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霞
[摘 要] 農村幼兒園區角游戲中教師定位的實踐研究,需要教師對自身作用作出客觀評估。幼兒應該是區角游戲的主體,教師需要在幼兒展開游戲過程中給出必要的引導和服務,而不能過多干預和過分管理,以免造成區角游戲的被動局面。區角游戲中,教師應該是游戲設計者、觀察者、引導者、服務者,需要利用一切手段,為區角游戲順利展開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 農村幼兒園;區角游戲;教師定位
農村幼兒園區角游戲設計受條件限制,教師需要對自身進行科學定位。在區角游戲操作過程中,教師應該是區角游戲的設計者、觀察者、引導者和服務者,不能過多干涉幼兒活動,也不能放任不管,適時適當介入是最為明智的。
一、教師是區角游戲設計者
區角游戲有自身特點,凸顯幼兒主體意識應該成為最重要追求。教師要正視這一活動的內在屬性,為區角游戲創設優良的環境,對區角游戲的操作形式進行合理創設,以有效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要注意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游戲環境,幼兒年齡較小,自由活動時存在許多心理障礙,教師需要用眼神、表情、動作,給幼兒以更多鼓勵。其次,教師要為幼兒區角游戲提供必要的場地和材料環境。區角游戲需要有一定的時空條件,而農村幼兒園存在一些現實問題,需要教師作出合理的設計。
作為農村幼兒園,區角活動空間不大,分界也不是十分清楚,為讓幼兒有更多實踐操作體驗,我們專門設置了“美工區”“建構區”“生活區”。在美工區內,我們布設了農村特有的材料:作物種子、秸稈、蔬菜和水果的模型等;建構區里有磚頭、石頭、沙子、積木玩具等;生活區里有針線、碗筷、農具等。幼兒在不同區角可以做不同游戲操作。如縫制沙包活動,我們經常玩運送沙包的游戲,需要大量的沙包。教師發動幼兒自行縫制沙包,不僅解決了玩具不足的問題,還鍛煉了幼兒的多種操作能力。我們成功引入沙包制作游戲,并讓幼兒參與沙包的縫制,不僅給幼兒帶來動手操作機會,還能夠提升幼兒的學習體驗品質。又如用種子串門簾游戲,教師先讓幼兒將種子進行分類,根據大小和顏色不同進行操作,然后指導幼兒串門簾,幼兒主動性很高,很快就掌握了操作程序。在成果展示時,幼兒都有精彩表現。教師積極點評,并將幼兒操作成果拍成照片,傳送給幼兒家長。
教師為幼兒設計多種區角,這是根據農村幼兒園辦學特色展開的創新設計,其適合度更高。幼兒參與相關游戲活動時,教師跟進指導幫助,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從幼兒實際表現可以發現,教師區角游戲設計是比較成功的。教師將手工操作設計成游戲,這已經是一種創意,將幼兒表現給出個性評價,極大調動了幼兒參與熱情。
二、教師是區角游戲觀察者
幼兒進入區角游戲時,會根據自身需要展開游戲操作,這樣很容易出現秩序混亂現象。教師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適當的干預,幫助幼兒順利進入區角場地,展開個性游戲操作。教師還需要注意幼兒游戲興趣指數變化,游戲材料使用情況,以便做出適當的調整操作。
觀察幼兒需要全方位了解幼兒游戲操作興趣、行為表現、同伴交流等情況,教師需要放下身段,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這樣才能獲得最真實有效的觀察信息。如果有必要,教師需要將觀察發現都做好記錄,并隨時進行分析整理,從觀察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區角游戲認識各種水果、蔬菜、種子,用一些農作物種子展開粘貼活動,教師適時介入,不僅要幫助幼兒進行辨識,還要觀察幼兒對游戲的興趣高低。為給幼兒帶來更多啟迪,教師專門找來一些粘貼作品加以展示,并對粘貼操作進行示范展示。幼兒參與游戲操作的興趣被點燃,區角內學習氣氛漸濃。
教師通過細致觀察,對幼兒表現有了新認知,及時調整游戲操作方向,給幼兒創設更多活動機會。這樣的觀察當然是有價值的。教師對幼兒游戲適合度評估,主要是通過觀察幼兒表現獲得的,可見主動觀察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幼兒有個性追求,教師教學預設會出現一些不匹配現象,通過觀察加以彌補,這也是幼兒教育的最突出特點。
三、教師是區角游戲引導者
區角游戲的根本任務是訓練幼兒的主體意識,教師要適當引導和啟迪。幼兒大多有個性思維,在區角游戲中,只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展開相關操作,這勢必會形成浮躁感。教師應及時介入。教師的具體引導需要建立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之上,這樣才能提升區角游戲品質。農村有豐富自然資源,教師有意識將這些資源運用到區角游戲之中,勢必給幼兒帶來全新感知機會。
農村資源有自己的特色,科學利用可以創設更多區角游戲形式。如稻草,這是農村最容易弄到的游戲材料,教師將幼兒引到區角后,現場為幼兒做出操作示范,為幼兒編制小花籃、稻草人、小馬等制品,幼兒深受啟發,紛紛要求自己操作。教師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讓幼兒展開合作游戲操作。在教師作品的啟發下,幼兒操作進入佳境之中。一個個稻草制品呈現在教師面前,有稻草長頸鹿、稻草獅子、稻草長龍……雖然這些造型還比較模糊,但幼兒對自己的創作還是比較滿意的。教師請幼兒自己介紹相關作品。有幼兒說:“這是我們制作的稻草蛇,看這彎彎曲曲的蛇身,還有這蛇頭,都是比較形象的。我們在蛇頭制作時,還專門用塑料球增加了眼睛,這樣就更逼真了。”教師也參與到評價活動之中:“你們制作的這個花籃是不錯的,如果真的有鮮花放進來,肯定會更美妙的,說明你們是很有創意的。”幼兒聽教師這樣評價,都顯得特別興奮,參與制作的熱情更加高漲。
農村幼兒園辦學條件雖然較差,但有自己的特色,在區角游戲設計時,充分利用農村特有資源,一樣能夠獲得豐碩學習成果。
四、教師是區角游戲服務者
教師應該是幼兒區角游戲的服務者。在區角游戲設計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幼兒實際需求展開操作。在區角游戲管理中,教師需要通過觀察為幼兒提供服務。在區角游戲評價中,教師需要觀照幼兒心理需求給出積極評價。這些實踐操作都帶有服務屬性。農村幼兒園硬件設施不夠完善,為區角游戲設計帶來一定困難,教師還需要綜合考慮農村自然資源的利用,這也屬于教學服務意識。
農村有廣闊的自然資源,這也是我們自己的優勢條件,將幼兒帶到大自然中,這個區角會大到無邊無際。我們經常帶領幼兒到自然中做游戲,如在沙地上、石頭上作畫,這樣的游戲更具有個性特點。在沙地上作畫,根本不需要有其他道具,找一些小木棒就可以了。我們為幼兒劃定區域,讓幼兒在這個范圍中自由作畫。幼兒特別喜歡涂鴉,有這樣的自然條件,當然是異常興奮的。當幼兒開始繪畫時,教師跟進觀察,聽幼兒講解圖畫內容,也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建議。在石頭上作畫,需要教師給幼兒提供一些彩筆,并進行示范操作,幼兒看到教師畫出了小動物之類的圖畫,便開始躍躍欲試了。在教師引導下,整個大自然成了幼兒的畫室。幼兒繪畫告一段落之后,教師組織幼兒逐個參觀這些作品,并給出高度評價,幼兒作畫的熱情始終不減,游戲場面熱熱鬧鬧。教師利用手機拍照收藏,并利用機會在班級內播放,這對幼兒帶來的心理沖擊是比較強烈的。
農村幼兒園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教師由于認識不足,出現一些定位問題,使得區角游戲達不到應有的訓練目標。因此,作為幼兒教師,需要正視自身存在的意義,在幼兒區角游戲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幼兒區角游戲進行科學設計、細致觀察、積極引導、鼓勵評價,提供必要的服務,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區角游戲操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區區.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角色定位[J].考試周刊,2013(47).
[2]張蓓紅.談“自由空間:改造幼兒園區角游戲”的實踐與思考[J].華夏教師,2016(03).
[3]張曉華.幼兒園區角游戲中教育價值的缺失及回歸[J].基礎教育研究,2017(12).
責任編輯 鄧 振