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瑤
(中共赤峰市委黨校,內蒙古 赤峰 024000)
什么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中國GDP增速從2012年起開始回落,告別過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①但是2013年到2017年,中國GDP大概計算在6.5%左右的增長速度。2016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3.2%,仍居世界首位。在過去5年里,中國經濟的世界貢獻率持續保持在30%上下,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從溫飽走向初步小康。中國要在2020年全面脫貧,這是我們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努力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兩會時參加各省區代表審議時重要講話的關鍵詞。
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時:總書記從方向、目標、路徑和舉措等方面,對內蒙古扎實推動經濟質量發展提出要求。并重申“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黨中央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
自2007年受到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和國內經濟走低的影響,內蒙古的經濟增長也出現乏力,逐漸走低。但是在走低的過程中,內蒙古的地區生產總值一直比較平穩的增長,沒有出現較大的波動。

圖1 2007年-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0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7.2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6408.6億元,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8047.4億元,增長6.1%;三次產業比例為10.2:39.8:50.0。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3%、14.8%和74.9%。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3786元,比上年增長3.6%。

圖2 2017年內蒙古生產總值季度累計增速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7%。分城鄉看,城市上漲1.7%,農村牧區上漲1.6%。分八大類消費類別看,衣著上漲1.3%,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7%,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0%,醫療保健上漲10.0%,居住價格上漲1.7%,交通和通信上漲1.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2%;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2%,呈現“七升一降”。

圖3 2017年內蒙古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情況
2017年末,內蒙古自治區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283.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3%。全年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為5.7萬人。
2017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4億元,比上年下降14.4%,如果剔除2016年虛增因素,比上年增長14.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23.1億元,比上年增長0.2%。全區財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達3158.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9.8%;財政扶貧支出121億元,增長1.1倍。②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2018年兩會的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內蒙古的同志們再接再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部署,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新時期內蒙古自治區各項工作從指導思想、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方法論、發展理念、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各項重點工作等方面,進行全面戰略部署,提出總體要求
1.內蒙古自治區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明確對于欠發達地區堅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第一要務的重大意義。明確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關鍵。
2.內蒙古自治區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明確鮮明的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既充分肯定了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里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又一針見血的指出經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內蒙古面臨著嚴重的經濟下行壓力大的問題;資源的開發過度;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的創新動力后勁不足。
3.內蒙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的實踐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既部署了內蒙古自治區“過河”的任務,又解決了內蒙古自治區在發展高質量經濟過程中的”船和橋”的問題——多點發力,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
(二)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實現的路徑,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跨越“兩大關口”
1.內蒙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跨越的第一大關口是,用三年時間跨越“打好三大攻堅戰”這個“最危險、最緊迫、最迫切”的非常規性關口。
2.內蒙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跨越的第二大關口是,通過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早日跨越“轉方式、優結構、換動力”這個常規性、長期性關口。
(三)習近平總書記在總要求中強調內蒙古要“扎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因此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更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對標先進、查找不足,切實解決發展中的難題。這些難題如果解決不好,就會成為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絆腳石”和“攔路虎”
內蒙古自治區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 “絆腳石”和“攔路虎”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本來經濟基礎就不是非常好,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經濟又不斷下行,因此,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是欠佳的。
第二,內蒙古自治區的區域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內蒙古自治區在中國的所有邊境省份中邊境線相對最長,但是所處的區位并不是最具有優勢的,機遇也較少,同時內蒙古自治區在西部大開發這個序列里面,競爭優勢也不是最明顯的,和很多省市的資源條件很像,但是人力資源回流力度小,因此推動內蒙古的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區位、環境、資源和人才等等不同方向的擠壓。
第三,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和東三省的情況比較類似,近些年國民生產總值也不斷走低,債務越來越重,在反映高質量發展的“五個結合和融入”中進程緩慢。
第四,內蒙古自治區的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大,由于很多蒙古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喜歡游牧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放棄牧場和草場,導致內蒙古自治區的城鎮化進程相對其他同等條件的省份是比較緩慢的。同時,一些草場和牧場的沙漠化比較嚴重,氣候惡劣,也嚴重影響了農牧業的發展,因此也直接影響了內蒙古的產業升級轉型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第五,當前內蒙古自治區的債務風險大,嚴重妨礙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第六,內蒙古自治區的營商環境需進一步優化,民間投資環境一般,吸引不了更多的優質資源,也帶不來較高的資本回報,因此急需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地區形象。
第七,內蒙古自治區作為中國北方的綠色屏障,綠色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急需補足高質量發展的缺項。
第八,內蒙古自治區的現代綜合基礎設施網絡體系還有欠賬,急需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能力。
推動思想觀念的變革不僅僅是要始終堅持發展戰略,而且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積極的轉變思路,多學習多思考,走適合內蒙古經濟發展的道路,而不是盲目地學習跟風。但是也要掃除高質量發展的思想阻力。多角度看問題,把風險降到最低。
必須牽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這個“牛鼻子”,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空間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路子,加快培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競爭力的增長極。
21世紀,農牧業的發展也要走向現代化,因此我們應該堅定不移地轉變農牧業的發展方式。21世紀的農業已經和以前的農業不一樣了,生產方面已經從簡答生產向集約型生產轉化,從主要追求產量增長向追求質量方面轉化,從浪費資源向注重農業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方面轉發,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發展轉變。并且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今天,應該進一步扶持壯大一批農牧業龍頭企業,打造自己的品牌。
在基礎設施環境的優化方面,內蒙古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特點。不斷完善和網絡化的鐵路和公路基礎設施,加強與京津冀經濟圈等經濟圈的物流組團通道對接,建設縱橫東北,輻射華北外聯內暢的物流通道。推進內蒙古自治區與全國各地的各類港口的合作關系,開發海鐵多式與集裝箱班列業務,提升物流綜合效率。同時,集中建設現代物流基地,加強物流信息平臺建設。
改革開放40年,每一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新思路新理念加快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和西部地區的各種經濟圈。認真落實自治區“向北開放”戰略,推進與黑山尼克希奇市、蒙古國后杭蓋省締結友好地區進程。認真建設好二連浩特和滿洲里的物流港。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再次強調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要分別提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確保風險隱患得到有效控制,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因此內蒙古自治區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上面也不能放松,重視金融市場的監控和管制,嚴格按照國家的要求認真部署重點防范。對于重點城市重點監控,做到工作萬無一失。
注 釋:
①習近平“新常態”表述中的“新”和“常”.中國新聞網,2014-08-10.http://www.chinanews.com/.
②數據來源:2008-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內蒙古統計局網站,http://www.nmgtj.gov.cn/,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