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華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獲得很大的改善,城市化進程不斷在加快,而打造新農村建設的創新發展也正在一路高歌猛進。隨著國家提倡發展農村低碳經濟、實現農村低碳生活理念的不斷深入,有效促進了農村生態農業的發展,而農業種植栽培技術的發展已經不是單一的收獲果實,而是實現可以提供給人們旅游觀光、踏青欣賞等綜合性功能效用,這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綠色環保發展的趨勢。本文對觀光農業背景下的荷花栽培技術展開了相關的探討,以期給同行們的有關研究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荷花;融合性;環保性;栽培環境
中圖分類號:S682.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15
1 現代觀光農業的主要特點
1.1 融合性
觀光農業的宗旨是將生態農業與旅游業進行有效融合,使其具有農業本身屬性的同時也融合了旅游業的特色,具備二者不同的元素于其中,通過農游融合性不但能夠擴大農業內需,還可以拉動當地的旅游業,從而能夠促進現代農村經濟的發展。
1.2 市場性
以市場作為導向發展觀光農業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觀光農業一定要找準目前市場定位,在其布局上要依市場需求來進行,并且做到科學合理化。創建適合當前市場發展的觀光項目,建立旅游觀光的良好形象,借助各大媒體配合進行有效宣傳,積極打開本地旅游市場。
1.3 科技性
觀光農業是采取現代農業科學的耕作技術,以創新耕作方式與園藝技術展現于人們的眼前,與以往的農業種植收成有所不同,它更加體現出科技性。它不但能夠提高豐收成果,還能美化農村環境與保護生態平衡。
1.4 環保性
環保性是觀光農業最為突出的表現,如今倡導推廣綠色農業,有效減少了使用農藥與化肥,在市場的調節影響下抑制了高污染行業的發展,自然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不但大大改善了環境質量,而且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2 在觀光農業背景下的荷花栽培技術
2.1 栽培環境
觀光農業背景下的荷花栽培技術上從分栽初期就要開始實施管理,對湖塘土層要求深厚,荷花栽植適宜于水位穩定的靜水中,而在分栽最初時期水不宜過多,水深應當小于1.5m,水質沒有受到較嚴重的污染為宜,這樣不但能確保荷花的生長,而且不影響游客的觀賞。由于荷花屬于強陽性花卉,因此,栽植地每天一定要保持有10h左右的光照。荷花容易被魚類等吞食,所以在實施種植之前,需要先將湖塘中的有害魚類進行清除,同時采取圍欄方式來圍護,有效防止魚類游蕩侵入。
2.2 荷塘水肥管理
荷塘里的荷花通常情況下無需進行施肥,為了有效提高人們對荷花的觀賞度,可考慮對荷花生長時施加肥料,在施加肥料的時候必須以適量為主,若是超量荷苗勢必會有所受損,特別要控制碗蓮對肥料的需求度。在荷花生長過程中,若是荷葉出現枯黃或缺少光澤度,可適當施行少量的肥料為宜。
2.3 荷塘科學管理
荷花經過數年成長以后,荷塘底下早已錯綜相連,使荷花的長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導致荷葉出現枯黃與開花延遲等問題,所以,需要進行對荷塘挖藕收獲,在挖藕過程中盡量多挖以增加可觀的收入,但蓮藕肯定未能全部被挖出來,次年自然會發芽生長出來,所以,定期對荷塘進行有效清理即可。
2.4 病蟲草害防治
斑枯病是觀賞荷花影響最大的一種病害,它在荷花的盛開時期(6—9月)開始爆發,對荷葉生長的影響非常大。在其發病初期階段荷葉上會產生一些小斑點,隨著時間斑點逐漸變大,可能導致整張葉片的枯竭而死。斑枯病可采取廣譜性內吸低毒殺菌劑實施大面積噴灑,應當爭取在病情未出現嚴重的時候進行作業,盡量及早發現并立即加以控制。
斜紋夜蛾與蚜蟲是危害荷花的主要害蟲。以往防治這2種害蟲均采取農藥強力進行殺滅,然而毫無節制地使用農藥會傷害到觀光游客的身體,所以盡可能少使用為宜,而采取綜合防治的策略實施病蟲害的防治才是明智之舉。該防治方法先是對栽培基質進行消毒,然后除草同時清除蟲卵,使蟲害的天敵得到有效保護,最后才是考慮使用化學防治。
對荷塘觀賞效果影響最大的是荷塘雜草,這些繁殖能力相當強的雜草,蔓延速度非常之快,快到讓荷花難以抵抗它們的侵襲,毫無疑義會影響到割除作業,所以可選取除草劑進行有力殺滅為好。
3 結語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隨著國家提倡發展低碳經濟,有效促進了農村生態農業的發展,在觀光農業背景下的荷花栽培技術正是迎合了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休閑觀光農業相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道路上會釋放出更加迷人的風采。對于荷花的栽培技術除了日常的防治外,更需要依靠科技力量培育出卓越的荷花品種,從而有效增強自然觀賞效果,為新生的觀光農業推波助瀾。
參考文獻
[1]趙文進.荷花栽培技術研究進展[J].現代園藝,2013(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