隨著80后、9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傳統家電的基本功能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使用心理。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的《2018年1-6月中國家電市場分析及下半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全品類家電(不含3C)零售額4088億元,同比增長6.7%;中高端產品銷售持續攀升,零售額占比達69%;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看重個性化和定制化,愿意為“好產品”買單。
國美“2018國慶黃金周消費大數據”也顯示,消費者在家電的采購上“高品質、智能化”成為今年聚焦的主流方向,大量購買力轉向了大屏彩電、健康空調、洗烘一體機、破壁料理機、集成煙灶等“新大件”。
人們一方面在追求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熱衷于用“有益”的方式“有益”社會,比如共享單車婚禮拉風又環保,街頭無人看管的“愛心冰箱”成了高溫戶外作業的能量補給站。而人們透過互聯網參與公益的行為就更加多樣化,在朋友圈為需要幫助的人士眾籌,把閱讀資訊的時間兌換成公益金。當公益已經從一部分人的行為擴展至全民參與,當消費增添了公益屬性的時候,善意也正在發揮最大效應。
2018年3月,國美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的“有買有善”公益活動,就為廣大消費者搭建了一個安全放心、便捷參與的公益平臺。在國美“黑色星期五”期間,消費者在國美每購買一臺指定產品,除了可享受活動期間的優惠外,國美還會捐贈50元打造“未來空間”教室,為貧困地區的教育扶貧助力,為孩子們實現夢想創造更多可能。此次國美“有買有善”公益活動將貫穿2018年全年,活動的產品清單在每個季度末都將進行調整更換,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個性化的購買需求,也讓熱心公益的消費者有機會參與其中。
“有買有善”創新的購買參與方式將公益融入到日常生活場景中,依托國美線下遍布全國500多個城市的近1900家門店,把可持續性的消費行為轉化成可持續性的公益作為,并與教育精準扶貧打通,改善貧困地區教育環境,幫助貧困地區孩子們提升文化特長軟實力和整體素質。可以說,“有買有善”在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一體化購買體驗的同時,也為貧困地區提供了有溫度的公益幫扶。目前,已經吸引了海爾、卡薩帝、美的、小天鵝、美菱、海信、容聲、三洋、松下、西門子等十余個品牌參與。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公益人人可為,傳統的“單打獨斗”能夠發揮的效應已經不再耀眼。一直以企業社會責任感“嚴于律己”的國美也在不斷迭代公益模式以適應新時代公益的發展需求。
為推動公益事業的創新發展,國美和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開展了各種類型的社會公益活動。2013年,國美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未來空間”項目,為災區或貧困地區的學校搭建多媒體互聯網教室,讓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的視角感知世界。五年時間已陸續在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建設了20家“未來空間”教室,為貧困地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學硬件設備的不足,每年約有3萬名學生受益。今年,“未來空間”項目在原有內容上進行了全新升級,從硬件支持轉為軟件支持,通過培養山區孩子較為薄弱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興趣特長,提升他們的創造力、耐挫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
不但如此,國美還圍繞“未來空間”公益項目建立了1+N公益幫扶體系,以國美公益平臺為核心,打造出“國美未來基金”、互動體驗會、“為愛益起行”“有買有善”等N個公益活動,多維度、全方位發揮公益的聚合、協同效應,助力國美“未來空間”可持續發展。今年啟動的“有買有善”公益活動更是充分體現了紐帶作用,將公益機構、媒體、品牌方、消費者等納入其中,讓每一方都成為公益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從最初單向捐款捐物到現在的多向互動互助,國美探索出的“短期與長期平衡發展、硬件與軟件平衡建設、輸血與造血平衡慈善”的新模式,充分利用自身平臺資源優勢,整合分散的公益資源,將社會各個責任體有效鏈接到一起,以形成一種可持續的“善”效應和公益新生態。
目前除了“未來空間”教育扶貧外,國美公益體系還涉及了緊急救災、助殘就業、關愛老人等多個領域,31年來組織公益活動上萬個,累計捐款捐物價值超億元,幫扶超過1000萬人。
作為零售行業的標桿企業,國美從成立之初,便將公益理念與企業發展并行,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而國美在公益模式上的探索,也是不斷深化企業社會責任的過程。但將商業的力量可持續的轉化為公益效應的前提是,保持商業可持續性的“紅利”。
面對數字化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零售業也在迎面變革的風口。尤其是近年來,在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在新技術和新消費需求的驅動下,“新零售”展現出了強勁的新動能,對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2018年新零售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新零售市場規模為389.4億,預計2022年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
因此,重構零售市場,向“新零售”轉型,成為了國美探索的目標。為了有效激活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也為了對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負責,國美聚焦家電、家裝、家居、家服務、家金融五大板塊,著力發展線上互聯網運維能力,賦能線下實體店新場景,建立了以線上交易、線下體驗的雙平臺共享零售模式,打造完整的零售生態閉環,將“家·生活”戰略落到實處。

2016年,國美推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服務應用“國美管家”,首創國內保內維修一鍵預約功能,將消費者購買的全消費周期的產品可視化,通過“快、全、優”三大服務優勢,與消費者建立強鏈接,打造服務新標桿。2018年,國美綜合體驗館哈爾濱黑天鵝中央大街生活館、成都國美天府立交生活體驗館、重慶國美“家·生活”體驗中心、上海國美宜山家裝體驗館、天津國美福安大街店“家·生活”體驗館等相繼開業,為消費者提供可供感知的生活方式和場景體驗,也為實體零售轉型提供了新樣本。
此外,國美“線上線下融合共享零售”模式還讓平臺相關方均可免費共享平臺資源,如,品牌方可共享大數據和供應鏈,以零成本、零投入延長自身的商業鏈條;消費者則可以享受線上線下一體化高品質的服務體驗,還能在無憂購物的同時參加商家利益分享、參與公益行動,拓寬消費外延。
在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當下,國美以助力億萬家庭實現美好生活為企業愿景,不斷優化和調整戰略布局,以行業標桿的姿態堅持創新發展,推動零售業態升級,從家電零售商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從商品經營向用戶經營轉變,從零售商向服務商轉變,發揮實體零售業的價值與使命。在“家·生活”戰略核心下,國美堅持綠色節能理念,以優惠、補貼的方式吸引消費者購買節能環保產品,潛移默化影響消費者購買習慣和使用行為。未來國美還將建立綠色智慧家庭平臺和綠色節能物聯網平臺,讓節能環保理念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日常思維當中。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也是國美成立31年。從1987年北京前門一家不足100平方米的電器小店,發展到逐步替代傳統的百貨商場,到現如今成長為擁有1900多家門店的家電零售行業領軍企業。國美緊隨時代變革的發展,注重企業和社會共生共長,積極響應新時代對企業的的新要求,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和公益模式,助推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與革新。而國美30多年來的公益足跡也成為了中國公益發展變革的縮影之一。
未來,國美還將繼續深化企業社會責任,利用自身品牌資源優勢,打造開放的公益生態系統,連接社會各公益主體,推進公益事業前行,助力打好扶貧攻堅戰,讓億萬家庭都能享受到“國美 家美 生活美”的核心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