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
中國人民解放軍32114部隊 黑龍江牡丹江 157212
治軍之道,要在得人,只有解決好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問題,軍官才能安心服役,部隊才能穩定發展。諸多相關研究在理論層面深入探討了軍官職業生涯發展的概念、形成、表現及影響因素,但較少對其進行定量分析。本文旨在通過編制軍官職業生涯發展問卷,為軍官自我評估職業生涯發展狀況提供量化工具。
選取北部戰區陸軍某作戰旅、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陸軍工程大學的軍官共523人作為研究對象,發放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經無效問卷剔除后,回收有效問卷499份,有效回收率為95.4%。其中男性446人,女性53人,年齡18至53歲,擔任主官等領導職務的353人,未擔任領導職務的146人。
參考劉書劍對武警部隊軍官職業生涯發展的調查問卷及湯洪棉編制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問卷,構建理論維度,編制軍官職業生涯發展初始問卷,利用SPSS19.0進行數據統計處理,經因素分析及項目檢驗篩選題項后形成正式問卷。對正式問卷再次施測,對抽取的公因子進行命名,檢驗信效度。
通過專家訪談與軍官個體訪談,收集問卷編制初步資料。利用開放式問卷調查表在軍官之間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內容有“對職業生涯發展的觀點、看法、意見建議”、“自我評估職業生涯發展應包含的因素”等。結合訪談和調查結果以及文獻分析,形成理論構想。
在理論構想的基礎上,結合專家意見,初步確定軍官職業生涯發展問卷包含職業融入感、職業榮譽感、職業價值感、職業上升前景、職業挫敗感、職業態度六個維度。最終形成包含40道題目的初始問卷。
本研究中初始問卷共包含40項題目,全部進行因素分析,經Bartlett球型檢驗,近似卡方值為2174.036,顯著性水平為0.000,說明變量間存在著共享的因素結構。問卷的KMO系數為0.814,表明可以進行因素分析。
因子一,初始問卷命名為:職業融入感。主要描述與他人相處是否融洽,在工作中是否全身心投入。重新抽取因子后,題目主要描述軍人的社會身份為軍官帶來的榮譽感,命名為“職業榮譽感”,即原因子二。
因子二,初始問卷命名為職業榮譽感。重新抽取因子后,題目主要描述原因子一的內容,因此命名為“職業融入感”。
因子三,與初始問卷相同,主要描述軍官對職業的價值的自我判斷,對可能取得的價值的估計,對工作帶來的回報的滿意程度,繼續命名為“職業價值感”。
因子四,初始問卷命名為“職業上升前景”,主要描述軍官對職位晉升、價值發揮的積極評估。對此因子的消極評估即為“職業挫敗感”,也就是原因子五。重新抽取因子后,因子四、五、六主要描述軍官在職業生涯發展歷史及未來規劃中對自身得到提拔的主觀意愿的強烈程度,并且這三個因子題項較少,因此合并為一個因子,命名為“職業上升感”。
重新命名因子后,結果詳見表1。形成軍官職業生涯發展正式問卷。

表1 重新抽取因子后問卷構成情況
本研究采用克倫巴赫 系數作為信度指標,以檢驗問卷的同質性信度。修訂過后的軍官職業生涯發展問卷具有良好的同質性信度。
對于內容效度來說,其反映的是問卷項目與問卷編制的理論構想的吻合程度,亦即問卷是否涵蓋了所測量心理特質的所有層面。結合訪談法、專家咨詢法及部隊實地調研,采用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結合,對原問卷進行了修訂,增加了更符合軍事體育訓練、更貼近部隊官兵實際的新維度,使得理論模型更為完善,所測量的心理特質更符合軍人的心理特點。在問卷廣泛施測后,又通過對施測對象的回訪、反饋資料的整理,確保了本問卷能夠有效反映官兵的心理狀況,保證了問卷在本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
對于建構效度來說,其是指問卷能夠測量心理特質的程度,建構效度需考慮周延性及排他性,周延性的要求在于對原理論建構的充分了解,而排他性的要求則在于將不相關的理論建構排除在外。本問卷的各維度之間及各維度與總分之間相關均顯著,且與總分的相關要好于各維度,這充分表明本問卷各維度既有一定的獨立性,又有一定的歸屬性,建構效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