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亞洲新聞頻道11月6日報道,原題:“我已經習慣生活在男人的世界里”:在中國,女飛行員難以頂起半邊天 2008年,當在校大學生韓思媛(音)決定申請一份航空公司飛行學員的工作時,她與來自全國的400多名競爭者同臺較量(從英語水平到身材標準)。最終,她成為所在大學唯一被春秋航空錄取為飛行學員的女生。但對于那些希望追隨飛行夢想的中國女性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韓是該國截至2017年年底僅有的713名持有民用航空器飛行執照的女性飛行員中的一員,而該國男性飛行員有55052人。在韓所在航空公司近800名飛行員中,只有6名女性。“我已經習慣了生活在男人的世界里。”韓說道。據統計,中國女性飛行員占比為1.3%,是世界上女性飛行員占比最低的國家之一。民航業內人士將此歸因于航空公司的社會觀念和以男性為中心的招聘方式。但是,在國內百姓旅游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下,中國各航空公司正面臨飛行員短缺的嚴峻問題。
這些問題并不局限于中國。在韓國和日本,女性飛行員比例也不到3%。但這些都與印度形成了鮮明對比,印度和中國一樣,擁有快速增長的航空市場。但受益于開放的招聘政策以及較高的福利保障,印度擁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女性民航飛行員——印度民航女飛行員占全國民航飛行員總人數12%。
中國的航空公司直接從大學或者軍隊招收學員,他們通常只招收男性申請者。“女性飛行員產后兩年不能飛行,而男性則沒有這一問題。二孩政策出臺后,航空公司不愿意招聘和培訓女性飛行員。”民航業內人士說道。
“讓更多女性成為飛行員無疑是提升航空公司服務水平的好方法。”一家航空公司管理人員說道。“我希望航空公司能慢慢地為有夢想的女孩打開越來越大的機遇之門。”韓說道。▲
(作者布倫達·戈恩,胡建坤譯)
環球時報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