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建勝
(福建省泉州實驗中學 362000)
立體幾何對一般學生來說,由于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學生學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久而久之,會讓學生的學習激情大大降低,適當地結合數學文化教學,能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案例1 探究幾何體外接球的球心.
立幾外接球的表面積或是體積的求解,是立幾題型的要點之一,也是很多同學感覺比較困難的題型之一,而要解決這類問題,很關鍵的一個步驟是確定球心的位置.由于立幾圖形的抽象性,很多同學都找不到點上,所以對這種問題都比較為難.下面,我們來探究下幾類可以轉化為長方體外接球的幾何體的外接球球心.
請在圖中作出下列幾何體的外接球球心.(1)長方體ABCD-A′B′C′D′.(2)直棱柱ABC-A′B′C′,其中∠ACB=90°(古文稱之為壍堵).

(3)已知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其中ABCD為矩形(古文稱之為陽馬).
(4)已知三棱錐P-ABC中,PA⊥平面ABC,其中∠ACB=90°(古文稱之為鱉臑).
(5)已知三棱錐P-ABD中,PA⊥平面ABD,其中∠DAB=90°(古文稱之為墻角).
(6)已知三棱錐P-ABC中,PA=BC,PC=AB,PB=AC.
方法:利用長方體為載體,通過補形,可把這幾類幾何體的外接球轉化為長方體的外接球.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知識,尤其是這幾個古文名稱,很不好讀,當場查詢,多讀幾遍,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為熟練掌握這幾類幾何體求外接球等相關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三角形面積的求解,在正余弦定理這個章節上顯得特別重要,也是高考考查的內容之一,近年來的高考題型中經常出現這個考點.如何結合正余弦定理這個章節的內容,利用三角形最基本的元素來求解,顯然是這個考點的重要內容.那么在推導出新的面積求解公式后,我們不妨進一步探究一下不同類型的求解方法.
案例2 探求三邊長的三角形面積.
在△ABC中,已知三邊a,b,c的長度,求△ABC的面積.


數列內容中的遞推關系是整章的重難點內容,它的邏輯推理能力要求較高,很多同學剛開始接觸,一臉茫然,不知從何下手,甚至產生了放棄的想法.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一些數學文化,引導學生觀察數據的變化規律,讓學生發現數學的美,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3 利用楊輝三角數的規律探究遞推關系
觀察楊輝三角:
思考1 楊輝三角中數字的排放順序是有規律性的,并且是比較直觀的.(比較容易觀察,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容易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那么你能觀察出哪些規律呢?
基于對數字上下、左右結構的特點,學生加以分析,教師適當的引導,容易得出對稱性和總和性,亦即兩個常見的組合數公式.有了前面成功的基礎,那接下來,下面的研究就可以繼續地進行了.

思考2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待這些數,比如看下圖斜線,每條線上的數相加又有什么規律?如果從數列的角度來觀察這些和,又能得出什么不一樣的結論?
慢慢地從學生的角度,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有助于發展他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而這也恰恰是學生所缺漏的.在此題中,我們不難得出以下數據:1,1,2,3,5,8,13,21,34,…
記此數列為{an},則有a1=a2=1,an+2=an+an+1.這個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是它前面兩項的和,這個數列,我們把它稱為斐波那契數列.接下來,我們可以適當地介紹下這個數列的發展史,斐波那契是意大利數學家,在他的著作《算盤全書》中以兔子繁殖為背景,提出了這個問題.這個數列如果繼續研究下去,還可以得出很多有趣的結論,這樣,學生對這個數列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為遞推數列的推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甚至還可以擴充學生的思維,原來事物的聯系是如此的巧妙,現實生活中隱藏著很多特別有趣的數學文化,中西文化也可以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接著,我們可以繼續來研究以下這個問題.
思考3 前階段有個號稱要打敗淘寶的“云聯惠”電商平臺,它的運營模式是“買多少,返多少”,號稱全部讓利給客戶,它的返還金是遞減式的.比如你買了10000元錢,云聯惠會以每天萬分之五的遞減式返還給您,直至返還完.那么請問同學們,要用多久才能把這10000元錢返還完?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那么我們就要真正去弄清楚它的這個返還模式;我們如果消費10000元,第一天按萬分之五返還,那么第一天就是返還5元,但是第二天呢?還是5元嗎?錯了,第二天返還的是剩下9995元的萬分之五,第三天返還的是扣除前兩天返還剩下的萬分之五,依此類推……所以,每天返還的錢數是越來越少.從數列的角度分析,這也是個遞推數列的問題,我們把每天返還的錢數看作數列的每一項,那你們能寫出這個數列的遞推公式嗎?顯然a1=5,a2=(10000-a1)×0.0005,……,an=[10000-(a1+a2+…+an-1)]×0.0005,利用數列求和,10000元要全部返還的話至少要100年.顯然,這是一個多么精致的騙局,不懂內幕的消費者,以為一天返還5元,2000天也就是5年多就能再多賺10000元,何樂而不為.而且據說那平臺里面的產品比其他地方的貴,它就是打著“消費全返”的旗號在騙取用戶的消費,而且它對進駐的商家也有類似的做法.這再次說明了數學的重要性,沒有一定的數學文化,可能我們很容易就會上當受騙.
總之,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適當地滲透數學文化,既可以豐富整節課的內容,又可以調節課堂氛圍,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可以傳承古代數學的美與思想,真的值得我們去嘗試.當然,我們自身也要加強對數學文化的了解,以及研究如何合理地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也許就是因為你的傳承,下一個數學家將在你的座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