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情
(廣東省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514000)
化學觀念是指學生通過化學學習,在深入理解化學學科特征基礎上所獲得的對化學總觀性的認識.現以“平衡移動與反應物轉化率之間的關系”的教學為例,通過運用多重表征促進學生對化學觀念的理解.對于改變反應物的量對平衡移動與轉化率的關系,在理解方面存在以下問題:(1)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平衡移動及其反應物轉化率的影響是否一致;(2)關于壓強、濃度對平衡移動及其反對應物轉化率的影響理解不準確.



溫度對平衡的影響,當溫度升高時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若溫度改變時,平衡正向移動,則反應物的轉化率增大,反之反應物的轉化率減小.


注:“壓強對平衡的影響”是指“體積”變化引起的壓強變化,不包括溫度變化引起的壓強變化.

(1)增加A的物質的量濃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動,B的轉化率增大,A的轉化率反而減小.
(2)若按系數比增加反應物A和B的量,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而反應物的轉化率與氣體反應物的系數有關,其規律如下:
若a+b 若a+b>c+d,平衡正向移動,A、B的轉化率都增大; 若a+b=c+d,平衡正向移動,A、B的轉化率都不變. 若a 若a>c+d,平衡正向移動,A的轉化率增大; 若a=c+d,平衡正向移動,A的轉化率不變; 學生理解了相關理論之后必須通過實踐來檢驗已掌握的知識,才能更好的鞏固和深入理解知識.學生理解了外界條件(如壓強、溫度和濃度)改變時,化學平衡可能正向移動也可能逆向移動,其移動的方向與反應的轉化率沒有必然的關系.應用反應物轉化率的變化規律及平衡移動規律去解決化學問題.從多重表征方面來認識化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從本質上來認識化學,逐漸地形成化學基本觀念、思想、觀點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