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哈帕斯
摘 要:大南溝烏茲別克民族鄉是一個以牧為主牧農結合的牧業鄉,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油葵等。為了提高作物產量,解決牧民牲畜過冬飼料問題,增加農民收入,2017年大南溝烏茲別克民族鄉農業技術推廣站按照區、州、縣各級農業部門的安排,在大南溝烏茲別克民族鄉組織實施了玉米連片高產示范活動,通過推廣先進實用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良種良法結合、玉米膜下滴灌技術等種植技術,推動農牧民快速走向富裕。2018年創建的123hm2玉米平均667m2產量達到1046.7kg。經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實地測產,達到預期的豐產指標。
關鍵詞:玉米;栽培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24
1 播前準備
1.1 組織培訓,確定示范地塊
2016年12月—2017年3月,組織全鄉農牧民進行培訓,動員農牧民積極參加自治州糧食作物高產高效創建工作,將全鄉玉米種植相對集中的區域選為示范片。針對示范片的地力情況,書寫了“大南溝烏茲別克民族鄉玉米膜下滴管高產栽培技術方案”,發放到村、組和農牧民手中,便于他們學習使用。并在示范區采取統一種植,有利于機械化作業和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1.2 采用配方施肥技術
根據木壘縣大南溝烏茲別克民族鄉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成果數據,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做到底肥、種肥、追肥齊上陣,底肥、種肥、追肥合理搭配。示范區每667m2施基肥磷酸二銨20kg、尿素15kg、硫酸鉀5kg,種肥每667m2帶磷酸二銨5kg,追肥每667m2追肥尿素30kg,追肥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
1.3 選用良種
該示范區采用當地當前推廣的優良品種新玉66號、新玉67號為主栽品種。播種全部前采用藥劑拌種,防止地老虎的危害。
1.4 精細整地
在秋深翻的前提下,結合秋翻將底肥施入,早春季節適墑時耙耱保墑,整地達到“墑、碎、松、凈、齊、平”的六項標準。
2 播種
適期早播、合理密植、嚴把質量關:4月中旬適墑時進行播種,采用精量播機種點播,每667m2播量1.5kg。帶好種肥,每667m2帶磷酸二銨5kg。全部采用膜下滴管技術,1膜2行,行距40cm+50cm,株距22cm,1膜1帶2行。對土壤墑情差的地塊采用干播濕出。
3 田間管理
播后及時接好滴管帶;為今后的灌水做好準備工作。及時進行化學除草;玉米3葉期進行間苗,5葉期定苗。結合間定苗人工拔出苗旁雜草。進行中耕;玉米播種后進行第1次中耕,定苗后進行第2次中耕,消滅行間雜草,提高地溫。加強水肥管理;玉米大喇叭口期灌頭水,結合灌水每667m2追施尿素15kg,促進莖稈生長;抽雄期結合灌水每667m2追施尿素10kg,主攻穗大粒多。灌漿期結合灌水3次,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5kg,防止后期缺肥,力爭粒粒飽滿。以后視墑情進行灌水。防治病蟲害;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投心,防治玉米螟的危害。同時用殺菌劑+殺蟲劑進行田噴藥防治,達到一噴雙減的目的。
4 產量結果
玉米成熟期經縣、鄉農業部門組織的驗收小組測產驗收,123hm2玉米平均每667m2產量達到1046.7kg。
5 經濟效益解析
通過調查研究,為了解析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便于今后指導大田玉米向更高的產出邁進,對示范區種植戶的玉米種植成本進行成本核算和經濟效益解析,農資價格如下:玉米(市場收購價)1.5元/kg、尿素1.45元/kg、磷酸二銨2.74元/kg、60%氯化鉀3.5元/kg,玉米種子25元/kg計算。
6 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示范區每667m2成本比普通田增長了4.0%,但產量增加了134.0kg,每667m2收入增加了201.0元,從而使每667m2利潤增長了183.5元,增長率為19.6%。123hm2玉米示范田平均667m2產量達到1046.7kg,總增收12.478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