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育
摘 要:初中歷史教師應依據學生動心理特點規劃歷史教學的內容,結合歷史教學結構,激發學生對歷史文化的探究興趣,建立探究性學習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本文針對初中階段歷史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進行探討,以期與初中歷史教師分享提高教學質量的經驗,進而提升歷史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探究性學生;活動設計
初中歷史課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我國近代史及古代史有所了解,為培養綜合性的人才做基礎。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設置探究性學習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因此,歷史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探究性歷史教學
1.歷史探究性學習概念
歷史探究性學習就是通過師生共同對歷史問題的研討,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體驗歷史研究方法的一種學習活動。探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的啟發引誘下,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多種解決問題的形式,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
探究性學習的理論思想就是要教師通過教學設計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位置,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與教師同學交流。
2.探究性歷史學習方法
教師要精心設計提問環節,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應積極創設研究歷史問題的情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進行思考分析。因此,教師應以問題為契機,設計出符合學生思維發展水平,能啟發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的問題。
合作學習理論建立在學生為了同一目標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而進行的互助活動,在團隊學習中,學生之間會互相激勵,每個學生都要向其他人表述自己的觀點并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在多媒體手段輔助下,根據各自的學習特點進行明確的分工,共同合作集體交流,形成探究成果。教師應抓住新舊知識的結合點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索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總結,可以反映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助于教師得知學生對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改進教學方式。如在資本積累與歷史侵略這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對歐洲殖民地侵略的看法,引導學生探究俄國和日本改革的區別,兩國資產階級改革與英法美的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同,讓學生從改革的特點,方法,作用等方面進行分析,同比較歸納總結得出結論,使得學生全面掌握課程內容。
3.注意事項
探究性學習不能僅關注學生的體驗,而忽略了知識學習的目標。新課改后的初中歷史課程教材側重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但基礎知識依舊是最重要的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最大限度的充實教科書設計的基礎知識框架,這關系著學科知識的質量水平。
在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切忌進行流于形式的教學活動,不能為了開展活動而開展活動,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中的每個環節,如果僅是為了豐富教學活動形式,引起學生的興趣,而無實質性的學習內容,無異于浪費時間,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在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中,補能因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師要合理組織學生展開問題的探討,在良好的紀律環境中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對教師所提問問題的觀點,沒有有效的課堂秩序管理,就不能保障課堂教學的成功。
二、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活動設計
1.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設計教學活動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特征發展較為獨特,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多學生偏向于形象思維的使用,此時的學生叛逆心理增強,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探究活動的設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對歷史課程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七年級上冊國家促使社會變革教學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應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夏朝至周朝的歷史背景,這樣便有助于教師向學生講解三朝發展的過程,結合不同時代的社會人文知識對課本內容進行詳解,有利于學生構建系統性的歷史知識體系。其次,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搜集上古朝代時期的圖片,展現在探究活動的課堂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歷史文化的氣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結合歷史探究性特征開展教學
探究性學習特點很多,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合作意識到重要途徑,探究活動的開展是將外部學習環境與學習資源相結合,通過學生自主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初中歷史教師應具備靈活地思維能力,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合理挑選教科書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開展探究活動教學。
3.課下自主探究性學習促進探究活動的開展
教師應注重課外歷史探究學習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積極對探究學習活動內容進行思考,在課下通過閱讀相關歷史背景,上網查詢學習資料等多種途徑收集歷史人物事件的材料,將歷史課堂教學自主探究活動開展延伸至課外陣地。
4.以歷史活動課中帶動探究性學習模式的開展
新課改教學理念倡導構建新興的課堂教學模式,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是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方法。歷史活動課是以開展活動的形式帶動學生的發展,教師根據常規的教學內容進度,在現代教學理念指導下,將課堂視為探究性學習的主營地,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體驗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在七年級上秦統一六國的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探討秦始皇的歷史功績,讓學生對我國古代首位皇帝進行全面了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自由表達自己對秦朝建立中央集權的看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推進探究性學習模式的進程。
三、結語
歷史探究式學習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探究性歷史教學的開展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模式。教師要積極探索探究性教學模式的課堂設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結合初中學習的心理特,優化教材內容,深挖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雪梅.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活動設計及實踐嘗試[J].信息化建設,2016,(7):187.
[2]張艷.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活動設計和實踐[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7,(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