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章利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德濟醫院疼痛科、康復科主任,上海市疼痛學會第一、第二屆常委兼秘書,上海市中醫學會針刀分會常委,上海市麻醉學分會疼痛學組委員,世界疼痛醫師學會中國分會委員。從事疼痛診療20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具備從事疼痛醫學的多學科知識技能和專長,開展了從物理治療、手法治療等無創治療,到微創介入治療、預防復發的臨床治療方法。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20余篇,完成市級課題3項,獲省級獎勵1項,獲專利2項,編寫和翻譯專著5部。
出診時間:每周星期二、星期五上午出診。
帶狀皰疹好發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主要包括腫瘤病人、慢性病人、應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過度勞累致睡眠不足的青壯年和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高齡老人增多,導致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病率增加。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皰疹消退、結痂脫落3個月以后的頑固性、持續性、陣發性加劇的刺痛、刀割、電擊、火烤一樣的難以忍受的疼痛。是脊髓背根神經節到末梢神經的神經損傷導致的異常放電引起的劇烈疼痛。
據國內外統計,其發生率為9%~14%,以60歲以上的發病居多,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據研究統計,70~80歲以上的老年病人,接近50%的會遺留長期疼痛。其典型癥狀是:原皰疹部位的皮膚自發性疼痛,不能觸摸,甚至衣服磨擦都能引起“火燒火燎”樣燒灼痛。疼痛區域內夾雜有麻或癢,疼痛呈持續性,會間斷性加劇,嚴重影響睡眠和生活。疼痛常持續幾月甚至幾年。因此,患帶狀皰疹初期積極治療疼痛對預防后遺神經痛至關重要。
既然帶狀皰疹在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中發病率高,也會復發,而且會遺留長期神經痛,難道我們就沒有辦法預防嗎?當然不是。
第一,得了帶狀皰疹要盡早治療。除了應用抗病毒藥物以外,還要應用維生素促進修復,更重要的是盡早控制疼痛,以免導致中樞神經敏化,遺留長期神經痛。一般鎮痛藥對神經痛效果不佳,需要用解痙藥物治療。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需要微創介入手段盡快控制疼痛,一方面減輕痛苦,另一方面減少長期疼痛的發生率。千萬不要相信民間偏方,除了部分年輕患者及免疫力提高者神經修復快疼痛消失以外,基本沒有偏方可以有效治療這種疾病。更不要相信帶狀皰疹長一圈會死人的訛傳。
第二,抗病毒藥應用二周皰疹結痂就可以停藥了,對于年紀大、免疫力低的患者修復比較慢,維生素及治療神經痛的藥需要繼續使用,待疼痛明顯減輕或者消失后逐漸減量直到停藥。
第三,交感神經阻滯對消除疼痛和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交感神經節分布在脊柱兩側,根據病變部位將藥物注射到星狀神經節或腰交感神經節處,起到預防和鎮痛作用。此種治療技術難度較大,須疼痛專科醫師操作,以保證安全、有效。對于時間久一般治療效果不佳者可以到疼痛科采用微創治療,目前在超聲或者C型臂、CT引導下精確定位,對脊神經后根或者肋間神經射頻消融可以達到滿意效果。疼痛科不僅熟悉神經痛的特點與治療,而且有更多的治療手段和安全保障。
第四,提高免疫力做到預防發病和復發是最佳選擇。預防首先要做到生活規律,心理平衡,堅持適當科學的運動,平衡膳食,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帶狀皰疹的發生至關重要。接種疫苗也是預防發病和復發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