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廣海
在我們魯南鄉村,許多青菜的名字都富有詩意,月亮菜就是其中一種。月亮菜其實就是北方農村常見的眉豆,南方人多叫扁豆。那剛長出的嫩綠眉豆,不僅形如柳眉,更像一彎新月,被叫作“月亮菜”,想想還真有些新月照清溪的詩意。
初夏一過,在鄉村的菜園地頭或籬笆墻上,都可以看到眉豆的影子。一場又一場的雨水,滋潤著它蔓延生長。眉豆順勢而上,不幾日就將整個菜架子或籬笆墻染成一片濃綠。再過幾日,晾曬衣服的小媳婦就會驚喜地發現,眉豆的枝頭已經悄悄地爬上了家里的晾衣繩,紫色或白色的花蕊已含苞待放了。
有了雨水的滋潤,眉豆藤蔓兒卯足了勁兒瘋長,幾個藤蔓朝著不同的方向伸開了一片片新葉。七月中下旬,眉豆陸續開花。幾乎在一夜之間,那頂在藤蔓兒一端的小花,密密麻麻地開放了,如層層云朵般溫柔可人。在我的記憶里,眉豆有兩個品種,一種開白色的花,另一種開紫色的花。一嘟嚕一嘟嚕或白或紫的花兒,沒有幾天,就長出一串串嫩嫩的眉豆,這種碩果一直延綿到深秋。這可樂壞了母親——今年又可以多煮些眉豆干了。
母親開春養的蘆花雞開始在院里覓食,它們有時候會飛到籬笆墻上,輕輕地啄一下眉豆的花蕊,然后便趴在籬笆墻下打盹。秋夜,秋蟲們婉轉鳴唱,明晃晃的月亮掛在天邊,稀疏的月光從眉豆架照下來,詩意盎然。讓人不禁想起鄭板橋的名句“滿架秋風扁豆花” 。
扁豆莢彎彎的,狀如月牙,顏色有綠的,有青的,有紫的,有青色帶紫邊的。青綠的眉豆脆而嫩,紅紫的眉豆糯而甘。摘掉眉豆邊上的筋,洗干凈,用旺火熱油,快速煸炒。剛才指尖上的青澀味兒,頃刻便化作了舌尖上的美味。
眉豆卷煎餅,好做又好吃。待油溫三四成熱時,將切成細絲的眉豆和紅辣椒,放入鍋內翻炒幾下,再丟進去一些拍碎的蒜瓣便可。綠色的眉豆、紅色的辣椒、白色的大蒜,顏色搭配煞是好看。這樣做最能呈現眉豆的清香味。再用我們魯南特有的煎餅卷一卷,那美味妙不可言。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眉豆還沒有老的時候,將其用開水焯熟,放上拍碎的蒜泥,再淋上麻醬。亮汪汪的眉豆上面飄著麻醬香,喝幾口小酒,便能品出生活的甘甜和韻味。
我最喜歡吃的是曬干的眉豆燉豬肉粉條。眉豆長勢喜人,多得吃不完,母親就把它們摘下來,用開水煮過后,放到太陽下曬干,再存放起來,等到冬季青菜少的時候吃。曬干后的眉豆吃起來有韌性,筋道耐嚼。母親知道我喜歡吃,每年都給我預備很多。一顆顆干眉豆,不僅飽含母親的愛,更有鄉間溫暖的陽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