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
(山西風雷鉆具有限公司,山西侯馬,043013)
在合金鋼中,碳是形成鋼鐵材料的最基本元素之一,也是影響疲勞強度的重要元素。碳含量對材料的組織和性能有重要的影響,當硬度>HRC40,疲勞強度隨碳的含量增加而增加,但碳含量過高,塑性和韌性會降低,疲勞強度則會下降,而且碳會與材料中的夾雜或添加元素形成碳化物,碳化物的不同形態也會對鋼的性能產生不同影響。所以鉆鋌材料中的碳含量不能太高。普通鉆鋌用鋼含碳量均在0.42%~0.49%之間,為了提高鉆鋌的強度,可以適當調節鋼中的碳含量。
合金元素在鋼中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提高鋼的淬透性和改善鋼的強韌性來影響疲勞強度。合金元素能改變鋼中各組成相的性質,又可通過熱處理改變鋼的組織狀態,從而可以改變鋼的性能。許多合金元素都能提高鋼材的韌性,主要通過改變顯微組織和改善基體本身的韌性。如Mn和Ni均可提高鋼的淬透性,并能使緩冷后晶界所出現的滲碳體變小從而提高鋼的韌性;Ni使基體本身在低溫下易于交叉滑移來提高韌性。其他的合金元素當然也能提高韌性,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

表1 高抗疲勞鉆鋌用鋼的成分范圍(wt,%)
本文通過鉆鋌用鋼材料組分配比,即控制碳及其它合金元素的含量來提高鋼的疲勞強度與沖擊韌性
結合以上鋼中合金元素對鉆鋌疲勞強度的影響,改良設計擬選合金的成分見表1所示,此鋼為AISI4145H改良型鋼。
將上述合金粉末混合在偏心爐底電爐冶煉(EBT)+鋼包精煉(LF)+真空脫氣(VD)+鋼包喂線(FW)+模鑄(IC)+鍛造(將鋼液澆注成700KG鋼錠,再用奧地利1800噸精鍛機鍛造成φ300mm圓鋼),之后剪定成9.7m合金結構鋼棒體,空冷到室溫,進行500℃退火處理。
根據以上設計的高抗疲勞鉆鋌用鋼的化學成分范圍,本文選擇了兩套化學成分組成及其熱處理方案。
(1)方案一
各元素化學成分組成如下表所示:

表2 方案一化學組分 單位: %
采用貫通式天然氣熱處理爐,其熱處理工按下表執行:

表3 方案一工藝參數 單位:℃
外噴水打開將壓力調整到5Mpa。將工件放置在淬火料架上,等爐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后,工件在熱處理過程中旋轉進給,走速根據試驗最終確定,通過貫通式天然氣熱處理爐邊旋進邊加熱至設定的溫度,走出加熱爐后利用噴水裝置噴水以360℃/min冷卻,淬火完成后,將工件放置到回火料架上,重復以上步驟按照所設定的回火溫度進行回火。
(2)方案二
各元素化學成分組成如下表所示:

表4 方案二化學組分 單位: %
采用貫通式天然氣熱處理爐,其熱處理工藝按下表執行:

表5 方案二工藝參數 單位:℃
其他步驟同方案一。
先將金相試樣放入苦味酸加洗滌劑的保和水溶液中,在50℃恒溫下腐蝕足夠長時間后,在金相顯微鏡下觀察其晶粒度。再將金相試樣進行研磨拋光,經4%硝酸酒精溶液腐蝕后,在400X金相顯微鏡下觀察其組織。
圖1為方案1的熱處理后金相組織,晶粒度7.5級,組織為回火索氏體,圖2為方案2的熱處理后金相組織,晶粒度8.0級,組織回火索氏體。

圖1 方案一金相組織 400X

圖2 方案二金相組織400X
從經調質后方案一、方案二的工件上分別截取試樣進行拉伸試驗和沖擊試驗,結果見表6。

表6 兩種方案力學性能與石油行業標準比較
本文改良設計成分后的高抗疲勞鉆鋌用鋼,提高了細晶組分含量,控制了雜質元素含量,經特制的轉筒式天然氣熱處理爐調質處理,強度和韌性達到了最佳配合,綜合力學性能超過國內行業標準,且獲得了均勻細小的理想金相組織,最終提高了鉆鋌產品的抗疲勞失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