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妍,賈國順
(1.火箭軍工程大學基礎部,陜西西安,710025;2.96841部隊,青海西寧,810011)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對電能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由于常規能源的日益枯竭,綠色、可再生能源逐漸受到青睞,促使全世界對包括太陽能、核能和風能等新型能源的研究更加緊迫。太陽能電池也稱為 “光伏電池”,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化學效應,把光能轉化成電能。本文將對太陽能光伏電池在各種外界環境進行試驗、探究,模擬各種外界因素,找到光伏電池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的特性。并基于光伏電池通過穩壓電源設計,提高光伏電池在復雜條件下的輸出穩定性,實現智能鋰電池充電。
光伏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光電效應,主要由硅、化合物半導體和有機材料等制成。為了能夠更好的利用太陽能電池,本文通過試驗探究太陽能電池的各項工作特性,主要針對一天內不同的時間點,太陽光照逐漸變化對光伏電池的特性進行試驗探究。
光照強度分別為1100W/㎡、800W/㎡、600W/㎡,內阻分別為 0.8~0.9Ω、1.4~1.6Ω、1.9~2Ω,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14W、11W、9.18W,實驗數據分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 光照強度1100W/㎡的測量數據

1 4 3 98 3 06 11 6352 1 3 7 3 72 13 0032 0 9 3 52 3 94 13 764 0 8 3 26 4 12 14 0892 0 7 2 89 4 22 13 5792

表2 光照強度800W/㎡的測量數據

表3 光照強度600W/㎡的測量數據
由試驗數據可知,在太陽光功率下降到800W/㎡時,光伏電池的功率已經明顯有所下降,而且其最大輸出功率電阻也有所提高。說明隨著太陽光照功率的降低,太陽能電池的內阻也在不斷增大。這和光照強度對于載流子的數量和活動的影響是相互吻合的。
由于光伏電池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往往要通過后續電路處理才能在工程實際中得到應用。本文將設計光伏穩壓電源,實現對鋰電池的充電。根據設計要求,本文將采用MAX1898芯片,它是一款能夠實現鋰離子電池充電各項指標的控制芯片,其電路如圖1所示。電路中7腳與GND之間需要接入10uF旁路電容,防止充電過程中電源電壓不穩定,帶來的充電的波動。在充電的鋰離子電池與晶體管的漏極/集電極之間必須接入肖特基二極管。來防止充電時,由于電路原因,導致鋰離子電池漏電。

圖1 基于MAX1898充電器電路
芯片選擇:選擇MAX1898EUB42芯片。
場效應管選擇:使用irf9540場效應管,漏極最大電流-23A,最大耐壓100V。
ISET端電阻選擇:因為本設計選擇兩種鋰離子電池進行充電試驗。分別為2000mAh和2800mAh。所以按照1C的快速充電要求,因該選擇700Ω和500Ω的電阻。
肖特基二極管選擇:因為本設計電路電壓和電流等參數要求較低。選用普遍常用的1N5819肖特基二極管即可滿足要求。
在太陽功率大于1000W/㎡時,在兩個小時四十分鐘左右就可以把電池充滿,充滿后自動斷電,當換上另一塊沒有電的電池時,電路可以自動檢測,并自動重啟。
另外,選擇一天當中太陽光功率在1200W/㎡,1000W/㎡,800W/㎡,600W/㎡,400W/㎡下,比較十五分鐘內手機的充電量,如表4所示。顯然,當太陽功率繼續下降時,充電器所提供的電量就已經相當微弱。

表4 太陽光功率和充電量
充電器系統在快速充電階段,雖然太陽光的功率會有所波動,但是通過監控引腳4的外接電阻兩端的電壓值,可以看到,充電器所提供的電流基本不變;遮擋住部分太陽能板,系統的輸入電壓降低,但是充電器端電壓保持平穩。充電器電路在各階段的電壓、電流波形如圖2所示。

圖2 充電階段電壓、電流波形圖
可見,實驗波形與理論波形基本一致,可以實現鋰離子電池的快速充電。只是該充電系統對太陽功率的要求比較苛刻,例如在光照不足或采光不好的情況下,對充電指標會產生較大影響。
雖然光伏電池技術發展較快,并且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太陽能電池所提供的輸出并能直接應用于工程實踐,因此必須經過后續電路的處理。針對電子設備的飛速發展,本文在研究光伏電池性能的基礎上,設計智能充電器,實現對鋰電池的智能充電。目前,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光伏電池利用逆變器,產生交流電,可以獨自供電也可以實現并網發電,這類光伏發電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產、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