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強
雖然糖尿病本身并不是馬上會令人致死,但作為一種代謝疾病,可怕的是它能誘發多種嚴重的并發癥,而其中的一些并發癥一旦發生,將會反過來影響后期治療。以往糖尿病主要的發病年齡段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可最近幾年二三十歲的人也陸續被查出糖尿病來。這與當下年輕人的幾個錯誤生活習慣有關,其中年輕人的4個壞習慣都是糖尿病的誘因。
身體肥胖、缺乏運動肥胖會直接導致“胰島素抵抗”,這恰恰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礎。所以如果你不動,很有可能就會肥胖,那你就離“糖尿病”不遠了。
主食過于精細化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大家主要的主食都是白米、白面。面條、餃子、包子等這些精加工過的主食,在體內被消化后升糖速度會明顯加快。建議大家用一定量的雜糧、雜豆、薯類替換到主食里的白米、白面。比如說大米淀粉中支鏈淀粉含量高,比較容易消化,而對應的綠豆淀粉粒直鏈淀粉含量高,消化速度就比較慢。
過度吃高糖食物絕大部分的糖尿病發生和吃糖太多有直接關系,而年輕人喜歡吃甜食是普遍行為,包括各種果汁飲料、甜點蛋糕、奶茶冰淇淋等等。雖然嗜甜如命并非導致糖尿病的絕對因素,但甜食除導致能量蓄積以外也會加重胰腺工作負擔,出現胰腺功能受損,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經常熬夜平時留心一下就會發現,不少年輕人都掛著兩個“黑眼圈”,不管是因為工作加班熬夜,還是通宵打游戲娛樂熬夜,熬夜都是誘發多種慢性病的誘因。對于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來說,經常熬夜會讓機體的胰島素水平再次變得不敏感,影響血糖的水平,甚至是增加患糖尿病并發癥的概率。
這樣做可有效預防糖尿病
每天走路30分鐘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的利用。每周走路4小時,每天35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
少吃快餐、加工食品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火腿香腸要少吃,長期吃火腿或香腸等食品,糖尿病危險也會顯著增加。預防糖尿病應偶爾吃肉,多吃蔬菜。
多關注血糖專家建議,45歲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注血糖。
保證睡眠睡眠好了也可以預防糖尿病,每天睡眠7小時最健康。當每天睡眠6小時以下,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大兩倍;每天睡眠9小時以上,患糖尿病的概率則能增大3倍。
控制體重要預防糖尿病首先就要防御肥胖癥狀。研究顯示,體重每增加一斤,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就增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