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麗
摘 要:現在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國有林場也得到了大力發展。但過去采用的單一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從而導致很多林業資源的浪費,不能實現經濟發展的綜合效益。本文就本地區的林區情況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一些合理建議。
關鍵詞:國有林場;經濟發展模式;林下經濟
中圖分類號:F326.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203
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空間以及林下的生態環境系統來發展經濟,主要包括種植經濟和養殖經濟。發展林下經濟能夠增強對土地資源和空間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增強經濟效益,幫助大家脫貧致富。相對于其它形式的經濟而言,林下經濟門檻比較低,容易入門。而且相關的操作也比較簡單,能夠很快取得收益,對于農民來說有很現實的意義,值得推廣。明山區國有林場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成為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要認真分析現在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以增強國有林場的經濟收入。
1 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發展情況
國有林場主要的經濟有林下的養殖業、種植業。通常情況下,林下的養殖業主要有禽類、畜牧類、蜜蜂等,林下的種植主要包括很多食用菌類、中藥藥材、山野菜、林下參類,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規模。林下產品的采集加工主要是針對各種野生植物而言,還處在發展的初期,效益不是很明顯。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人們已經對林下經濟有了一定的認識,發展也相對來說比較好,成為主要的增收方式。
2 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林下經濟主要依靠林地資源來發展,同時也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通過發展適合在林下生長的一些動物、植物等來發展。通過建立合適的生態系統,促進穩定的種植養殖發展,這樣能夠充分體現出林地生物的多樣性,還可以實現林業、農業、畜牧業的互補,資源共享,促進當地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明山區有豐富的優質林業資源,近些年,國有林區依靠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林地空間,不斷發展林下經濟,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模式。比如,開辟了林下種植和養殖的模式,獨特的旅游模式,為整個本溪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1 林下種植
國有林場里面的林下資源能夠充分發展種植業,林下種植有一些核桃、榛子、紅松、野生獼猴桃等,都是非常受市場歡迎的;積極發展林下的養殖業,有野豬、袍子、梅花鹿等。充分利用這種模式,距離市區比較近的地方還開展了農家樂,各種采摘活動,吸引了很多城市的人到鄉村去采摘水果蔬菜,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充分利用林下的環境,種植一些喜陰的經濟作物,幫助農戶提高收入;在林下種植一些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如林下人參、當歸、細辛等,這些中藥材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純天然、無污染,能夠從根本上調理身體,恢復健康。全國各地的市場上中藥材需求量很大,價格也非常高,農民種植中藥材也提高了收入,所以也是發展林下經濟種植的一種形式。
2.2 林下養殖
國有林地的空間非常廣闊,而且還可以進行多層次的養殖,根據具體情況,總結出了一些可以發展的模式。充分發展養蜂業,也就是充分利用樹林下面的空間,養合適的蜜蜂采蜜,賣蜂蜜提高農戶收入;充分利用林下的空間,發現畜牧業,在樹林下面放養豬、牛、羊、兔等牲畜;利用樹林下面的空間資源,養一些家禽比如雞、鴨、鵝等,幫助農戶提高收入。
2.3 森林旅游
現在有些林場不但大力開展養殖業和種植業,提高了農戶的收入,還充分發展林下旅游業,提高經濟。明山區利用天然的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進行合理的規劃,發展生態旅游,以天然氧吧為主題吸引游客來觀光旅游。這樣還能夠帶動周圍產品的銷售。利用當地純天然的環境開展休閑度假村,打造一些療養院、農家樂等相關項目的開發,現在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一定要充分發揮國有林場的經濟,注意形成一個產業鏈,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國有林場經濟的長久發展。充分利用林下經濟產業鏈里面的資源和產品,形成一個有效的流通渠道,從林下產品的加工到流通都要實現一體化,促進集體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戶的收入。
3 結語
新時期大家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在發展林下經濟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促進國有林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海英.淺談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的轉移[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9):189.
[2]王建邦,石春連.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林業產業國際化[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