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產經》姚摯袈
如何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在劉鍵看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補充合理的膳食纖維素。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近十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的膳食、營養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但與此同時,我國也面臨著營養缺乏與營養結構失衡的雙重挑戰。一些富貴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與膳食營養密切相關的疾病日益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因此,結合我國食物資源的具體情況,大力開展營養工作,引導我國居民參與及改善營養膳食搭配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
香港薈健康首席執行官,營養健康專家、國家高級營養師、ACI國際注冊營養師劉鍵女士扎根于營養指導及健康咨詢等領域,專注于膳食營養補充劑工作,對前端供應鏈、中端市場、終端客戶有精準統籌運帷經驗。
因為家庭原因,劉鍵兒時就目睹父親在飯后或者是飯前吃一粒透明的東西,在年幼時她的意識里,父親身體雖然很健康,但好像有某種疾病。
直到十幾歲,這個埋藏在劉鍵心里的疑惑才慢慢解開。原來父親并不是生病了,吃的也不是藥,而是人體每天所需的微量元素補充劑,以確保空軍人員在高強度工作下體能不流失,同時提升人體的各項機能。
這粒藥品含有的功能對于還懵懂中的劉鍵來說很神奇,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劉鍵對于人體能量需求及補充就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同時她也渴望了解更多。
2003年,中國被非典籠罩,劉鍵作為記者,奔走于非典一線陣地,持續堅守幾個月的時間,也正是這一段時間讓她全面了解到了人類在疾病面前的脆弱,也讓她明白,人類是可以在得病之前就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治未病”。
如何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在劉鍵看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補充合理的膳食纖維素,提前讓身體有足夠的能力和抵抗力防范疾病的發生。
在一段歐美旅居生活中,劉鍵更是加深了她在這方面的認識。“因為早在八十世紀時我們對維生素了解還局限于藥品,對維生素的認識還只是簡單的ABC的時候,歐美國家的人已經每天都在根據自己身體所需補充各類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產品。”劉鍵向《新產經》說道。
“在他們的藥品貨架中,也并非如當時的中國,只有簡單的針對某些疾病的藥品,而是有大量的不同種類的膳食營養素以及各類維生素產品。”

劉鍵在進一步了解中發現,歐美國家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大力推廣普及民眾對補充營養素的認識。因為通過發達的醫學研究表明這些都是切實對身體有好處的。反觀國內民眾對身體健康維護的意識還沒有一個科學的認知,對于自身身體狀態的了解更是不夠,這對劉鍵的觸動特別大。“雖然在當時也有不少保健品號稱可以給人體帶來這種或者那種好處,但后來透過科學研究來看,那些東西百分之八十都是虛張聲勢,所含物質與宣傳不相符。”劉鍵表示,人們在花了大價錢買了這些所謂的營養品吃下去之后,對身體并沒有什么有效的提升和補充作用,這讓她感覺非常的不安。也是這一段經歷再次觸發了她兒時的渴望——對那一堆小藥丸的了解,對人體營養成分需求的了解。
回國后的劉鍵發現,國內的營養素價格像奢飾品一樣昂貴,這在劉鍵心里更加堅定信心,一定要讓營養素進入國內、讓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營養素,劉鍵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要讓營養素的價格回歸在價值本身,為國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在國外生活的一段時間里,劉鍵經常奔走在學習的路上,針對膳食營養方面的知識向那些大型的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請教了解,對這方面知識做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討,同時深入研究這些營養素補充產品的生產過程以及對產品的真假辨別等。
回國后,劉鍵在工作之余開始深入了解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高發疾病的類型以及哪些疾病可以通過提前補充來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加之她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家中祖輩家人親屬大多都是長期從事醫療及中醫診斷治療方面的工作,這給她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條件和了解渠道,也給她提供了更真實更直觀可靠的數據,讓她更客觀地了解到民眾膳食營養現狀及需要怎樣改善調整,哪些營養元素缺乏,在什么時間段需要適當補充哪些營養元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也為她之后走上營養師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劉鍵在獲得國家高級營養師、ACI國際注冊營養師后,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自己在國內外所學知識傳播開來,從最早期的微博博客,到后期的自媒體等渠道都在不遺余力地為大眾普及相關營養健康知識,幫助人們了解自身身體對營養物質的缺乏和需求,從而改善和提升人們的身體質量。
而劉鍵這二十幾年的努力也得到了眾多擁躉和認可,她發表的文章、演講等,每一篇、每一課閱讀量都在十萬以上,同時也被眾多報紙和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