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敬萱
現階段,“互聯網+”這一新型概念憑借其強大的滲透力與影響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整體快速增長。在國際貿易實務方面,呈現出“互聯網+國際貿易”的新型發展模式,突破了很多以前看似無法跨越的界線與鴻溝,將原本較為分散的各國市場整合成為一個虛擬的全球大市場,拓寬了國際貿易的內容形式與整體格局,進一步細化了國際分工,促使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發生了很多重大變革。為了能夠更好的把握這次發展機遇,相關人員要以“互聯網+”為背景,深層次的研究國際貿易實務的未來發展思路,推動我國國際貿易事業的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世界各國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社會制度、歷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經濟發展水平,這些差異就容易導致相互之間的不信任和溝通障礙。而通過互聯網平臺,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的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與民族差異,從而在溝通的過程中,多了一份信任與理解,掃清了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溝通障礙。因此,互聯網技術在世界文化大融合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國際貿易往來中有效減少了文化摩擦。例如很多中東地區國家都擁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我國企業在與這些國家的企業進行貿易往來時,必須充分了解對方宗教信仰中的習俗和禁忌,從而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體現出對對方宗教信仰的尊重。在雙方合作的過程中,就商品包裝、生產原料、制作過程、加工工藝等問題可以借助互聯網工具與對方進行反復的溝通,將我國的傳統歷史文化以及本企業的經營理念、文化信條也傳遞給對方企業。只有基于這種深層次的溝通,才能生產出既帶來有國際化色彩,又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使貿易雙方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與情感,彰顯出國際貿易的核心價值。
隨著“互聯網+”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企業或個人都習慣于借助互聯網平臺了解對方企業的基本信息,為后期的決策提供參考;同時,通過互聯網的大數據分析功能,企業可以更加清晰、客觀的了解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市場需求情況,以此來推斷自己的商品能否在這個國家獲得經濟效益,以此來規避貿易風險與此同時;此外,企業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官方網站,再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宣傳推廣,將詳細的企業信息、產品信息及服務信息傳達給網絡用戶。通過互聯網技術,供需雙方在了解對方信息時,不但突破了時間與空間上的界線,而且目標更為精準,過程更為便捷、快速,還大大縮短了搜索時間,有效節省了彼此的溝通成本,提升了貿易決策的成功機率。當貿易雙方確立合作關系以后,互聯網平臺將繼續服務于雙方的溝通交流與貿易磋商。例如遠程電話會議、在線視頻會議、電子郵件收發等等,這些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不但降低了雙方的溝通成本,不加快了信息傳遞與反饋的速度,更擴大了信息的容量,使雙方溝通的質量與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我國傳統的國際貿易模式為:外貿企業→中間商→消費者。在這種模式下,中間商是經營主體,主要通過其自身的外貿資源賺取中間利潤。在“互聯網+”背景下,外貿企業與消費之間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了直接對接,外貿企業搖身一變成為國際貿易的經營主體,中間商的作用明顯弱化,但此時在外貿企業與消費者直接對接的過程中卻需要一個服務商來為國際貿易提供一些配套服務,而中間商為了能夠在國際貿易繼續中占有一席之地,充當了這一角色,成為了外貿服務商。通過這一系列貿易主體上的變化,我國的國際貿易從原來的“世界工廠”轉變成現如今的“世界商店”。
“一帶一路”是中國開辟與亞歐國家商貿新通道、發展國際靜脈合作新網絡的重要理念和舉措,且我國的國際貿易產業為了在“互聯網+”時代得到更好的發展。相關學者認為“互聯網+”與“一帶一路”相結合,可以創造出更多國際貿易機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60多個,人口占全球人口近六成,經濟總量占三成。廣義上說,還有眾多國家致力于推動一帶一路交流合作?!耙粠б宦贰边B接起東亞經濟圈與歐洲經濟圈,與其他經濟體、經濟圈互聯互通,形成泛一帶一路的巨大聯合體、命運共同體。這都為互聯網+的運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對于我國一些經濟落后地區的企業來說,“互聯網+”為他們提供了將產品推向世界的可能。為此,我國特別針對這些落后地區制定了一系列的“精準化扶貧戰略”,為這些企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并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動作,已經收獲了成功案例。例如我國甘肅慶陽地區就有一些國家級貧困縣,但這一地區的居民制作的荷包都非常精美,該地政府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幫助當地百姓借助互聯網平臺將自己制做的荷包推向了其他國家,有效增強了這一地區的經濟收入,徹底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
基于“互聯網+”的國際貿易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例如無法確定企業信息的真偽,給貿易雙方帶來了較大的風險隱患。因此,要想讓國際貿易在“互聯網+”背景下獲得平穩發展,就必須設立一個核實與驗證機制,例如CA證書或者企業之間簽訂合作協議,還可以在政府官方網站上公示企業信息、合作伙伴對貿易合作的評價以及客戶的口碑等等,以便于企業通過這些渠道來驗證信息的真偽。
目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方式正在逐步取代現金支付,同時也走向了國際貿易市場,在更大的范圍內改變著人們的支付方式。但是,各類型的金融詐騙、貿易騙局也隨之而來。因此,要想讓國際貿易在網絡時代獲得穩健發展,必須提高電子支付的安全性,使人們在使用它的時候更加放心。
在國際貿易中,大部分商品都需要海洋運輸。因此,物流服務是國際貿易實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貿易雙方今后的合作意向。貿易雙方通過互聯網平臺,可實時查看物流信息,以便于及時發現并處理運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從而增加了物流服務的時效性與人性化,加快了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步伐。在今后的發展中,國際物流服務水平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得到進一步加強,例如與各地區的氣象站聯網、提升運輸時間預測的精準性、完善裝卸服務信息等等,不斷完善物流信息的服務項目。
對于貿易雙方來說,對方企業的管理方式、經營水平直接關系到自身的經濟效益。在貿易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了解對方企業的業績增長及企業發展情況,對重要的數據信息進行實時跟蹤與及準確分析,為今后的合作方向提供參考;另外,國家有關部門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對外貿企業進行有效監管,并且進行大數據統計分析,為我國制定國際貿易政策提供科學、準確的參考依據。
在“互聯網+”時代,國際貿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借助互聯網平臺突破了很多以往以難以逾越的鴻溝,但同時也給外貿企業帶來了很多風險與挑戰,需要企業謹慎行事,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以此,要通過國家、社會與企業的共同努力,基于“互聯網+”打造出一個安全、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環境,推動我國外貿領域的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