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蜚聲中外的武俠小說大師金庸,今年10月30日以94歲的高齡在香港謝世。金庸一身江湖俠義之氣,可謂江湖群龍之首。雖已年過九旬,可他仍然精神矍鑠,身板硬朗,到處講學游歷,這與他堅持獨到的養生秘笈密切相關。那么他是如何保持這樣一種良好狀態的呢?我們不妨跟著金庸先生學學如何養生。
心態:尋求內心的閑適
金庸先生說:“可以說《天龍八部》表達了我對人生的部分看法。我們中國人認為,雖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時應該過得好好的,應該去幫助別人,心平氣和的,講究中庸之道。”正是這種人生觀指導著金庸,萬事不強求,能有所作為當然好,不能也沒有關系;重要的是尋求內心的閑適,要自己獲得滿足。
金庸先生認為人遇上困難事,愈輕松愈容易應付,愈緊張便愈難應付。無論看書還是寫書法,都會令自己的生活變得輕松,達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金庸先生曾經分享過一段經歷:到北京來看到一個朋友生活雖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而一位香港的朋友雖是家財萬貫,卻煩惱纏身,不得安逸。他說還是北京那個朋友過得好一些。
運動:每天散步45分鐘
金庸作品中的大俠們都是武藝精純、內功深厚,但金庸本人并未修習過武術,甚至連太極拳都不會。1995年,金庸做過一次心臟搭橋手術,歷時八個半小時。手術痊愈后,他深深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康復后他每天到山頂作繞圈散步,大概走45至50分鐘。金庸的散步并非步伐緩慢,而是走得“出汗”及會“急促呼吸”的急步;如果太陽太大或者遇到下雨,他便會改留在家踏健身單車半小時至45分鐘。
愛好:品茶下棋多動腦
品茗綠茶是金庸先生的養生之道,他說:“飲茶與養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腦,這一功能恰是養生所需要的。”但金庸先生提醒大家,“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淀粉、蛋白質食品均會吃少一點。”
除了品茶,金庸先生還很喜歡下圍棋,在他的許多作品中也都寫到了圍棋,《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下圍棋,用棋子做暗器;《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癡迷圍棋;《天龍八部》的玲瓏棋局等。下圍棋需要動腦子,經常動動腦子是可以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的。
飲食:清淡
金庸主要習慣低脂肪、低熱量、低動物蛋白和多纖維的食物,主要特點是多樣化,葷素兼有,堅持適量,定時。不吃燙食,不吃熏烤食品;少吃鹽,少吃大魚大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牛奶、酸奶。而長壽老人還多食雜糧,雜糧中含有適量的對人體有益處的多種微量元素。
總的原則是,不偏食,不暴飲暴食,飲食控制在維持不宜饑餓的水平上。吃飯時,講究適宜的氣氛,大家心情愉快,注重細嚼慢咽;講究衛生,吃新鮮的飯菜,多吃五谷雜糧這樣易于消化,有利于健康,增強免疫力,不容易得病。
睡眠:保持充足
金庸每天睡上8小時左右,生活比較規律,這些對身心健康極為重要。睡眠不足,不僅使人感到疲倦和精神分散,而且也容易使人消極地看待人生。調查發現,百歲老人的睡眠時間都比較長,一般都在8~10個小時。科學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比睡7~8小時的人更易早死。還有,高質量的睡眠對人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抵抗疾病的發生很有益處。
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金庸的另外一個保養秘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他在80多歲的時候還在攻讀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正所謂學無止境,這樣身體比較健康,心情也愉快。金庸先生還對圍棋很有興趣,曾向聶衛平鞠躬拜過師,還笑言,中國棋院所有的職業棋手都與他下過棋、教過他,所以教過他的老師的段位加起來,可能是世界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