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5月正值荔枝豐收時節,海南農墾紅明農場的荔枝已是碩果壓枝。“近年來,紅明農場作為農墾轉型的示范窗口,積極發展荔枝、胡椒等熱帶經濟作物,通過郵儲銀行助農資金的支持和培育,現在荔枝種植畝數已拓展至1 866.67 hm2,人均收入也由2年前的9 000元上升至現在的1.5萬元。”海南農墾紅明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波向記者介紹農場轉型后的變化。
此外,紅明農場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借助郵儲銀行金融助推,積極打造集熱帶水果生產與觀光旅游于一體的農旅結合的“荔海農莊”項目,重點打造荔枝核心示范基地,以期帶動與促進荔枝產業與休閑旅游業的高度融合,發展多元經濟。
“在我們合作社名下的30多位農戶,也通過郵儲銀行的信用貸款擴大了種植規模。按照目前收購價格算,每畝荔枝總收入在1萬元左右。”海口金綠果水果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錄理介紹金融對農業的助推成效。
據郵儲銀行海口市分行行長梁豐介紹,2016年,郵儲銀行海口市分行還攜手紅明農場在三門坡鎮首次舉辦荔枝種植戶推介會,截至目前,舉辦大大小小的推介會10余場,讓種植戶了解了郵儲銀行的小額貸款,并在資金短缺時主動聯系貸款。截至2017年末,郵儲銀行海口市分行在三門坡地區發放荔枝行業貸款近200筆,累計達2 300多萬元。
據了解,近年來,郵儲銀行海南省分行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擴大普惠金融受益面,先后與海南省農業廳、漁業廳攜手合作開發新農保貸、在建漁船抵押貸款等產品,引入政府貼息政策,讓利于民;加強向廣大農戶宣傳惠農、支農、助農的各項政策和金融產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摘自《經濟日報》,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