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清
(江銅集團銀山礦業公司露天采礦場,江西 德興 334200)
(1)采礦設備檢修工作中存在安全隱患。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對采礦設備的檢修和維護上還是存在著較多的問題,由于企業管理層的原因,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為了減少在成本上的投入,使得機械設備不能得到很好地維護和更新,導致老化現象嚴重。
(2)對采礦設備檢修工作不夠重視。在采礦設備的管理方面,對設備的檢修和維護是重要部分,但是很少有企業將采礦設備的保養放在關鍵位置,表面看似重視但實際上往往都忽略了其重要性。
(3)采礦設備檢修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足。在采礦設備的管理維護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對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對設備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對采礦設備的性能、操作方法以及維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比較弱,而且因為檢修工作人員的數量較少,采礦設備較多,維護工作量太大,無法對企業的采礦設備做到很好地檢修和維護。
以TR50礦用車來說,其采用的是鼓式制動,動力來源是壓縮空氣,以腳和手的制動來控制氣流的流動,從而做到控制全車的制動狀態。就制動系統的排水裝置來說,原礦用車的排水閥分別在四個儲氣筒下方進行安裝,將四個儲氣筒分散的安裝于車架上面,由于位置比較深,所以很容易被泥沙覆蓋,就會導致排水操作的不便,有時還會發生排水不徹底的問題。制動系統平均故障比例占到31.31%,平均每月停機27.9小時,故障停機率3.87%,嚴重影響生產正常進行。見圖1。

圖1 故障原因
(1)制動系統故障原因分析:對圖1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引發制動系統故障的原因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氣路和檢查調整剎車的故障,調整剎車不會消耗配件的成本,而且維修的耗時較短,因此檢修的重點就是降低制動空氣管路故障率。
(2)制動空氣管路故障分析:對于制動空氣管路發生故障的原因可以從操作人員、機器本身、作業環境、操作方法以及原材料等方面進行分析。
(3)針對故障的原因,做出相應的對策:針對排水裝置存在不合理的問題,我們要修改放水裝置的位置,對排水的操作進行簡化,而且要盡量避免泥沙的覆蓋,在保證對礦車的性能不會產生影響的情況下,將新的管路放到同一個位置,在操作部位的選取要秉著便于操作的原則。
(4)鞏固措施:整理TR50礦用車集中排水裝置圖紙,納入《汽修工段創新創效分冊》;繼續加強對駕駛員和維修人員礦用車技術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小組成員繼續跟進集中排水裝置使用情況,鞏固活動成果,進一步優化設計[1]。
隨著采礦車輛使用時間的增加,采礦車輛的一些零部件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故障。發生故障概率最高的零部件就是后懸掛缸軸承,軸承碎裂會導致連接銷和懸缸軸承孔直接接觸而磨擦受力,連帶著會使懸缸軸承孔損壞[2]。
(1)故障原因:對于礦用車后懸缸軸承孔發生故障的原因可以從操作人員、機器本身、作業環境、操作方法以及原材料等方面進行分析。保養不到位會因潤滑不足而導致損壞變形,檢修不及時會使故障越來越大,如果車速未控制恰當會導致震動過大,設計結構不合理使軸承擠壓摩擦懸缸,懸缸質量差會導致故障增大,軸承材料不對會使配合受力不合理,懸缸高度不合理會使軸承受力不均勻,輪胎壓力不合理會使軸承受力不均勻,泥沙侵入軸承使軸承失去潤滑,道路太過顛簸使軸承受力震動頻繁。
(2)相應對策:改進關節軸承與懸缸的連接,避免軸承直接磨擦懸缸軸承孔,設計襯套鑲嵌于懸缸軸承孔處;分解懸缸與軸承連接結構,參透機械連接及工作原理。
(3)鞏固措施:建立檔案記錄,整理TR50礦用車后懸缸軸承襯套設計圖紙。編制后懸缸維修工藝流程指導書及襯套安裝標準,納入維修作業流程指導書;對全體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培訓,徹底完善TR50礦用車后懸缸的維修狀態。

圖2 出現問題
問題:邊蓋密封不嚴,導致注入潤滑油從縫隙中溢出,潤滑不充分,同時,泥水進入內部,損壞內部零件。(如圖2所示,箭頭所指為縫隙處)。解決辦法:在邊蓋與接觸面之間增加墊片,保證密封,同時將6顆鉚釘改為8~10顆螺絲固定邊蓋,為了保證邊蓋強度防止變形,需要適當增加邊蓋厚度,以此保證該接觸面的密封性能。
問題:邊蓋圓孔與蝸輪之間密封不嚴,致使帶有泥漿水流入到備件內部,腐蝕蝸輪蝸桿,蝸輪還會與內壁之間腐蝕銹死,蝸桿無法帶動蝸輪,無法調節制動,與蝸輪連接的凸輪軸也會與蝸輪之間銹死,維修時只能對凸輪軸進行切割,凸輪軸與間隙調節器均報廢,成本高。解決辦法:在泄露處與蝸輪之間增加油毛氈,避免泥漿水進入內部導致蝸輪銹死,兩個方向均要安裝。
對采礦設備的檢修問題進行分析,我們從中可以發現,對于沈北出現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可以通過檢修技術避免或者解決的。采礦設備的檢修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其維修方法的改革,不僅可以較好地保持設備的工作狀態,而且可以控制設備的檢修成本,提高檢修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