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陽
一位70歲的男性患者最近出現間歇性視力下降。檢查發現,該患者眼底血管出現異常:動脈極細,靜脈異常擴張增粗,周邊視網膜有少量出血點。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發現,他患了“眼缺血綜合征”。
在醫生的建議下,患者做了頭頸部CT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他的一側頸內動脈完全閉塞,另一側頸內動脈嚴重狹窄;大腦中動脈一側重度狹窄,一側已經閉塞。
大腦中動脈是顱內供血的大血管,如果發生雙側的閉塞會出現急性腦梗死,引起偏癱甚至死亡。最后,醫院血管外科為患者實施了介入再通血管手術。
眼睛出問題,
病根在顱腦血管
“眼缺血綜合征”是指由慢性嚴重的頸動脈阻塞或狹窄所致腦和眼的供血不足,而產生的一系列腦和眼的臨床綜合征,多發病于老年人。
眼動脈為頸內動脈第一分支,而顱內重要的血管,如大腦中動脈、大腦前動脈等也來自于頸內動脈。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顱動脈狹窄,是缺血性眼病和腦梗死的重要發病原因之一。
當顱內大血管出現供血不足的時候,機體為了保證重要器官的供血,會減少周邊血管血液供應。所以,眼部血管常常會表現出慢性缺血的改變。
這種慢性缺血比較隱匿,患者通常沒有自覺癥狀,眼部早期表現可能僅為視網膜動脈硬化。缺血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出現新生血管,造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玻璃體腔積血、眼外肌麻痹等眼部表現。及時發現眼底血管的異常,可以預警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老年人要定期檢查眼底
數據顯示,眼缺血綜合征患者中大約73%患高血壓,56%患糖尿病,19%有周圍血管疾病。患者5年死亡率達40%,最常見致死原因就是心腦血管事件。其中,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肌梗死)占63%,腦梗死占19%,糖尿病發生率也明顯增高。
醫學界對于腦血管疾病,公認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在防不在治”。因為神經細胞生長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生腦部疾患,可能造成永久性癱瘓,甚至危及生命。
建議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全身疾病的老年人,要定期檢查眼底,既可以發現眼部早期損害,保護視功能,又可以提示早期頭頸部血管的改變,預防和降低腦卒中的危害。
(摘自《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