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年來藝術院校的學生黨員不斷增多,藝術院校的黨員培養與基層黨組織建設被越來越多的黨建工作者所關注。如何加強藝術院校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工作;黨組織生活如何創新,激發學生的愛黨熱情,使學生黨員時刻凝聚在黨組織周圍;以及如何發揮個人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藝術院校;大學生;黨建;建議
藝術院校作為全國高校的小眾群體,從人才選拔、培養方式、校內生活上都有著高度的獨特性。隨著近年來藝術院校的增多和招生人數的擴大,藝術院校的黨員培養與基層黨組織建設被越來越多的黨建工作者所關注。如何加強藝術院校學生黨員教育培養工作;黨組織生活如何創新,激發學生的愛黨熱情,使學生黨員時刻凝聚在黨組織周圍;以及如何發揮學生黨員的個人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都我們值得我們所深思。
一、藝術院校的學生特點及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入黨積極性不高、政治素質有待加強
藝術院校的專業種類大部分都是由西方流傳發展而來的,而其培養模式也大多都是借鑒西方的培養模式和理論來進行的,這就造使得藝術院校的學生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并且藝術院校的大學生是一個極具個性、喜歡特立獨行的群體,因專業特點的影響,學生在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幾乎都是在單打獨斗,造成組織性和社會性的缺失。不太關心時事政治,認為藝術與政治是無關的,甚至有些學生有出國深造的計劃,認為入黨會阻礙出國或進入外企的機會。外因和內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藝術院校的學生對我黨的認識不足,入黨積極性不高。
(二)學生黨員入黨之后懶散懈怠、沒有充分發揮黨員先進性
學生支部在發展黨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中,因相應規章制度較為健全,所以工作充分,考察嚴格,促使學生在入黨過程中對自己嚴格要求。而入黨后許多基層黨組織對于黨員管理認識的不足,成黨員管理較為松散,造成學生的錯誤認知,認為只要入黨轉正就萬事大吉了,不需要再繼續提高了。所以大部分的學生黨員雖然在組織中成為黨員,但黨性修養水平不高,黨員意識不強,沒有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三)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對學生缺乏吸引力
藝術學院的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會參加大量的藝術比賽和文藝演出等,而團委的活動也有許多的社會實踐及文藝比賽,極大的豐富著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課余生活。
而學生支部的組織生活普遍還集中在集體學習上級指定的文件、討論黨員發展或轉正以及學習理論專著等。往往是跟著上級黨總支或黨委的布置走,除了黨員發展外,上面規定學什么就學什么。組織生活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并不能解決實際的思想提高問題,更加不符合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而目前藝術高校學生黨支部大多專業設立,人數多、規模偏大,黨員之間互相不熟悉,交流機會少等原因造成缺乏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加強藝術高校中基層組織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團組織建設,以團建促黨建
基層團組織作為共青團員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是落實黨的決策、部署,密切聯系廣大青年團員的紐帶和橋梁,肩負著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的重任。加強團組織建設,在日常團建活動中,需有計劃有步驟地接觸了解黨的知識以及黨章的學習;利用團委寓教于樂的豐富活動,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鞏固和發展黨組織在青年團員中的影響力;加強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充分發掘思想先進、政治覺悟高的優秀學生,并有意識的進行培養,踏實做好發展黨員的工作;這不僅對永葆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加強青年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堅持標準、嚴格考察,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要規范黨員發展程序,不走過場,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努力做到手續完備,材料真實、齊全、規范;嚴格執行審查制度,認真考察寧缺毋濫,為黨員隊伍的發展注入純凈的新鮮力量。如個別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優秀,但責任意識淡漠,群眾基礎不好。如果這樣的同志被發展為黨員會影響以后進一步的工作的開展,為下一步新黨員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并且也會在社會上或者以后學生畢業后就業單位中產生不良影響。
(三)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專業教師作為高校教學的中堅力量,具有政治覺悟高、業務水平強、作風正派等特點。藝術院校在專業設置上執行的是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導師制度,所以專業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比輔導員對學生教育的時間更多,也與學生聯系的更加緊密,而專業教師對于自己所帶的學生也有著更深入的了解?;趯W生的特點,采取合適的教育方式,積極觀察督促正在發展中的黨員,及時的進行思想上的指導與引導,利用自身的學識、認知、個人品質等對學生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四)創新組織生活形式,提高學生黨員參與熱情
作為國家藝術建設的后備軍,藝術院校的學生黨員悠著其自身的獨特性,對于活動的形式會比其他院校的學生要求要高。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生活,我們不僅要注意形式上的創新,還要注重內容引導上的創新。如從一首歌、一幅畫為突破口,從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環境及作者的心路歷程為契機,結合專業知識引導學生黨員共同參與分析,促使學生從心靈深處去參與黨組織生活建設。
我們要發現黨員教育中的不足之處,解決好一些實際問題,并且利用藝術院校自身的專業優勢開展一些有意義并且學生喜聞樂見的組織活動。積極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讓黨員成為“優秀”、“先進”等等的代名詞。做好相應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在廣大學生黨員心里真正建立起一種黨支部的榮譽感。努力探索一條適合藝術院校學生黨員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為國家培養輸送優秀的藝術類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玉華.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載體與機制創新研究[J].高教高職研究,2010,2(中).
[2]徐莉.加強高校大學生黨組織建設[J].黨建研究,2009(12).
作者簡介:李晨玉(1987—),女,漢族,黑龍江大慶人,藝術學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